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对齐国做了哪些改革和贡献?

管仲改革的目的首先是“富国”,所以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首先,调整分配关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此,他提出了“依地递减”的税收政策,即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产量来征税。这种方式使税收征收合理,农民容易接受,也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管仲也主张“本末倒置”。他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工业和商业,使二者同步发展。他利用齐国在东海之滨的便利地位,发展渔业和盐业,开发山川和林泽,鼓励老百姓放手生产。这些措施使齐国的经济繁荣起来。

管仲变法后,齐国国力越来越强,出现了民不聊生、国家富强、社会繁荣稳定的局面,为齐桓公的称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齐桓公和管仲也打着“尊王拒洋”的旗号开始了他们的霸权活动。

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的衰落和中原的混战,边境上的戎狄也趁机骚扰北方,破坏了北方地区的稳定,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管仲和齐桓公正确地提出了“尊王拒洋”的口号。提出尊周王室为天下之主(“尊王”),打周的旗号可以号召很多诸侯国;提出抵御蛮夷入侵,防止周边少数民族对中原华夏族的进攻,可以赢得中原各国的支持,开了一个有名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