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虽然一部《三国演义》把曹操刻画成了一个奸诈的小人,但是我们可以看看其他的历史文献,比如《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等。,而且所有对曹操的评价都是正面大于负面。《三国志》中,曹操说:曹公是“最善解人意”的,他成功的时候是“施与交易的魔术”。朝鲜人和白的独特策略被赋予了官方素材,各为其谋,矫情不忘旧恶。他们抗军十余年,却从不放下书本,登高必然赋,更擅诗词草书围棋。生活俭朴,不讲究穿着。和别人讨论,谈笑风生。荣誉和奖励,不惜花钱;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做不了。这是一流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独特风采。试想,在金戈铁马的时代,一个不是出身名门望族(孙武之后的孙坚),也不是皇族血统(刘备,所谓皇帝的儿子),更不是三公四贵的世家(袁家兄弟),而只是宦官养子的后代。他的家庭只是一些钱。乱世中,他挺身而出,刺死董卓(《吴伟略》)依靠个人魅力在乱世中自立,然后有了明确的战略,进入京师,依靠皇帝结交诸侯,统一北方,成就大事。
从古至今,骂曹操的人无非两个借口:一是汝南的徐绍曾经评价曹操是一个管理天下的得力大臣,乱世的奸臣。那样的话,三国乱世,曹操当然是汉奸。何况曹操自己也说过:宁可失去天下,也不要天下失去我。这是奸雄的确凿证据,所以天下的正义之士都以此为依据,视曹操为不义之人;其实许绍的原话是:治国有方的大臣,乱世出英雄。后来的反对者,特别是《魏春秋》的编年史家孙胜,出于贬抑魏扬蜀的目的,把主人公变成了汉奸。一字之差。唉,有时候,一个人毁于一句话,曹操就是这样。
第二,拥帝令诸侯。在某些人眼里,天子是天下最大的人,天子的事就是天下的事。不是有句话说:天下归皇帝;天下,是王之地,统领之地,是王之臣?这个天子有没有能力并不重要。作为他的臣民,你必须听他的。想活,就能活。如果你想死,你就必须死,并且带着感激死去。而曹操却敢捧着皇帝做群臣,拿着剑上朝,把皇帝当傀儡。当然是大违。于是曹操成了一个不忠不孝的奸臣。他应该下十八层地狱,永不翻身。
当然,现在很多人(很多人还这么认为)并不这么认为:曹操出生在东汉末年,人民贫困,农民起义频繁。人与人之间真爱少,用处大。作为一个想在乱世生存,想有所作为的人,警惕性很重要。虽然曹操走得太远(历史说他多疑),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说(连这种说法都找不到历史依据),但也是形势所迫。世界上有多少人不这么认为?只有曹操敢于直言。曹操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性格,也是被忽悠所致。
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曹操的一个战略举措。就像曹操说的:如果不是拥立皇帝做诸侯,不知道当时的中原有多少人称霸,多少人自称皇帝,天下何时会大乱。整个三国的历史大概有一百年,但真正的动乱前后不过二三十年。之后虽然分了三个国家,但是人民的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另一方面,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国内动乱持续百余年,战乱不断,比三国时期更甚。实际上,三国初期诸侯称霸,国内动乱远比战国时期混乱。没有曹操的皇帝做群臣,这种动荡的局面是无法控制的。所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不是犯罪,更是为民立功。
同时,作为诸侯霸主,曹操霸气的态度是没见过的,但他很有闯劲。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大师。且不说他自己诗词歌赋的成就,就看他推动民族大融合,采取了一系列重文政策,把文熙还给可汗,这些都是三国时期其他霸主无法比拟的。即使被打死,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诸葛亮,有古曲周郎之称的少年英雄周瑜,也留下了几首诗词作品。除了因为政治原因杀了几个文人(比如孔融),曹操对士绅极为宽容,从不迫害文人,否则建安不会有七士。而他杀孔融等人,是因为他们阻碍了他们的政治野心,不是因为他们太忠于皇帝,而是因为他们无法容忍他。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这种血腥的政治镇压历史上只有曹操做过吗?且不说太遥远的事情,就是近代一两百年历史上的政治镇压,我们知道的少吗?这些斗争的残酷性恐怕比曹操更甚。为什么对曹操这么苛刻?相反,曹操对有才能的人是非常喜欢和包容的。对关羽和赵云的爱,杀陈宫的不得已,杀巨手的悲,都表现了曹操对人才的喜爱。反对曹操的人说他都是装腔作势。但这样的故作姿态,历史上袁绍、张鲁、孙权等很多人都做不到。刘备当时哭了,相信现在人们也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