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敬兰生平简介

冯景兰,字淮西,淮西人。1898出生于河南唐河县一个地主家庭(他爷爷拥有1200亩土地)。其父冯太一是晚清学者,其兄冯友兰是著名哲学家,其妹冯是现代著名女作家。这个家有写诗的家风。冯敬兰也爱写诗,并继承了这一传统。他父亲帮张之洞办“洋务”,想实业救国。这对年轻的冯景兰产生了影响。不幸的是,景兰在小时候失去了父亲,后来她由母亲吴青芷教育。景兰小时候进了老家的私立学校,后来在县城小学读书。1913进入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中学,1916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8冯静兰公费赴美留学,赴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矿山地质,1921毕业;同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矿床学、岩石学和地质学,获得65438-0923硕士学位。当年回国,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地质教育和矿产地质勘探事业。

从1923到1927,冯景兰在河南省中州大学担任讲师、教授和矿物地质系主任。除了教书,他还研究了开封附近的沙丘。这是他与黄河治理开发结下不解之缘的开始。1927年还到河北昌平黑山寨流域调查金矿地质。这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矿床地质工作之一。1927—1929冯景兰担任两广地质调查所(广州)技术总监。先后与朱继生、乐森勋合作。调查广九铁路沿线地质(1927,是中国人在两广地区进行的第一次现代地质调查)、粤北地质矿产(1927)、粤汉铁路广州至韶关段地质矿产综合调查(1929)。他们对粤北的地形、地层、构造和矿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也充分注意到第三系红砾石地层在该地区广泛分布。该层在仁化县丹霞山发育最完整,故命名为“丹霞层”。丹霞层厚300 ~ 500米,平坦。经过风化剥蚀,到处形成悬崖和山峰,形成独特的景观,故名“丹霞地貌”或“丹霞地貌”。这个名称一直被中外学者沿用至今。1928至1929,先后开展了以柳洲为中心的煤田地质调查,对煤矿、银铅矿、锑矿、桂北“龙山系”、“朱槿坳砂岩”等区域内的地层和构造运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上述工作的实际材料基础上,他们对两广的地层、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了综合研究。65438年至0929年在爪哇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举行的第四届泛太平洋科学大会上,冯景兰宣读了一篇关于广东地质矿产资源的学术论文。回国后,他还介绍了国外火山学研究的进展。

1929—1933冯景兰曾任北洋大学教授,教授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普通地质学。在此期间,我们考察了辽宁沈海铁路沿线的地质矿产、河北龙轩铁矿的成因和陕北的地质情况。

此时,冯景兰不仅致力于国内地质调查,而且非常重视国际地质动态,并试图将重要信息引入中国,以提高国内地质工作水平。例如,为了促进中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他编写了《探矿》一书。1933第一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该书多次再版,广泛发行。该书全面简明,介绍了当时的国际先进经验。这本书也是今天的地质找矿和勘探的前身。同年,他还发表了《放射性与地热理论》一文。地热地质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应该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从1933开始,冯景兰一直在清华大学地质系任教,不久,他也是地质系主任,讲授矿床学、矿物学和岩石学。1933至1937暑假期间,冯景兰等人在河北平泉、山西大同、山东招远、泰山等地调研地质矿产。他是招远玲珑金矿地质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近十年是玲珑金矿地质研究的繁荣期。

1938-1946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被迫南迁,在昆明与北京大学组建西南联大,冯景兰任西南联大教授。1943-1945期间,兼任云南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矿业系主任。在此期间,冯景兰主要研究了四川、西康(当时西康已经成立)和云南的铜矿。1942,川康铜矿汇总发布。书中“对西南地区铜矿的地理分布、成矿时代、母岩、围岩、产状、构造、矿物组成等进行简要分析,以推断其成因,估算其储量,研究其产量,采矿业兴衰的原因,及其未来发展的可能途径。”因为该书既有理论总结,又有现实意义。因此获得了当时教育部的学术奖。此外还发表了《西康铜矿(1941年)》、《云南省大荔县土地(1946年)》等文章。后者不仅讨论地貌学理论,还注重实际应用,包括水力资源和水利的开发。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冯景兰不仅在地质教育方面做出了贡献,而且在地质地貌研究方面也发挥了自己的专长。

1946结束时,西南联大师生回到了平金原来的学校。冯景兰仍在清华大学任教。1946-1948期间发表《川康、云南铜矿表生富集》(英文)、《云南地质矿产与采矿》、《云南玉溪地质矿产》、《中国水系不对称发展》(英文)等论文。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冯敬兰积极投身祖国建设。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地质学院任教,努力培养人才。同时,他还从事地质、矿产和水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1949 165438+10月,应燃料工业部邀请,冯景兰在江西鄱阳-乐山煤田调研。1950年3月,应水利部邀请,参加豫西黄河坝址地质调查。他指出,三门峡坝址地质条件最好。同年7月,应河南省人民政府的邀请,张伯胜等人对豫西地质矿产进行了考察。1951年6月,冯景兰被任命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新中国地质工作的总体规划。1954年被聘为黄河计委地质组组长。65438+同年2月,冯景兰编制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调查报告》地质部分。

1956冯景兰参与12国家科学发展规划。同年当选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出席全国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

1957冯景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根据国家的需要,冯景兰开始招收研究生。他是建国后第一批研究生的导师。他已经指导了大约20名研究生。这些人现在都是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1956至1958,冯景兰参加中苏合作黑龙江综合调查组工作,任中方负责人。1957年赴苏联参加中苏全面考察黑龙江会议。两国专家正在研究黑龙江流域的发展规划。他在会上的发言受到了与会者的重视。1958期间,冯景兰在《中国第四纪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阐述了黑龙江水系地区新构造运动的8个标志。

20世纪50年代,冯景兰还调研过吉林天宝山铜铅矿、辽宁省兴城县甲山铜矿和甘肃省白银厂铜矿。他分析和研究了中国重要有色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

20世纪60年代初,冯景兰的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金、铜等金属矿床成因理论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方面。先后考察了北京平谷、密云,河北涞源、兴隆,浙江冀东,河南西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辽宁丹东的金矿。1963年9月,冯景兰提出了“封闭成矿”的概念。1965年,冯景兰、袁建奇主编的《矿床学原理》出版。

冯景兰夫妇在江西峡江的五七干校度过了1969+01到1972的春天。他们从干校回到北京后,冯景兰立即翻译了新出版的《国外岩浆矿床论文集》中的文章,他一口气翻译了9篇。

1976年9月29日上午8点,冯静兰因心脏病突发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