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通国槐的历史迁徙路线是怎样的?
在人类迁徙史上,洪洞槐树下的迁徙无疑是最广泛、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次。这种移民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在全盛时期,它只知道弯弓射大鹰。元末,由于蒙古贵族和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导致连年战乱不断。在,元朝宰相因为农民起义的首领朱广庆、邦虎是汉人,就请朝廷把张、王、刘、李、赵五姓(当时汉人中最多的五姓)全部杀了。这种血腥的恐怖政策最终激起了元末的农民起义。
除了战争,洪水和瘟疫也一直持续不断。黄河、大清河、小清河等多次决口,使得中原大地漂走没有田地和房屋,无数人死亡,许多村庄和城市成为荒地。“条条大路通罗马,民不聊生”是当时中原的真实写照。
除了洪水,蝗灾危害最大。郑铮元年至25年,发生蝗灾18次,元三年至郑铮末年,中原地区发生饥荒15次。19年,山东出现了“人吃蝗虫,人吃人”的悲剧。
此外,明朝洪武年间的“京南之战”对山东也有很大影响。四年战争加剧了齐鲁荒凉的局面,造成了“千里无鸡鸣”“无人烟”的悲惨局面。
《李氏宗谱》是光绪四十年在山东临清市翟村所作,记载燕王为了争夺皇位,发动了反对南京政权的战争,历时四年,死伤无数。想起那个时候,或杀,或砍,或逃,甚至“路阻,田草,村枯,鬼狂”,“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个山头。”
元末明初初初原地区饥荒混乱时,山西是另一番景象。中原之乱和各种灾害、疫病很少传到山西,东有太藩,西有吕梁为庇护。山西大部分地区没有发生大的洪涝、干旱和虫灾,年年风调雨顺,丰收在望。相对于周边省份,山西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口富裕。
为了维护明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战争路线的决策。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朱迪先后实施了大移民政策。当中国人口的天平严重失衡的时候,以才华出众著称的朱元璋和他的继任者朱迪必然会把目光投向山西,投资山西南部,那里必然会发生大移民。大量人口从山西未遭受战乱、人口繁荣、经济富裕的地区被强行迁移到人口稀少的河南、河北、山东等18省份。“四口之家一个,六口之家两个,八口之家三个”,从洪武元年(1368)到朱迪永乐十四年(1416),50年间这样的大规模移民有18个!涉及汉族、蒙古族、回族等800多个姓氏,数万个家庭。
于是,广济寺旁、汾河畔那棵并不出众的树,以无与伦比的姿态,走进了历史的风暴,时间的沧桑,一个民族的记忆。
古老的传说记住了移民的痛苦。
关于当年明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移民,有很多传说。虽无考证,却铭记着人们对大移民的难言之痛。
“洪洞大槐树感动人不仅仅是感动洪洞人。洪洞槐树是山西移民的聚集地,迁出的居民主要是太原、平阳(今临汾),以及泽、鲁、辽、秦、汾五国。粗略估计,至少有几百万。”刘重平告诉记者,“当时有移民的记录,专门记录了所有移民从哪里来,迁移到哪里,可惜在文革中被毁。”
“胡大海复仇的故事,是明初河南、山东一带民间流传最广的。”刘重平说。
据说元末的时候,有一个乞丐在河南流浪。他五大三粗,相貌丑陋,披着披肩,蓬头垢面。他壮如牛,却游手好闲,这是村民们所不齿的。人们像恶鬼一样避开他,即使有剩饭也不施舍。他一出现,家家关门。有一天,他突然闯进一个富人家里,伸出一只毛茸茸的黑手来讨要。老婆婆为了羞辱他,给孙子擦了个大油饼,扔给狗吞,喝得狗咬出了门。这个乞丐就是胡大海。胡大海深感中原百姓太坏,便暗暗发誓,总有一天,等他发了财,一定要来这里报仇。后来胡大海放弃了投奔朱元璋。胡的膂力是个杀手。在战场上,一个乞丐因战功卓著而成为朱明王朝的开国元勋。
朱洪武在南京称王,并奖赏了这位英雄。胡大海不肯收金银财宝农家乐的奴隶,王朝打出来的报复。知道胡是恶魔杀手,犹豫了,只允许胡“杀一箭之内的地方”。当胡带领他的部队到河南时,天空中恰好有一只大雁在飞。胡心里暗喜。他拉开弓,射出一支箭,箭射中了大雁的尾巴。大雁向南飞,飞过河南,掉头飞向山东。胡跟着大雁,杀了豫鲁两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所以,我不得不移民。
另一种说法是,朱元璋因为屡次打不过山西而迁怒于山西人,誓要将来得天下,要把山西人迁到异地。
“其实这些传说都无法考证,只是被民间津津乐道。”刘重平说。
洪洞县档案办公室主任张青认为,“明朝的大移民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悲壮历史。当他们背井离乡,告别故土的时候,他们的祖先怎么可能不如此牵挂?于是大槐树就成了古槐树后代的根。但我们不能否认移民政策的积极作用。大量移民耕种田地,逐渐恢复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繁荣了手工业和商业,人口迅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当时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合理布局了人口的生存空间。”
“山东人的祖先大多可以追溯到山西槐树”
明代向山东迁徙的官方记载只有两处。根据明太祖的记载,他第一次移民山东是在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并“迁居临清”。第二次是在明洪武二十二年,“迁东昌(今聊城)”。那么,为什么后来移民的后代遍布山东呢?
根据正史和笔记的记载,如《明史》、《史明录》、《日知录》等。,洪通国槐的迁徙分布在30个省市,有2217个县市。当时向山东移民最多的是东昌府(今聊城)、济南、兖州、莱州、青州,分布在今天的100多个县市。
然而,只有两个移民山东的官方记录。根据明太祖的记载,他第一次移民山东是在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并“迁居临清”。第二次是在明洪武二十二年,“迁东昌(今聊城)”。那么,为什么后来移民的后代遍布山东呢?
“山东人的祖先大多可以追溯到山西的大槐树!这是因为,除了直接移民,还有许多间接移民。”刘重平说,“此外,最初迁入山东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鲁西、鲁西北、鲁西南一带,而这些地方多为黄河泛滥之地,土壤贫瘠,土地贫瘠,饱受水患之苦,成为移民自发再迁移的内在原因。山东当地原住民对外来人口的排斥也成为移民再次迁徙的因素。明初朝廷在迁人时规定‘同姓同宗不得迁’,造成许多同姓同宗的家庭异地居住,为日后寻亲回祖埋下伏笔。同时,明政府还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了多次省内移民。如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邓州、莱州等地失地居民5635人,迁至东昌府;洪武二十八年,将青州、兖州、邓州、莱州、济南等地的1051户和五户以上无地户4666户迁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山东省嘉祥县地名办在地名调查中发现,该县70%的自然村是洪武、永乐年间为山西移民设立的。
滕州市地名办还发现,这个县有1200多个自然村,其中明代建制的有687个。在现存的425份族谱和碑文中,有225个部落明确记载了洪武和永乐是从洪洞县迁来的。
冠县近3000个村落中,有近1700个是明朝建立的。郓城县1300多个村落中,有535个是明朝建立的。定陶县1000多个村落中,有386个村落的祖先来自洪洞县。
民间族谱记载了祖先的起源
祖先的起源在山东很多地区的民间族谱和家谱中都有记载。一些移民与家人约定,标记一些东西作为后人寻亲的物证,但更多的人是用槐树纪念移民。
《王家谱序》记载了山东曹县“一枪王”的故事。王的祖先于洪武二十五年由洪洞迁来。因为王良一路上总是带着长矛,所以他给庄子取名为“一枪王”。繁衍了20多代,依然是为荣耀而打扮,宗族强大,从“一枪王”到“千王”。
据山东定陶县“湾子掌”村张氏族谱记载,始祖张三老原居山西泽州阳城县,洪武年间迁居定陶县。当时家里从政府弄了一件农机具,从东南过来,一路奔波。终于来到了沙山寺以北约1公里的地方。那时候完全是一片荒地,我们只好用席子搭个棚子,挖个坑当炉子,勉强盖个家。窝棚四周都是野草,只有几只狐狸和兔子,偶尔出没在草丛中。第一天晚上,一家人看着天上的星星,回想起千里之外的家乡,心里很不舒服。没想到,在第五更的时候,突然听到东南方向传来一声公鸡的啼叫。张三老想:“哪里有鸡,哪里就有人。”天一亮,我就去了公鸡打鸣的地方。果然有人,李氏始祖李庆,张三老的堂弟。所以“老乡见老乡,眼里全是泪。”这对表兄弟痛哭流涕,搬到另一个地方居住。
山东曹西安县刘庄的“刘威分数”
序言还记载: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明洪武二年(1369)迁居人民法院。条款是可行的,法律日程是严格的。任何同姓的人都不允许住在一个村子里。两兄弟,始祖,一时不忍离开兄弟情,改姓为二,铜佛铭记。传承了500多年,依然存在。据后人回忆,始祖兄弟名为光祖、良祖,而铜佛可能是两尊相似的佛像。但更多的人用槐树来纪念这次迁徙。到目前为止,在很多移民居住的地区种植槐树就是最好的例子。
为什么都是从洪洞的大槐树开始?
“当时明政府选择洪洞县作为大移民的集结地,考虑了人口密度、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刘重平告诉记者。
临汾历史悠久,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尧帝曾迁都于此,后人称临汾为“杜尧”。如今,在临汾东南西北的入口处,可以看到一座宏伟的牌楼:天下第一都。因其“南通秦书,北有河,东有太岳,西有汾河”,因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以来就是河内的重镇,洪洞就在它的北面30公里处。闻名中外的明朝移民的起点就在这里。
当时的洪洞,有古驿道,北接幽燕,东接齐鲁,南接秦书,西接和龙,广济寺院落广布,寺旁有大规模驿站,便于官府设局派驻人员,聚集移民,发放川资照片。于是,汉淮旁边的驿站成了大移民的调度站和起点?
据史书记载,明初从山西迁来的人,不管住在哪里的人,都应该先集中到洪洞县。洪洞县城北有一座古寺,名为广济寺,建于唐代贞观二年。寺庙雄伟壮观,旁边有一棵大槐树。"这棵树周围有几英亩的树荫。"当时山西省唯一一条官道经过该寺。唐宋时期,官方在此设立邮局,处理四方的业务。
“当时明政府选择洪洞县作为大移民的集结地,考虑了很多因素。”刘重平告诉记者。
“首先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洪洞县位于山西省南部的临汾盆地,是当时国家的中心,也是移民到各个地区的最佳位置,成本相对较低;其次,当时洪洞县人口密集,户均人口超过10,具有先天的人口优势。第三是流量优势。当时山西省唯一的官道经过洪洞县的广济寺。此外,这里还是津南的行政中心,有规模较大的驿站,有组织大规模移民的组织基础。”
当时明朝廷采取的移民方式主要是军营(迁到某地后将军队转给当地人)、商业营、平民营等。,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衣服、旅费、农具和承诺免除三年劳役等,但更多的是强行招兵遣将的办法。
槐树寻根祖庭的导游张小姐还向记者介绍了一个传说。“因为人们不想离开自己的家园,政府散布谣言说‘除洪洞县广济寺地区外,其他地区的居民必须限期迁出’。”于是,人们在1995年纷纷跑到洪洞县的广济寺结婚生子。结果,当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大槐树下时,政府动员了大批官兵把人围住,进行登记,所有人都被迫迁移。“虽然这无法考证,但在民间广为流传。
据说“解手”的通俗说法和“背着手”的习惯也是源于这次大移民。“为了防止移民逃跑,官兵们用绳子把人的手绑起来,一个个连起来。由于距离远,行走时间长,人们习惯于背着手走路。押解过程中,有人需要小便时,就央求官兵解开双手。如果有这么多次,就简化为‘解手’。”导游张小姐说。
山东曾经有一首民歌:“谁的小脚趾甲上有两瓣,谁就是大槐树下的孩子。”大槐树公园祭祖堂里有两幅对联。一个是“仰视鹳巢今在何处,坐谈桑葚情”,一个是“谁是古蝗仆,脚小趾检甲形”。对联和民谣有雅俗之分,都是讲小脚趾的两瓣。传说官兵围住百姓后,怕百姓逃跑,就用刀砍下每个人的小脚趾作为记号。后来移民的脚趾甲后代变复杂了。
“这个传说不可信,但是里面充满了人们对强制移民的仇恨。”洪洞槐树寻根祖庭根文化处副处长罗红玲说。
在山东曹县一个姓刘的族谱中,记载他们的祖先是“一耳爷爷”。一只耳朵的爷爷因为在迁徙中多次逃跑,被官兵砍断了耳朵。
槐树
古槐,又名洪通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两公里处贾村西侧的槐树公园内。洪洞虽然没有宏伟的建筑,但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有的写诗抒发“思饮水思源”之情,有的仰望古槐,久久流连,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用兵,对内进行民族压迫。再加上黄淮流域水旱饥荒不断,终于激起了持续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残酷镇压,拼死争夺领土和土地的战争时有发生,淮北、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人民十有八九被杀。元末战争创伤未愈,明初“靖南之战”接踵而至。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受灾较大,几乎全部无人居住。元末战争时期,由蒙古地主察汗·铁木尔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一番景象。它相对稳定,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与周边省份相比,山西经济繁荣,人口富裕。而且大量外省难民也流入山西,使山西成为人口密集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发展经济,在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的五十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密集的地方,洪洞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代洪洞以北两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这座寺庙雄伟壮观,有许多僧侣和朝圣者。寺旁有“树环抱亩荫”,车马大道穿荫而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筑巢,散落一地,十分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集中移民,槐树下成为移民聚集地。
深秋,槐树落叶,老乌鸦窝十分醒目。移民们离开时,目不转睛地看着高大的古槐树,住在树枝间的老鹞不停地呻吟,让背井离乡的移民们潸然泪下,不忍离去。最后,他们只能看到大槐树上的老鹤巢。为此,大槐树、老鹤巢成为移民告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上是哪里人,山西洪通槐树。祖籍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的老人窝。”几百年来,这首民歌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就是那个时候我们村从大槐树里搬出来充实北方边防,村里的家谱也是从那个时候记起来的。)
明初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数迁入陕西、甘肃、宁夏。从山西迁到上述地方的移民,后来又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和东北各省。这么长时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一方的人四处流散也只是个案。明政府虽然推行移民屯田振兴农业的政策,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解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步恢复了农业生产,巩固了边防,维护了社会稳定。
民国二年,在山东官游的贾村人景大器,晚年退休回乡,集资建碑亭、茶馆等。亭子建在原来的古槐树下。亭子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致玲珑。亭内竖立着一块蓝色石碑,上面刻着“古槐树”五个官字。在展馆的背面,有一个题词,简要描述了移民的情况。亭前西侧有三间茶室,供寻根游客休息品茶。茶室门楣上的题字是“饮水思源”。纪念碑南面20多米处,有一座牌坊,横额刻有“颜瑜家书”,另一面刻有“荫蔽”。20世纪80年代初,洪通县政府改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这里也流传着一些关于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令山西巡抚张锡銮率领卢永祥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大肆掠夺。到达洪洞后,兵士们来到古槐前,纷纷下马叩拜,并互相传颂:“回槐树故里。”不但不抢,还在大槐树下提供财物。大槐树被誉为“防灾抗灾”。
传说移民时,官兵们用刀在每个小脚趾甲上割一刀。到现在为止,国槐移民后代的小脚趾甲都是复杂的(两瓣)。“谁是搬来这里的古蝗?脱掉你的小脚趾,检查你的指甲形状。”有兴趣的不妨自己去查一下。
当时为了防止移民逃跑,官兵们将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长绳连接起来,押送上路。人们一步一步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孩子们:“这是我们的家乡,这是我们的家乡。”时至今日,移民的后代都说古槐是他们的故乡,无论他们生活在哪里。因为移民的胳膊被绑的时间长了,胳膊渐渐麻木了,很快就习惯了。后来大部分移民都喜欢背着手走路,他们的后代也沿袭了这个习惯。
押运途中,由于路途遥远,经常有人要小便,不得不向官兵报告:“先生,请自便,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请求就趋于简化。只要你说一句“先生,我要解手”,大家就明白你要尿尿了。从此,“界首”成了撒尿的代名词。
移民们搬到了一个新的居住地,一片荒野,他们不得不用自己的双手建造房屋,开荒种地。无论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会想起家乡的山山水水。为了怀念家乡,他们大多在新家的院子里、大门口种槐树,以示对家乡的怀念和怀念。一些移民以他们迁移的地方命名他们的村庄,如京郊的赵城营、洪通、周浦和长子营,表明这些居民是从赵城和洪通迁移过来的。
祖屋里有一张《古淮后裔姓氏表》。桌子上有450个姓氏,里面供奉着他们的牌位,大大超过了几百个家族的姓氏。他们都是600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为了寻根,收集整理后公之于众,挂在墙上。近年来大陆人争族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打听与国槐的血缘关系。
600多年过去了,汉代的古槐树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而与之同根生长的第三代槐树却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胡爱香的后裔遍布中国20多个省、400多个县,有的远至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想想我们的祖先离开家乡去扶老携幼时流下了多少伤心的泪水。愿大槐树永远扎根,与海内外同胞心连心。
大槐树对联
香香·刘行进快喝;
绿荫古道,倚夕阳。
茶可以喝,奶清香。
亭可溯楼,青槐树知乡愁。
杨柳来淮,这里应该有一种离国之感;
水源是木本的,今天还在往家搬。
给个嘉树传;遮挡人群。
**************************************************************
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任何疑问,请提问。
另外,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别忘了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