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要分析了余《风雨飘摇的日子》的精神内涵。
余的散文一直受到读者的青睐,也受到许多评论家的称赞。余的文化散文致力于文化的塑造。他的散文有着独特的文化视野,用其独特的视角来表现文化的脉络和韵致。余还大胆创造了“意”与“思”相结合的新文化散文,借山水寻求中国的文化意义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伟大内涵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因此,主题在他的散文中非常突出,始终闪耀着作者独特的思想光芒,作者也用准确通俗的语言表现出其散文的煽情特征。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对他的散文做一些个人的分析。
余,浙江余姚人,当代学者、散文家。曾获“国家杰出贡献专家”称号,曾以第一本散文集《文化之旅》震动文坛。从此打起了“学者散文”(或称“文化散文”)的旗号。他的作品安静,有文化内涵,所以受到读者的喜爱。《雨天与亭子》是余先生写的散文。
一,风雨天的文化视角
《风雨亭》是余先生文化之旅中唯一一篇关于中国藏书文化的散文。它不是单纯的关于山川的散文,也不是抒情的散文,而是关于认识到某种文化现象的语境和意义的散文。《文化之旅》一书聚焦中国文化这一主题。他从文化的角度看山川,写的文章如下。余先生站在一个独特的角度,用文化的聚光灯来表达文化的脉络和韵味。
余在《文化之旅》的序言中说:“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那些古文化和文人墨客留下深深足迹的地方,这说明我心中的景观并不完全是自然的,而是一种人文景观。余更注重山水所依附的中国文化,这也是《文化之旅》的散文特色。
那么,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尤其是社会意识形态。换句话说,一切都是人类文化;有餐饮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等等。而且,不同的民族也有自己沉淀的文化。同一种文化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间会有所不同。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文字被记录下来,流传下来,形成了两种文化,一种是文字的内容,这就是历史;一种是记录历史的方式、过程和变化,把历史传播出去。[2]中国历史的传播靠的是书籍,所以藏书史无异于藏书文化,但我们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从藏书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和观察过。读了余先生的《风雨天》,我们可以注意到,在中国文化中有这样一个领域,等等。
可以说“天一阁”是中国藏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座图书馆。它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图书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图书收藏和流通的基本特征。天一阁的故事,它的跌宕起伏,几乎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藏书史。因此,作者也将文章命名为“天一阁”。天一阁的地理位置在浙江。
明清以来,江浙地区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这可能也与南宋迁都杭州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艺术的南迁有很大关系。在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规律引导下,城市和乡村的孩子已经习惯了读书。在这样一块土地上,有天一阁这样的图书馆,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二,“风雨天”的文化含义
风雨飘摇的天空阁追溯了天空阁悲伤的收藏史,歌颂了范钦及其后人可贵的文化良知。题目用“风暴”装饰了天空阁,奠定了全文的基调,结构化了全文的材料,暗示了全文的主旨。
风雨天阁的开始是一场寒冷的自然风暴。“院子里的水太深了,不能浪费,鞋子系统已经进水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干脆脱鞋卷起裤腿涉水进去。本来全身就已经被风雨吹的凉飕飕的,赤足下水立马发冷。就这样,我和裴明海相拥着,一脚高一脚低。这是一个符号,也是一个象征。《风雨如天一阁》传达了历史文化风暴的强烈信息:关于它的名字,关于它的雄伟,关于它的艰苦收藏,关于它的悲惨传承...
第二部分的句子“是的,它只是一个图书馆,但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其艰难、极其可悲的文化奇迹”可以解释为作者对天一阁的整体印象,是作者描述天一阁历史变迁的总句。这句话道出了“风雨”二字的本来面目,指的是时间流逝中的历史文化沧桑。所以一路都是带着这样的心情写的。作者总结道:“天一阁集...作为古典文化的一个事业和象征而存在,它提醒人们中国文化保存和传播的艰辛历程,一个古老民族对文化的渴求是多么悲哀和神圣。”结尾的文字使天一阁的再现成为一个覆盖面更广的“古老民族文化”的形象,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
散文的主题表达不同于议论文。它需要图像来包容并使之艺术化。需要丰富的内容来充实它,让它有厚度和景深;还需要优美语言的灵活表达,使之富有弹性和质感。作为一名主管戏剧的文化学者,余的散文表达极具个性。在历史痕迹面前,作者的陈述不是干巴巴的历史,而是生动的人物悲喜剧。不是教科书上的知性判断,而是观察人情、人性的现代情怀。所以,正如作者序言所说:“大地无声,只要有一两个精明的文人站出来,它封存在远处的文化内涵就会轰隆一声冲出来。”
“被封存的文化内涵”是如何“倾泻”出来的?我们来读一下俞老师关于天一阁历史文化风暴的说法。
在这一部分,作者用戏剧家最擅长的语言把故事变成了正在进行的戏剧,用学者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借用相关事件,用思想家最珍贵的见解评论看似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
在阐述了文化传承所需的人格特质后,天一阁的“源头人物”范钦出现了。
范钦,27岁的秀才,开始在全国各地做官。“他每次去做官,总是很注意收集地方...各种地方志、政书、回忆录、历部学者的记录。明朝各地官员刻的诗集很容易就没了,他也搜了很多。范钦业余时间玩书,但实际上他已经把藏书作为人生第一要务,做官成了业余。成了他收藏书籍的必要手段。”你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叙事,有很浓的现场讲故事的味道。然后,作者简单地将其设计成一个可能的场景。“出差的某一天,可能有大案要审,可能有贪官被弹劾,可能...但他知道这一切加在一起的重量比不上军官们晚上递过来的薄薄的蓝布包袱,按照他的意思在那里收了几卷。合并线条也是必要的。他认真翻页的声音比锣声和吆喝声都大。”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范钦的介绍与一般文章对历史人物的介绍有很大的不同:他用“现代进行时”来描述“过去完成时”的历史,让人和事当场就觉得很有戏剧性。所以,范钦是“轻于常人,重于常人”
后来作者话锋一转,很自然地把自己近年来关注的“健全人格的文化良心”话题纳入文章,再以范钦的“顶撞皇亲”、“严嵩不敢加害”等轶事作为佐证。如果说“现代进行时”是余的第一笔法,那么及时介入被描述的事件进行评论则是余的第二笔法。
散文“散”,需缓。作为一个学者,面对一个历史人物,很多相似和相关的事件自然会浮现在脑海里。这里作者在写范钦的时候,把范钦和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收藏家冯芳相提并论,把他和范钦的侄子范大彻相提并论。博引、联评是余先生的第三笔。结果,这样的结果,就让文章充满了美感。从主题来看,突出了“范钦超越精神、爱好、天赋,因而超越时间的意志力”。范钦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作者的叙述也移到了天一阁的后人身上。
就这样,遗产分割的戏剧性一幕出现了。
这是《现代进行时》中描述的一个古代故事:“范钦,活到八十岁,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叫来大儿子和二儿媳(二儿子已经去世)安排遗产。老人去世的时候,给后代出了一个难题。他把遗产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万两银子,一部分是一楼的书,供两间房选择。”
然后,作者的“现代情感”就产生了。笔法是用现代观念审视和讨论历史事件。
“我坚信老人已经思考这种遗产分割方法几十年了。其实这是他给自己出的一道难题:要么某些后人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期待书籍的艰巨事业,要么他们只会让这一切随着自己的生命而消失!他故意让遗嘱不合理,让决心继承期望书的一方彻底无利可图。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丝掺假,几代之后,虚假成分就会成倍增加,他就会重蹈其他期望作家的覆辙。”
于是就上演了“钱嫁人读书”的传奇。就连作者本人也“认为这可以是一部文学作品”。
的确,范钦当年的藏书,可能源于他对生命的独立偏好,源于他理性的文化自觉,而天一阁后人的藏书行为,则需要一点“意志力”,即对前辈遗志和苛刻保存规则的深刻理解或虔诚。另外,藏书的目的是传播文明,但传播文明,需要这样冰冷的规则。上面提到的所谓“苦”和所谓“悲”。
但最能体现范钦后人整体文化品位和人格品位的,是“范氏诸室一致同意黄宗羲先生上楼读书”。作者在这里深有感触,“有选择有判断,一个庞大的图书家族的人格闪耀。”后来作者用镜头感很强的语言写道“黄宗羲先生的长衣布鞋已悄悄爬上楼。青铜锁一个接一个地被打开...
天一阁终于来到了现代中国。秋风秋雨让古老的图书馆充满了风雨。文章的第五部分描述了图书馆的厄运:贼寇的光顾,书商的贪污,兵荒马乱的破坏...作者描述的场景还是那么动情:“潜入图书馆,白天一声不响,晚上偷书,只以你带来的枣为食,东墙外的河面上有水船。联想博引了一段异常压抑的话:“钱小姐悲伤地抬头看着那块她一直爬不上去的地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在地板上,只留下一大堆被小偷吐出来的枣核。"
极度的沮丧变成了沉思。于是,余先生的“天一阁历史文化风波”的表述告一段落。文章进入第六部分——结语。通过作者的论述,天一阁的具体形象被提升为“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其建设和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坎坷和问题也是“古文化”过程中的坎坷和问题
三,《风雨天阁》的创作特色
(1)主题突出。
全文展开时紧扣主题,内容安排细致,例题精选;相比之下,论述旗帜鲜明,简单递进,前后呼应;六级,没有一般的努力,一、二、五、六级都是轻写;三,四重颜色。无论从篇幅、语气、举例来看,作者的力量都集中在第三、第四部分。同时,其他部分虽然写得轻,但也是有机部分,不可忽视。
(2)文章总是闪耀着作者独特的思想光芒。
这也是他的散文敢于被称为“文化散文”的原因。比如笔者参观天一阁的第二天,正是台风暴雨后的第二天,医院里有一片汪洋,他只好赤脚涉水而过...作者马上把它和历史上学者上楼读书的困难联系起来,把它想象成天帝主持下的一种丑恶的仪式,强迫学者在当代以虔诚的方式礼拜。类似于闲写,其实是。表达了对天一阁(其实是对文化)的崇敬和尊重。再如钱案,从封建社会女性对文化的渴求角度揭示了一个新的文化命题。又如,他在评价和介绍范钦时,从“健全人格”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论述,以揭示范钦成功的原因。为什么是范钦?
还有对甘龙遗书的采访,对天一阁是否是一场浩劫的看法,都闪烁着作者个人独特的想法。[5]
(3)语言准确、通俗、富有感情。
他的语言风格介于文学语言和理论语言之间。不像文学语言那样浪漫,也没有理论语言模糊的缺陷。它不像理论语言那样具有灵性和逻辑性;不像理论语言那样枯燥枯燥。是一种雅俗共赏,适应性很强的语言风格。必要时写作中也有煽情的段落。
余散文的文化意义
(一)学术、文化、思想散文。
余的散文不同于闲适散文。有人称之为“一篇学术、文化、思想的大散文”。伟大的散文不是琐碎的。休闲散文也可以是好散文,但不是每个人都想写。要有文化素养,要有历史知识,要有开放的现代意识,要有对民族、传统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深刻理解和忧患意识,还要有文字功底。
(2)普及历史文化话题。
余的散文还有另一层意义,那就是将艰深的历史文化话题大众化,这是在大众与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所以,雅俗共赏不仅仅是一个风格问题,更是一个流行观念问题,文化普及的意义问题。[7]余的散文是当今文化图书的一个市场奇迹。在所有学术文化专著都滞销亏本的大形势下,余的散文就是一个版本。成为畅销书之一。余的散文能卖得好,盗版书能蜂拥而至,可见读者之多。读者的选择也说明了他的成功,说明在这一点上是有意义的。在20世纪最后的100天里,香港凤凰卫视特别邀请于远行数万里,考察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几个发源地。一路走,一路写。文章叫《秋雨日记——千年之旅》。后来,这篇文章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北京晚报》上。《千年之旅》这组文章的创意明明源于《文化之旅》,但一个是国内游,一个是国际游。于先生的讲学之旅冲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这次旅行更远更广。
(3)辩论和批评
对余先生散文的批评也相当活跃,争论也相当激烈,在文化界和学术界形成了一个可以称之为余现象的热点。特别是有一本书叫《十大作家批评书》,收集了对热门10作家的负面意见。其中,批评余的那篇被称为《带着文化口红流浪文坛》,标榜为“对当下中国文学的一次暴动和反叛”。把获得不当功名的经典作家拉下神坛”。所以里面的批评意见都很尖锐。还有一本书叫《余现象批判》,收集了所有评论余散文的文章,这两本书都有。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份关于1990年代余现象的文化备忘录。
争论和批评是正常和必要的。余的散文并不完美,有些文章可能还有一些硬伤。要把散文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有必要对其进行正常的、积极的评价。而且在竞争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也需要各种文化选择和文化观念的碰撞、交融和磨合。辩论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全面成熟和繁荣。余的散文能引起这样的争议,其意义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