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美国是如何对待日本经济的?

一、日美贸易摩擦战述评

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表明,内因是推动变化的决定性力量,外因只能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日本在这场贸易摩擦博弈中失败的内因是缺乏大局观,未能从战略高度处理当时的问题,坚持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封闭市场模式,“霸占”他国发展空间,严重违背了国际社会和谐生活的基本原则。外因是美国利用其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对日本采取强硬措施。有人说这是“阴谋”,其实没有依据。是一种推测,但确实是导致日本经济10年持续衰退和低迷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美国似乎在扮演一个不负责任的角色,但它在捍卫自己的利益。

1.美国不能容忍日本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上世纪80年代,日本长期出口驱动的经济发展,不仅规模大,而且增长快,一派繁荣景象。因为这种繁荣是以牺牲对美国、欧洲乃至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贸易顺差为代价的,不能说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但客观上也抑制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挤压”了其他国家的发展空间,严重违背了和谐的国际社会准则。反观当时的美国经济,长期受到贸易、金融、消费三大赤字的困扰,经济滞胀近10年。从65438年到0987年,美国经济经历了“黑色星期一”,股市暴跌,经济下滑,危机无处不在。随着洛克菲勒总部大楼落入日本人手中,大多数媒体评论说,美利坚合众国正面临着与大不列颠相同的命运。日本也有评论家说“21世纪将是日本的世纪”。美国政治家布热津斯基也感叹“冷战结束了,苏联输了,日本赢了而不是美国”。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日本“威胁论”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同。

2.美国多次强烈要求日本开放和关闭市场,但毫无效果。最后它采取了外堵措施,造成了杀手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发生了贸易摩擦。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双方开始纺织品贸易谈判,直到90年代上半期,两国政府就结构性协议进行了谈判,并就两国经济关系的几乎所有领域进行了全面磋商。美国前后提出:要求日本调控进出口增速,减少顺差;要求日本废除“大店法”,允许美国商业企业进入日本市场;要求日本改革固定的、排他性的企业合作关系等等。因为日本对美国式的西方经济理念非常熟悉,所以根据市场经济理念、关贸总协定等国际规则,主张日本市场非常开放,无可指责。然而,事实是,当外国产品和投资进入日本市场时,他们会遇到各种障碍。其中一些障碍隐藏在政策的实施细则中。只有遇到实际问题,聪明的企业才能意识到“这里有障碍”,这是大多数外资企业难以感知的;有些障碍是日本行会和商会的不成文规定在起作用;更难处理的是,在岛屿意识的主导下,日本的民族价值观非常注重团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民族团结就是排斥外国竞争,就是不喜欢买外国产品。面对这些充满东方文化的各种障碍,美国很恼火。既不能在GATT起诉日本,也不能给日本国民洗脑,感觉很无奈。有时美国甚至对日本提出无理要求,迫使日本政府让步。比如要求日本汽车出口受到自主限制;要求日本半导体出口设定目标等。1992年,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甚至亲自出马访问日本,指挥对日磋商。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总能巧妙地想出对策,用一些表面的让步与美国达成协议。事后,美国政府很快就会发现,日本的让步只是象征性的意义,对于扭转大局只是杯水车薪。总之,美国与日本的磋商,尽管软硬兼施,一再施压,但收效甚微。美国在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中一直停不下来,而这场贸易战恰好处于冷战末期。美国有能力也有条件对日本采取强硬政策。

二、日本在日美贸易摩擦战中失利的外部因素

1.广场协议限制了日本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鉴于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和美国严重的贸易失衡,逆差占GDP的比重超过6%。1985美国带领西方五国签署广场协议。五国同意共同干预外汇市场,使被高估的美元实现软着陆,并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维护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此后,我们看到日元对美元升值10年,从1: 240到L: 79,升值幅度67%。期间,日本政府一直坚持广场协议,维护美元地位。明知美元资产在贬值,也不得不引导日本企业在黑色星期一大量买入美元资产。1988知道经济过热,却无法收紧银根,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过度扩张。同时,由于日元升值、外汇储备增加以及升值预期,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日本,国内外资金大规模进攻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物价开始飙升,产生大量泡沫。显然,遵守广场协议束缚了日本政府的手脚,导致经济失控。

广场协议堵住了日本经济复苏的出路。广场协议赋予了美国政府领导各国共同干预外汇市场走势的权力,而美元对日元的贬值不仅削弱了日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还隐含着服务于某种特殊目的、实现某种特殊目的的作用。如前所述,美国多年来一直无法停止与日本谈判解决贸易摩擦问题而无果,最终通过迫使日元升值来封杀日本出口。当人们仔细分析日元汇率的走势时,会发现1993和1995分别是日元大幅升值的两个高峰期,而日本经济则处于战后12周期(1993,10月-1997年5月)并已爬出底部。1993,日本的出口正在拉动经济从谷底攀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拐点。然而,由于日元大幅升值和外部需求为负,拉低了经济增长水平,因此攀升速度仅放缓了半年。所以日本经济在1993和1994只增长了0.5%和0.7%,低空飞行。一般认为,这是日本经济增长在1995和1996年分别达到2.5%和3.4%,这似乎反映了复苏步伐的加快。但这只是日本政府在1994和1995实施刺激经济增长的大规模政策的效果,延迟了半年。1994和1995年,日本政府宣布追加投入15.3万亿日元和14.2万亿日元财政资金用于公共企业建设,预计将拉动经济增长3.0%和4.4%。换句话说,如果当时没有对日本经济的政策支持,私人部门的经济增长实际上只不过是零。显然,过去两年的经济复苏不是私营部门经济的自发复苏,而是政府人为增加的结果。导致1995和1996日本经济私营部门增长停滞的原因是日元大幅升值和外部负需求扩大,抵消了私营部门的增长效应。在多年出口环境不佳的影响下,日本企业不得不减少投资和支出,于是在1997年5月,日本经济的12周期出现下行拐点,进入衰退阶段,经济在1997和1998再次出现负增长,直到1999。显然,上世纪9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的两个高峰期,对日本出口和日本经济的减速、停滞和过早死亡造成了打击,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让人怀疑其中的阴谋。

3.广场协议让日本承受了损失,但它自己无法避免损失。美国金融机构拥有大量的国际流动性。针对美国政府政策干预的信息,美国各大金融机构率先大量抛售美元,买入日元或其他货币,实现美元贬值。这意味着美国的机构在不断出售贬值的资产,购买升值的资产,以保持和增加新资产和现有资产的价值。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美元的国际地位,日本政府必须指示日本金融机构根据协议进行适当的反向操作,即放弃购买升值的日元资产,购买贬值的美国国债、股票、房地产等。,看着新的和现有的海外资产不断贬值。

第三,日本在日美贸易摩擦战中失利的内部因素

众所周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腾飞和发展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创造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但这种模式也是日本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日本的经济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一)日本经济模式的背景

二战后,在经济复兴时期,日本的国际竞争力非常弱。由于资源极度短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几乎100%依赖进口。对进口资源的大量需求,客观上要求日本必须有大量的出口才能实现外汇收支平衡。可以说,发展出口,实现外汇收支平衡,已经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为此,日本政府从国家角度研究并逐步探索,总结并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一系列配套措施,最终演变为制度化、长效化的机制,这就是战后著名的“日本经济发展模式”。

(二)日本经济模式的机制特征

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制。二战后日本经济复苏期间,为了扩大出口,日本政府在国家经济政策决策的最高层面设立了“出口会议制度”。会议由总理亲自主持,定期召集各部委相关部长参加会议,讨论解决扩大出口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以扩大出口为核心配置资源,从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日本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颁布的《外汇和对外贸易法》规定,优先保证发展出口所需的外汇。金融部门对出口企业所需信贷给予优惠政策,对出口企业出国出差和海外分支机构用汇给予优惠,甚至对出口业绩好的企业给予特别奖励,对出口企业给予紧缺商品配额。

3.重点发展出口产业,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比如,优先安排出口企业引进技术所需的外汇,优先安排出口企业所需的资源进口,出口企业的设备折旧可以采用加速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政府对提高出口产业技术水平的政策支持最为重要。具体来说:一是控制引进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只允许引进一次;二是国家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进的研发提供资金支持;第三,在产权制度上主张适度推进的政策,对提高日本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建立强有力的出口促进系统。出口企业需要了解国际市场信息,国家财政出资,成立专门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收集、整理、分析国际市场信息,免费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对出口企业出国参展实行奖励政策。

5.形成出口驱动的周期性经济复苏机制。日本的周期性经济周期原理告诉我们,当库存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经济就会陷入衰退。日本经济的周期性复苏往往始于出口。出口增加,企业库存就会减少,出口行业就会逐渐复苏。由此,出口行业将增加设备投资,向日本设备制造业下单,因此复苏层面将进一步扩大至所有制造业。当整个制造业复苏时,会有相应的对服务业的“增单”需求,然后复苏会扩展到第三产业,最终经济全面复苏。因此,出口往往是日本经济增长和周期性复苏的第一驱动力,投资往往扮演第二和从属的驱动力,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复苏的最后一个角色。

(三)日本经济模式的缺陷

如果世界上有什么东西走极端,它就会改变。日本发展的成功有赖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但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战的失利,归根结底是因为日本对外出口的过度扩张,造成了国际关系的严重失衡,被美国、欧盟等世界大多数国家强行“调整”。日本经济失败本身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于依赖国际市场。在日本全国上下的齐心协力下,50年代,日本的出口以纺织品为主,为经济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出口产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出口大量增加,贸易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上世纪70年代,借助两次石油危机,日本出口产品节能特征突出,受到国际市场欢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日本经济甚至比拥有资源的美国率先走出危机,实现复苏。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口呈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一批代表性产品出口到世界第一或前列,如钢铁、造船、机械、化工、电器、汽车等。出口不仅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赶超美欧的“功臣”,也是日本的“荣耀和骄傲”。但是,事物的发展有物极必反的规律,任何一套发展战略,无论多么正确,都是根据当时的环境和背景制定的,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日本政府都不考虑国家已经克服了“刚性进口扩张”的问题,继续追求出口利益,使自己在世界上处于孤立地位,违背了世界和谐发展的第一要义:和谐发展原则,使出口从日本经济发展成功的最大功臣变成了贸易摩擦战失利的“罪魁祸首”。

2.日本坚持发展制造业,产业链完整,产能过度扩张,导致产能过剩,结构扭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产品出口开始呈现出咄咄逼人的趋势。日本的钢铁、造船、机械、化工、电器、精密仪器、汽车等产品出口在世界上几乎没有对手。日元大幅升值后,日本出口产业主动调整,转型升级“重、厚、长、大”产品,大力发展“轻、薄、短、小”产品。由此,日本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精密仪器、机器人、半导体芯片、汽车、高端钢材等产品迅速成为新一代出口主力,向世界市场发起新一轮进攻。产品的高竞争力让美欧的企业几乎无法抗拒,市场份额大量流失。强大的竞争力进一步刺激日本制造业加大投资,扩大产能。反过来,过剩的产能不得不依赖出口,导致经济结构扭曲,部门比例失衡。当日本出口扩张受阻,日本经济找不到增长点,经济停滞的问题立刻成为各方矛盾的焦点,以至于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企业不得不集中精力应对产能过剩、就业过剩、开工率不足等问题,被迫进行长期而艰巨的结构性改革。

3.日本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与发达的制造业相比,日本的金融、信息、创新和知识产业严重滞后。特别是金融行业竞争力弱,理财产品少,直接金融更是不成比例,缺乏该领域国际知名的一流企业。例如,上世纪80年代,美国华尔街券商开发了复杂的计算机交易系统和数学工具,以操作各种复杂新颖的金融产品,但以野村证券为首的日本证券公司却迟迟没有进展,交易技术停滞不前。实践证明,当日本的“弱小势力”与美国强大的金融机构对抗时,日本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1990美国摩根士丹利已经对日本股市的问题有所警觉,指出已经到了危险的程度,应该卖出。结果国际游资先走了,造成了日本股市最初的暴跌,而日本四大著名证券公司几乎没有反应。日本政府甚至指责外国投资者带着道德观念离开市场。直到日本股市一路下跌,直到1995,日本金融机构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试图采取措施。然后1998爆发东亚金融危机,让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无力回天。

4.日本高储蓄、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的政策导致内需不足。作为发展日本外向型经济的配套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一直鼓励国民节约消费,增加储蓄,为企业提供充足的经济发展资金。日本政府还鼓励企业以投资促进投资,以生产促进生产,以信用创造信用,鼓励在金融领域发展制造业。这也是日本经济在50年代起飞,并在短时间内发展出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产业配套和产业内流通体系的重要经验。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将消费视为经济消费,将其置于次要地位,在制定政策时总是优先考虑企业的利益。长期以来,消费规模过小,导致内需不足,生产过剩,经济增长不得不依靠外需来生存和发展。对比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不难发现日本制造业比重高,个人消费比重低的事实。因此,鼓励储蓄和节俭消费成为日本发展内需导向型经济的最大障碍之一。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日本经济的未来发展。

5.日本市场关闭的类型。日本市场属于表面开放,潜规则封闭的类型。二战后,日本经济竞争力非常弱,外汇极差。政府在建立经济制度时,也考虑到当地的文化特点,与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保持很大距离。相反,它非常强调合作和避免尖锐的边缘。第一,为了实现各行各业的适度竞争,减少自由竞争过度发展带来的经济损失,政府有意扶持各领域的少数大企业,占据绝对优势,实行“寡头垄断”,使寡头垄断企业在市场上建立并维持一种适度竞争的市场秩序。二是鼓励大量中小企业围绕日本大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或日本产业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日本称之为“系列关系”。其一系列关系的牢固性,不仅排斥外来竞争,也强烈排斥不同派系的企业。第三,日本大企业在占据大部分销售或服务市场的前提下,可以实现价格“无声切割”和市场地域分割。第四,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是为了让大企业把分散的市场空间留给中小企业生存,实行“人人有饭吃”的市场规则。第五,日本的岛屿意识以团结为第一价值,爱国主义影响消费行为,在市场上表现出对国货的偏好。在日本,从企业到行业协会、经济团体到政府和政党,几乎无一例外地认可这一规则。这一规则实施的结果是,外国企业和产品很难进入日本市场。我们常说世界500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多强,但是在日本市场却失败了。美国对这个市场规律很无奈。最后它只有打压日元升值,从外部“封杀”日本出口,这才是杀手锏。

第四,日美贸易摩擦战

(一)内部和外部差异

日本政府签署了广场协议,做出了与美国协调政策的姿态,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应对外部经济失衡,改为内需导向的模式。中曾根内阁时代用大规模扩大公共投资来刺激经济复苏,错误地认为扩大公共投资就是扩大内需,相当于内需主导型经济。因此,当经济衰退时,日本仍然依靠外部需求来推动复苏。当出口导向的经济复苏失败时,政府反复使用金融手段不断扩大公共投资。但是日本是个小国,公共设施都已经完成了。在不需要的地方建设公共设施,导致投资乘数效应下降。不仅经济没有复苏,还无谓地增加了财政负担,造成了日本的财政危机。

(2)国际利益高于经济规则。

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日本没有意识到冷战结束、东西方格局打破后,原有的东西方阵营和敌友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正在寻找新的潜在对手。但日本出口的过度扩张早已超出自由贸易的范畴,威胁到美国在国际社会的主导地位。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社会体系包括国际秩序、国际结构和国际价值观三部分。世界各国综合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其生存发展的“空间份额”。以空间份额为基础,形成结构关系和国家间均衡稳定的实力对比格局,称之为国际格局。在相同价值观指导下制定的游戏规则,称为国际秩序。日本出口的过度扩张挤压了其他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尤其是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空间;二是在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环境下,形成一国独赢、一枝花盛开的局面,违背了国际社会和谐相处的原则;第三,经济上冲击美国,动摇美国的主导地位,相当于冲击现行国际体系;第四,日本对国际社会的贡献不足以弥补大家遭受的“损失”,所以日本发展对国际格局和秩序提出的“调整”并没有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基于以上,当时的日本已经从冷战时期美国的盟友变成了美国的威胁。为了保持其在世界上的强势地位,美国有理由对具有挑战者资格的国家采取措施,包括强硬的压制措施。

流动性管理不当

日本政府无视流动性过剩造成的严重后果,任由国内外游资流入股市和房地产。日本央行官员曾向笔者透露,日本当时甚至没有对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进行监控。然后在经济泡沫破裂时,日本政府未能及时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妥善处理不良资产的对策,一次次错失良机,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四)结构扭曲,“单兵突进”

日本政府过于重视出口和出口产业的发展,认为出口大量增加是经济竞争力高的表现,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加是国民财富的增加,对日本经济有利。这种分析问题的观点,站在国内的立场,显然有失偏颇。日本制造业出口产品竞争力强,成为日本的骄傲,但刺激日本制造业过度发展,资源过于向制造业倾斜,结构扭曲。出口出口被堵住,制造业产能马上过剩,经济增长停滞,出口行业成为日本经济衰退的始作俑者。

(5)政局动荡,政策过于摇摆,迷失方向。

20世纪90年代,面对泡沫经济破灭这一前所未有的难题,客观上要求日本政府制定一套成熟的政策并持之以恒地执行。然而,在此期间,日本政府前后换了9次首相,改组内阁十几次,频繁的政策摇摆早已让日本政客和经济智库迷失了方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大都市银行普遍存在大量坏账,濒临破产。政府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允许它们倒闭,还是采取保护性政策。执政党、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经济界知名人士广泛参与讨论,各持己见,无法达成一致,对日本政府的决策产生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