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的历史演变

起源

江西戏曲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宋元以后,南戏开始在中国东南各省流传。赣东北的饶州、广信曾隶属江浙两省,明朝洪武初年划入江西省。由于交通和贸易的便利,南戏传入了广信府益阳县。当时落户宜阳县的南戏,专门上演歌剧《目连救母》。由于受到当地宗教思想的影响,这种剧种逐渐发生了变化,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江西特色的南戏,称为“益阳戏”,与江浙一带的其他南戏并驾齐驱。明朝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朱允明的错谈提到了江西益阳调,这是江西戏曲中最古老的一个调。

益阳腔的发展

这支益阳调形成后,主要演奏的是历史故事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东征西征》、《水浒传》、《岳飞传》、《东征南征》等。像目连戏,每种都分七天。这种联台本剧的出现,是以后益阳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南戏其他声腔的发展。明代益阳方言还移植了南方戏曲、传说中的一些剧目,如《珍珠》、《卖水》、《长城》、《八义》、《三元》、《鹦鹉》、《白蛇》、《十一义》、《洛阳桥》、《清风亭》、《五盆》。这些传奇剧目的增加,丰富了益阳戏的表演内容,进一步促进了益阳戏的发展。

在赣剧流行的地区,明代主要唱益阳话。清初以后,留在这里的益阳戏,因为战乱的破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原有的莲台戏大部分失传,流行地区只剩下玉山、益阳、贵溪、万年、鄱阳等地。此时流传于民间的益阳戏,被大多数人称为“高腔”。其中,活跃在益阳、万年的高腔班留下了18个高腔剧种,维持其正常的演出活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光绪年间,以至于很多益阳戏班根本无法独立存在。由于各种曲调的兴起,赣东北的一些戏班开始唱除了高腔以外的其他曲调。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赣剧终于成为融合了高锟和銮腔的戏剧。

这首益阳调是继承南北戏曲传统,结合地方特色而创作的。基本原因是用益阳方言唱南戏的曲调,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新调。这首新曲在目连戏的舞台上具有浓厚的宗教音乐色彩。后来通过莲台戏、传奇戏的演出,摆脱了宗教音乐的影响,成为南戏中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声部。在音乐体系中,赣剧弋阳腔的唱腔是由多种曲调组合而成的。从今天保存下来的曲调来看,他们主要唱南曲和一些属于北曲的曲调。根据音乐唱法的特点,这种唱法可分为[竺云飞]、[江儿水]、[罗翔傣]、[水心令]。长期以来,这种益阳调一直是以干唱和人声鼎沸的形式出现。因为是假声部八度撑,所以对这个声部的语气就叫“高腔”。

赣剧始于明代益阳戏,经过各种剧种的滥演和清代昆曲的吸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部剧种。

搜索来源

赣剧的起源和前身是益阳腔,是古代四大名曲之一。益阳戏饶河派和新河派在1950合并,后进入省会南昌。江西省赣剧团正式成立1953,益阳戏更名为赣剧。

益阳戏是中国戏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益阳戏诞生于江西益阳。益阳戏一诞生,就以其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迅速渗透到中国歌剧舞台,在中国歌剧舞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奏响了中国歌剧史上的最高旋律,开创了中国歌剧的新形式,翻开了中国歌剧史上的新篇章。益阳戏自由的表演风格和高亢的旋律是从严酷的社会现实中凝结出来的。自南宋以来,自元朝入明以来,益阳及其周边地区几乎一直处于战乱和饥荒之中。洪武二十四年,益阳户数19,718,人口51,653。到清顺治六年,益阳县人口只有11,801,锐减五分之四。正是严重的生存危机把益阳调锻造成了“高腔”。益阳方言是益阳人顽强生命力的表现。益阳人“自强不息,珍爱正气”,诚实坦率,崇尚宗教。益阳方言铸就了益阳人的性格。通过戏曲审美活动,我获得了自我释放、自我减压、自我陶醉的艺术享受,最终得到了精神的解放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到了明代,益阳人口锐减。“留下来的人会死,会迁徙,会活在世上,不会离开土地。”因此,对嘉靖年间的“益阳之调”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解释。

建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赣剧进入南昌,成立江西赣剧团。后来,他创办了一所戏剧学校。1960年,江西赣剧院成立(由三个剧团组成),下设广、饶两个班,流行于都昌、湖口一带的九江青阳戏也被纳入赣剧范畴。到1985,江西省共有十个江西戏班。曾在武汉、长沙、广州、福州、上海、南京、天津、北京,以及安徽、山东、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演出。另外,1958在益阳成立了专门唱高音曲子的专业剧团。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的著名演员有很多,如广信路的华夏风,朱月仙,同庆卓福生,一生幸福,面色红润,青桂香,李菊香,饶河路的和等。中青年演员有万和肖曼如、颜志坚、花旦段日丽和熊、青和、铁旦邹莉莉、童明明、吴丹侯爱荣、陈丽芳、老聃熊丽云、花旦王燕珍和小丑刘安琪。

获得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赣剧的发展停滞不前。1950年进驻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赣剧团。不久,赣剧演员培训班成立,培训了一批益阳戏子弟。在赣东北建立了九个赣剧团(其中宜阳县宜阳剧团)。江西话剧院成立于1960。当时,九江地区发现的青阳腔作为赣剧的一种声腔,也被归入赣剧。65438年至0960年,东北的黑龙江、吉林两省分别派员南迁赣剧,一时出现了“南放北放”的繁荣景象。迄今为止,赣剧不仅受到省内观众的欢迎,还在武汉、长沙、福州、厦门、上海、南京、天津、北京、合肥、济南、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在剧目表演方面,改革后的益阳戏获得了周总理颁发的“清丽甜美”奖。

1978 12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的赣剧得以复兴。除江西赣剧团外,全省已恢复十一个赣剧团(包括赣州兴国县赣剧团)。它们曾经属于赣剧的流行区域,现在又能看到赣剧的表演了。

2006年5月20日,益阳戏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