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介绍一下战国时期的大刺客玉让的生平?
在早期的古装剧中,当隐身杀手出现时,镜头前通常会出现两个交错的经典画面:平庸无能的天庭贵族吓得掉了眼镜落荒而逃,而另一边的禁卫军和士兵则手足无措地追着正在翻越屋檐的刺客大喊:“有刺客!有刺客!”
不考虑特殊的剧情安排,剧中突然出现的刺客一般都是冷酷无情的,往往是那些谋利夺权者的走狗。这出戏分不多,也不讨喜。
但事实上,历史上功成名就的刺客,并不是一般的勇武狠毒之辈,有很多重情重义、有温度有热血的“人”。在历史记载中。《刺客列传》晋国的玉让曾经在几位名人手下工作过,但都没有得到重用。后来因为智伯的赏识和尊重,与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幸的是,智伯在晋国内部的政治斗争中被打败,被杀害。他的宿敌赵襄子获胜后,他的怨恨仍然存在,智伯的头被残忍地砍下作为酒器,以发泄世代宗族之间的仇恨。
在山中避难的玉让得知智伯落得如此下场,叹道:“士为知己者死,妇为己容。既然智伯认识我,我就誓死报仇,报答智伯。那么我的灵魂是值得的。”事实上,在这场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智伯一族几乎覆灭,而赵、韩、魏瓜分了晋国。玉让的复仇欲望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现实的困难并没有阻挡于让的意志。为了对得起九泉之下的智伯,他铤而走险,发动了数次暗杀。
第一次刺杀,玉让伪装成受尽折磨的犯人,以修厕所为名,进入皇宫与工人混在一起,藏起匕首刺杀。然而,在上厕所之前,赵襄子感到莫名的恐惧,于是他扣留了一堆整修工事的人,果然,他在玉让的衣服里发现了一把匕首。毓嶂本应死去,但赵襄子出于感激而放了他。
失败后,为了下一次刺杀的成功,玉让不惜在身上作画,生出多处口疮,甚至吞服木炭损伤了声音,大大改变了声音和容貌,沿街乞讨,连妻子都认不出他了。我是被一个朋友偶然发现的,看到毓让为了报仇而自暴自弃的样子,我难过地问毓让:“以你的才华,可以委身侍奉赵襄子,等他越来越倚重的时候,刺杀他岂不是更容易?”为什么要舍易求难,陷入这样的状态?"
面对朋友们的怜悯和诘问,玉让坦言,如果为了报复而假装服役,确实很容易达到目的,但他无法认同这种两面派的行为。玉让坚持舍易求难,因为即使作为刺客,他也是有原则的。友情驱动的行为不能作为违背道德的借口,更不能合理化自己任何不正义的行为。
几年前侯孝贤导演的《刺客聂隐娘》改编自唐传奇小说《聂隐娘》。全剧聚焦聂隐娘的孤独心理。看完这部剧,人们不禁通过聂隐娘这个角色问自己:“如何面对自己?我怎么看待孤独?”
一个好的故事,总能引起一些共鸣和沉思。玉让的刺客之路以失败告终,但他对主的忠诚,对知己的报恩,赢得了对手的敬佩。他留下的失败的身影,以知义守贞的模样,被历史成功地记住了,正如让对他的朋友说的:“所以为此,他将是一个愧对世人和后人的大臣。”
玉让的生命没了,但面对友情和职场关系时,他的言辞依然如千年前的匕首一样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