邢台为什么叫牛城?

邢台,又名向星、卧牛城。

卧牛城的由来

1.据史料记载,邢台城由春秋时期的邢公所建,十六国时期由扩建修缮,北宋时重建。城墙十三步围九里,宽六步,可卧牛,故俗称卧牛城。

2.民间传说:很久以前,邢台盛产土地和水草。当人们第一次来到这片土地时,他们看到一头头南尾北的神牛躺在地上。于是人们在神牛所在的地方定居下来,繁衍生息,逐渐形成城镇。人们称他们的城镇为睡牛城。

3.民间传说:古代有一年下大雨,农田被淹,城被洪水逼,百姓遭难。一只神牛从天而降,喝回了洪水。

卧牛镇是邢台古县城的俗称。清朝康熙年间《邢台县志》记载:“绕城九里十三步,厚二尺。隋《图经》说:为所建,名建平城。沈存忠还说是郭进镇守西山时修建的。它有六英尺厚,可以躺在牛身上,通常被称为躺牛城。还说西边有岩栓,东北有牛尾河,深五尺宽……”

扩展数据:

邢台历史悠久,是仰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邢台是“殷商之源,祖籍之都,兴侯之国”。历史上曾四次建都,三次建都。是北方最早的城市之一,素有“蜜月之滨,国之都,山险地阔”的美誉。邢台市,又名卧牛市。

据考古发现,邢台至少在5万至10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和繁衍。公元前17世纪,邢氏族人居住在河北南部,将土地命名为“井”,即“邢”。愚公记载,于霞时期是冀州的领土。

公元前15世纪,商朝国王祖逖迁都于都城邢,历经祖辛、、祖鼎等国王百余年。公元前1060年,周成王封周公旦第四子季茂为侯,建邢城,建郭兴,统治兴帝,历时400余年。公元前635年,邢是晋国的领土。公元前453年,邢属于赵国。

赵王的儿子,曾经在邢吃过饭,所以被称为。公元前372年,兴统治赵成侯,当时的首都是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属邢知心都郡巨鹿郡。公元前206年,项羽立张耳为李信的都城常山王,并改名为常山都城郭襄。公元前203年(汉高祖第四年),郭襄县迁址,属赵国。

212年(汉建安十七年)划归冀州魏县。三国时期仍称郭襄县,属魏国,隶属冀州广平县。公元312年(西晋永嘉六年),羯族人施莱娜·张斌根据郭襄的政策,进入我国。公元319年(东晋大兴二年),石勒在湘乡被称为赵王,国号“赵”,为湘乡都城,史称后赵。南北朝时期,郭襄先后属广平县、宜阳县、南和县,北齐、北周建立郭襄县。

公元583年(隋炀帝开三年),废县立州,改县为县,一度划归绵州。公元589年(隋开帝第九年),郭襄县改名为龙岗县。公元596年(隋开帝十六年),兴建立兴州。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恢复郭襄郡管辖龙岗。618年(唐武德元年),郭襄县改为兴州。

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兴州被废,改巨鹿县。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复立为兴州,龙岗属之。公元907年至960年的五代时期,侯亮、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都在兴帝设立兴州,管辖龙岗县。960年至1118年(宋元年至中和元年),仍设在兴州。

1119(宋宣和元年),止于兴州,信德国政府。1120年(宋宣和二年),宋徽宗的“兴”字和兴侯所建的“台”字,将龙岗县改为兴泰县,隶属新德府。从此以“邢台”为名。1125(宋宣和七年)邢是一片金土地。1129(金天会七年),信德府改为邢州,邢台县归邢州管辖。

1262(元统一三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邢台建立元帅府。同年九月,兴州改为顺德府。1265年(元至元二年),顺德府改为顺德道,属中书省。1368年(明洪武元年),顺德道改为顺德府,为直隶首府。清朝基本沿用明制,隶属关系不变。

百度百科-卧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