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经典的两个问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与其历史发展趋势密切相关,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会不会站起来,中国会不会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中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成功了中国革命。”这一论断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鸦片战争后,中国将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成为先进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照章办事,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在资本主义的实行和发展上。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乃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曾经在大陆搞资本主义,留下的是一个支离破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让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历史用血的代价告诉我们,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延续了两三千年,世界上最完整、最顽固的封建生产关系就形成于中国。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的种子,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维护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勾结帝国主义,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会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会慢慢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同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中国变成资本主义中国。”他们的目的是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以强大的经济力量排斥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他们永远不会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繁荣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弱点,由于他们还没有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经济联系,他们没有勇气完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更没有能力推翻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他们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依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旧的封建统治不能继续。中国的出路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 *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历史性选择是中国人民历经艰辛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当时的中国有三条出路:一是限制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第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毫不相干,长期并行发展;第三,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三条路中,中国近代史已经表明,第一条路是走不通的;其实第二条路也行不通。要么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要么资本主义战胜社会主义,两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只有第三条道路才能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社会发展规律。此外,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基础。政治上,我们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加强了工农联盟。在经济上,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将其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因此,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近代史100多年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因此,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不完全相信马克思主义,或者不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就不会成功,中国仍然会是分裂的、不独立的、不统一的。”
第二,正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弊端的全新社会制度。现实的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和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所有爱国者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及其民主权利得到根本保障。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而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发展生产。
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的,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国的民族企业,用强大的船和枪把他们变成自己的子公司,特别是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平等交换。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当然,由于社会主义还处于实践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上述认识还很传统、不全面、很肤浅。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将对其优越性有新的、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正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必须立足于以下前提:
1.因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我们需要实践、理解、实践、再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所以在认识它的优越性上,我们不能做“先知”,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全面描述过,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体验和总结。
2.衡量和比较哪种社会制度更优越,决不能不考虑具体国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单方面从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而应主要看它是否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人民的地位和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这些方面是资本主义制度远远无法比拟的。虽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普遍高于社会主义国家,但这是由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各自发展的基础和起点造成的,绝不是像有些人说的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与资本主义相比相对较短,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本主义制度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社会主义制度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以来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也不过几十年。因此,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和充分,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应有的优势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我们不能把有几百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和只有几十年历史发展经验的东西进行比较和衡量。
4.马克思指出,“无论哪种社会形式,只要它所包含的全部生产力没有发挥出来,它就永远不会灭亡;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其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子宫中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因此,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或者说建立和完善一种社会制度,永远不会是历史的一个瞬间。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一路上必然会遇到许多不可预测、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不会一帆风顺。邓小平同志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我们要充分估计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只要基于上述前提,我们就会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错误甚至挫折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就不会出现对社会主义前途和优越性的信仰危机。
第三,正视伟大成就: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从旧中国继承的是一片混乱。工业几乎为零,粮食不够,通货膨胀猖獗,经济非常混乱。我们解决了粮食、就业、物价稳定和财政统一的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凭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人家说,你搞什么社会主义?我们说中国不能搞资本主义,只能搞社会主义。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不会结束,贫穷落后的状况不会改变。因此,我们多次重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落后的状态下,我们能走什么道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这又回到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如果我们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它永远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不会导致贫富差距过大。再过二三十年,中国的生产力会发展起来,不会两极分化。”这是一代伟人向世界昭示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我们说,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符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利益,最根本的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犯过“左”的指导思想错误,也经历过一个时期的严重挫折,但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在贫穷的基础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成为新时期中国人民的自觉实践。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铺平了道路。这是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道路。
是一条坚持全面改革开放的道路;是现代化三步走的道路,历时70年,跨越两百年两千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振兴中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科技进步,国防建设巩固,人口素质全面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外交事业谱写了新篇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经成功实现。全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焕发,喜气洋洋。十几亿人口的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上也达到了小康水平。千百年来,人们生活无忧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这一切靠的是什么?这取决于中国的领导,取决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结晶,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对现代化理想的追求。这条道路已经初步振兴了当代中国,未来中国的全面振兴只有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才能实现。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结论。
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政权后的一场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社会主义革命。主要包括三大改造,即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革。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才能完成,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弊端的全新社会制度。现实的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和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所有爱国者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及其民主权利得到根本保障。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而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发展生产。
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的,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国的民族企业,用强大的船和枪把他们变成自己的子公司,特别是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平等交换。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参考资料:
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