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简介

普陀山【1】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被誉为“海上佛国”和“南海圣地”,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名胜区。普陀山是东海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南北狭长,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岛上风景秀丽,溶洞怪石,古寺古宫,云雾缭绕。普陀山与九华山、峨嵋山、五台山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也以山美水美而闻名。海山普陀充分展现了海和山的自然之美,山海相连,更加美丽雄伟。它是中国最著名和超自然的观音道场,是佛教的圣地,其宗教活动可以追溯到秦朝。到了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并迅速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传播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到清朝末年,全山已形成三大寺庙,88座佛寺,128毛鹏,上千名僧人。寺庙无论大小,都是供奉观音大师的。可以说是“观音故里”。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出家、得道是三大香会,整座山人山人海,寺庙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光的景象。普陀山是国务院首批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AAA***国家旅游区,中国温明和卫生名山,浙江省唯一的ISO14000国家示范区。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东部海域,与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隔江相望,位于浙江省舟山岛东侧,隶属舟山市。浙江沿海的渔民在这里捕鱼已经很久了。最早的寺庙建于858年,由日本僧人华汇主持。有福赛吉、法雨寺、盘陀寺、灵石寺等寺庙,也有阴超洞、梵音洞等名胜古迹。普陀山三大寺院:普济寺、法雨寺、惠济寺普陀山三宝:多宝塔、观音碑、九龙藻井普陀山三石:盘陀石、心石、二桂听法石普陀山三孔:朝阳洞、洞、梵音洞普陀山十二景:武都、矮谷胜基、梅湾、潘。山石树木,雕塔断崖,梵音涛声,都充满了佛教的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富,长满了古樟树和鲜花,被誉为“岛上植物园”。整座山有66种树,1221。除了千年香樟,还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珍稀濒危物种普陀香樟。岛的四周,一望无际的沙滩,白浪环绕,渔帆竞放。清丰崔峦和殷桃金沙被大量的古刹环绕,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有奇妙的岩石和山谷,如盘陀石,二桂听发石,心石,梵音洞,阴超洞和朝阳洞。大多数名胜古迹都与观音有着不解之缘,有着精彩动人的传说。都很奇怪,很迷人。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梦幻,或奇特,给人无限遐想。

每年农历2月19日,观音生日,6月19日,观音道学日,9月19日,观音出家日,各国信众齐聚佛国,普陀山灯火辉煌,香烟缭绕。念经拜佛,彻夜不眠,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吉兆众多,信众求拜,功效频频显现。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佛教活动,使钟灵美丽净土普陀山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俗话说“人人都是阿弥陀佛,家家户户都是观世音菩萨”,观音信仰被学者们称为“普陀山,半个世界,四面环海。”普陀山是中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以追溯到秦朝。原始道教和神仙炼丹的遗迹随处可见。在唐朝的第一年(公元847年),一个和尚参观了阴超洞,并感受到了观音的化身。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和尚华汇大师邀请观音像从五台山乘船回国。船到莲花洋时,风浪很大。几趟下来,已经做不到了。因此,他认为观音不肯东渡,而在阴超洞旁留下圣像供奉,故称之为“不愿上观音”。经过几代人的建设,有许多寺庙。全盛时期,全山共有寺庙4座,寺庙106座,毛鹏139座,僧人4654余人,历史上被称为“震旦第一佛国”。普陀山佛教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代,为观音道场。唐朝(公元847-860年)时,一个和尚(也叫西域和尚)来到山上拜佛。据说在阴超洞看到了观音。唐朝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本僧人华汇要求将五台山的观音像归还中国。途经普陀山海时,被阻止触碰新罗礁,落在阴超洞,将佛像留在屋内供奉,说是不肯去观音寺。从此,观音道场开始了。宋元时期普陀山佛教发展迅速。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赵匡宦官(太监)桂王来此进山烧香,并让金赞第一次在朝廷上香普陀。元丰三年(公元1080),朝廷赐银修建宝陀观音寺(今司前)。当时日本、朝鲜等国都来中国经商、朝贡,也开始拜佛,普陀山因此而出名。绍兴元年(公元1131),宝陀堪舆主持禅师谢榛,请求朝廷允许他改法为禅。山上700多名渔民全部迁出,普陀山成了佛教净土。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龙修缮童渊殿,并指定普陀山为供奉观音的道场。与五台山(文殊师利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以其独特的山海风光和神秘幽静的佛教文化,长期以来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隐居、修行、游览。据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就是道教修行者修行的宝地。秦安奇生,韩美珍,金阁雅川都是来山中,在海天佛国观音道场修行的。普陀山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就成为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的必经通道和停泊地。至今山上仍有朝鲜道头、新罗礁等历史遗迹,流传着朝鲜民族英雄张宝浩等故事。自观音道场创立以来,游客络绎不绝。历代名人,如宋代的陆游、明代的董其昌等,都曾先后登山、游历。历代名人、文人墨客,或歌或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词歌赋,使普陀山的文物古迹极为丰富。唐、宋、元、明、清五代近20位皇帝专程到普陀山拜观音,带着沉甸甸的礼物,为的是祈求国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也多次召见普陀山高僧,赐金、字、佛经、紫衣,以礼相待。新中国历届中央领导人也曾亲自到普陀山视察指导工作。五代恩宠,千年复兴,佛国香火鼎盛,声名远播。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建设、开发和保护,普陀山景区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景区旅游秩序井然,社会稳定。先后获得“全国安全山、文明山、卫生山”、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示范单位、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等荣誉,还通过了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优越的人文环境,一流的旅游服务,让普陀山一年四季游人如织,佛教四季延续。2004年,它接待了230多万游客。每年三大香火节,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普陀山的春天”旅游节,游客多,香火多。路上行人摩肩接踵,虔诚膜拜,一派“海天佛国琉璃世界”的庄严繁华景象。普陀山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集拜佛、避暑、文物考古、海岛考察、书画、影视制作、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