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铁血将军阿基?
阿桂(1717 ~ 1797),姓张家氏,原籍满洲正蓝旗,后转正白旗。晚年,他给一个大学生当了官。《清史稿》对阿桂的评价是:“乾隆年间,(他)开诚布公,谋定而后动,肩负文人之重任;像图形用户界面一样可靠。我还领导了议会,我决定制定一个计划,我很有远见,这是同时期的大臣们所不能及的。”他是乾隆朝为数不多的将入相的重要官员之一。
乾隆二十年(1755),阿桂38岁。盛年以谋士身份参加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和卓叛乱,统一新疆的战争。战争期间,阿桂十分关注新疆各地的生产情况。于是,战争一结束(1759),阿桂就向清政府提出了从南疆各地抽调回鹘农民和部分地方士兵到伊犁恢复农业生产的建议,并立即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
清政府批准了他的提议后,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春天,阿桂带领各族军民,冒着风雪,越过天山的木苏尔冰达坂,从阿克苏赶到伊犁,在温暖的春天里播下了第一粒种子。
伊犁是中国西北边疆美丽富饶的宝地。天山的支脉,杰尔克的塔乌山和博罗科努山,像两道屏障一样巍然屹立,既削弱了西伯利亚寒潮的入侵,又防止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干热风的危害。伊犁河及其上游的喀什河、巩乃斯河、特克斯河日夜奔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理想之地。但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新疆早期由清朝统治的伊犁变成了一片人烟稀少、野兽稀少的荒野,各项生产都处于停顿状态。为了巩固在新疆的统治,维护西北边疆的安全,清政府决定在此建城驻军,镇守边防。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解决军民的吃饭问题。伊犁远离内地,被高山戈壁阻隔。当然,从内地运粮是无望的。只有在当地开荒种地才是唯一出路。Gui肩负着完成这项工作的重要使命。
阿桂率领各族军民到伊犁后,抓住春播时节,在河南伊犁黑努克等地种地,同时修建房屋和地基,很快取得了成效;然后,组织军民挖渠修路,为进一步恢复生产做准备。由于阿贵的组织和各族军民的努力,当年在伊犁的开垦卓有成效。只有300名回鹘农民开垦土地,“他们收集的粮食和石头,前后驻守的官兵,以及额鲁特(蒙古族)和回民(维吾尔族)2000多人,将维持到明年5月”,一下子解决了当地军民的粮食问题。
清政府接到阿桂的上述报告后,深受鼓舞,决定扩大伊犁垦区。乾隆二十六年(1761)春,乌鲁木齐绿营500人,南疆回鹘农民800人到达伊犁。阿桂把这些军民安置在伊犁河两岸,马上开始开垦土地,播种。今年秋收,800名维吾尔族农民“每人获得了40石的好收成”,绿营人“耕种了8000亩田地,收获了27100石大麦、小米、黍和青稞”,又是一个大丰收。
后来,阿桂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和乾隆三十二年(1767)两次担任伊犁将军。同时,总统加强军政,积极准备垦荒伊犁。这一时期,伊犁的耕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大量的回鹘农民不断从南疆的城市迁徙到伊犁耕地。据《新疆略》记载,“二十七年(1762)至三十二年(1767),共拨乌什、叶尔羌、和田、哈密、吐鲁番等地六千户耕亩”。大批维吾尔族农民在伊犁河两岸的霍吉吉尔(霍吉根)、海努克、奇特木、古尔扎(伊宁市)、察汗乌苏、霍尔果斯等地开垦土地,定居下来。他们生产的粮食,除了自己食用,每年都以粮税的名义上缴给当局,成为伊犁军民的主要粮食供应来源。
其次,继续扩大士兵开荒面积。清政府从内地转移到伊犁屯田的绿营人数很快就达到了2500人。阿桂将屯兵分为25个村,每个村100人,分别安置在绥定、清水河、芦草沟(均在霍尔果斯本县),下辖1个连长。按照规定,每个士兵将获得20周的农具和耕畜,每年的粮款从1800到2800石不等。后来,清政府把大批内地俘虏送到伊犁耕种,交给驻军士兵看管。每人耕种12亩,一年交6石。这是伊犁军民粮的又一重要来源。
第三,内地失地农民搬迁到伊犁种地。对于去伊犁种地的大陆农民,当局“每户给30亩地”,并提供农具、耕畜、种子等。,让他们可以安心工作。六年后还田,每年还粮9升左右。我们还会把土地分给被派到荒地的军人家属,尽量把他们纳入人民登记册,安心工作。
此外,阿贵还对这一时期迁居伊犁的锡伯族、索隆族等民族军民进行了妥善的安排,使他们一方面留在守势,一方面耕种土地进行生产。这些八旗军民克服重重困难,开垦了大片土地,很快做到了粮食自给。
总之,在阿桂等人的组织领导下,在各族军民的共同努力下,伊犁地区的屯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曾经荒凉的伊犁河谷,变成了一个粮仓,到处是良田,炊烟袅袅,鸡鸣牲畜。
乾隆四十七年(1782),据伊犁将军伊勒图向清政府报告,因连年丰收,仓内粮食达到“五亿余万石”,“足可存三年以上”,陈湘银负责霉变。粮食问题的解决为伊犁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地的畜牧业和商业也相应发展起来。伊犁九城也相继建成,成为伊犁军民镇守西北边疆的主要据点。
“如内陆,行万里路”的伊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稳定和繁荣。在把伊犁建设成为新疆政治军事中心和抵御外来侵略的坚强堡垒的任务中,阿桂无疑是“前车之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