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地区的历史沿革
在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中,他的足迹一度走遍了当时的世界。但传说他曾经有过挖三门峡、劈龙门等工程,按照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不可能的。只能认为是后人为了崇拜他而创造的神话。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史前大洪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应该是黄河下游,这是大禹治水最重要的地点。安先生曾说:“相传大禹的主要活动地在今兖州。”所以说大禹在兖州划定九州是有道理的。
九州有什么,各种文献记载不统一。愚公记载了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禹州、凉州和永州。吕春秋有幽州而非凉州;尔雅以幽州、颍州取代青州、凉州。有相当多的学者不赞成近代大禹的九州计划,郭沫若、顾颉刚则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龚宇》成书于战国时期,九州这个概念是作者当时抱着统一的思想创造出来的。这些学者的观点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但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重新审视。通过对考古发掘中文化类型的分析和归纳,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无论《愚公》写于何时,其对九州的记载都应以夏朝的史实为依据。九州不是古代的行政区划,也不是战国时期创造的,而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实际存在的历史悠久、自然形成的人文地理植物区系,反映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地域文化格局。”这种观点无疑是一种进步。
兖州的“兖州”二字,来源于兖水。岩水,又名吉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的吴王。黄河和黄河以北是水的两部分。后来由于水系的改变,黄河以南没有水了。颜水古写的“焦”。《小传》中“三水”有时可以写成“横水”,放在“允许”二字之上。后来篆书演变成隶书,“横水”变成了“六”,变成了今天的“颜”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兖州...小篆为印,官改颜,古今异形代名词。”
兖州“兖州”一词也被后人赋予了地名之外的新含义,即端信。这种说法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舒威《春秋·元明报》:“颜、段、辛。”在唐初,国家的官方历史,如《晋书》和已被解释和扩展。如《隋书地理》说:“严之言是言,而终是也。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其地既有邹鲁、齐威之谊,又有太爷唐叔之教,更有孔伷之遗。时至今日,在这些郡县,人们仍以儒学见长,性情直爽,有一股古风。”这更清楚地表明,不仅“兖州”二字有载信的意思,兖州人也是载信的。
说兖州“燕”字有端心之意,兖州人有端心之性,不是偶然的。兖州人传递的信息,不仅仅是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的馈赠,更是历史的渊源。兖州是个好地方。
兖州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传统。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相对封闭的社会结构和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产生了相应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塑造了兖州先民遵守规范、敬畏权威、严谨认真、淳朴淳朴的性格。此外,兖州在地理上属于鲁文化区,鲁文化也可称为儒家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和道德完善。历代地方志经常这样评价兖州的民风:“家家想到陆埮,人人想到,人人懂得读圣贤书。他们很温柔,很有口才”(袁《郁芳胜兰》);“其俗温雅,华而不实,有圣贤之风”(《明史·兖州县志》);“地柔厚,家盈弦,民风纪,不骄不躁”(《清紫阳县志》)。段信就是这种风气和精神的总结。在兖州的历史上,确实有很多可以称得上端信楷模的人,比如颜回、范舒泰、牛蕴珍,我们后面会介绍。我相信,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这种精神将与时俱进,发扬光大。春秋以后出现了“兖州”一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以《禹》命名九州,兖州是其中之一。“燕”在古代写成“焦”,《史记·夏本纪》中的“兖州”写成“焦州”。
古代的行政区划往往以地理条件为依据,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夏商周时期有关于九州或十二州的记载。虽然所指不同,但三代都有“兖州”这个地理概念。位于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春秋以后,诸侯国逐渐建立了自己的行政区划,但由于地理概念的代词不适应作为行政区划使用的术语的需要,所以经常混淆。秦朝废除国号,全国实行郡县制。
西汉武帝设十四州刺史时,兖州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划。
汉朝因为“开疆拓土,驱逐疆域”而扩大疆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汉朝将全国重新划分为十四州,并设置十四州刺史部。兖州就是其中之一,位于濮阳,辖杨珊(包括县邱、祁县、郁芳等地。)、董军、陈留、济阳、泰山、东平。王莽时期认为汉朝的州名、州界不容忽视,改了州名或合并了州名,但兖州不变。东汉建武十一年(35),西汉朔方并入并州,全国改为十三州。兖州位于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四十里),辖陈留、董军、任城、泰山、冀北、杨珊(今兖州属山阳县)、济阳、东平八县州,大致范围在鲁西、豫东。
三国时期,兖州属于魏。曹操在冀州领牧后,为了扩大势力范围,缩小其他地区,并入冀州,兖州仍掌管八郡八国。只有汉朝的改成了陈留国,任改成了任。据《三国志》记载,兖州先治昌邑,后移治徐秋(今山东鄄城县东)。
晋朝时设兖州刺史部,辖濮阳、东平、冀北、泰山、陈留、济阳、任城、高平(辖昌邑、县丘、金乡、巨野等地。).金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全国分十九州。永嘉设州部二十一个。兖州就是其中之一,先治徐秋,后迁运城(今山东运城西北)。晋惠帝末年(290),兖州全境失守,隶属后赵。兖州之战,大量人口南迁。到了东晋元时期,他们设立侨州、侨县、侨乡等。兖州为侨州之一,行署设在京口(今江苏丹徒)。晋明帝泰宁年间(323-325),翟建为兖州刺史,居广陵(今江苏扬州江都区东北)。元初年(343年),发配金城(今江苏南京江宁区北)。穆迪永和(345-356)华侨统治邳(今江苏邳州市东),淮西公太和(366-371)迁都(今江苏淮安),小武太元(376-396)也统治广陵,将江淮地区割入兖州版图,领十四郡。历史上广陵的兖州被称为南兖州。而北方运城并存的兖州,称为北兖州。北兖州辖东平、高平、济阳、济北、任城等县。
南朝初年,河南刘玉萍在滑台(今河南滑县)设兖州,史称西兖州。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迁邹山(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诸城),发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迁许昌(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五十里)。元嘉二十年(443年),兖州分为徐州和冀州,其旧兖州被鲁军所取代。元嘉三十年(453年)六月复建兖州,瑕丘待之。宋孝武初年(454年)治湖田(今江苏沛县北),宋明帝(465年)迁瑕丘。齐梁时期,建立了北兖州的于清江和南兖州的广陵。
兖州降魏后,侨治淮阴,旧地兖州移至滑台,再治瑕丘。兖州,叫瑕丘,叫东兖州,又叫兖州。滑台上的兖州是西兖州。北魏孝昌年间(525-527),西燕州迁至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南占州位于杨过(今安徽省蒙城县东北),北魏郑光年间(520-525),迁至谯城(今安徽密州)。当时的兖州(县丘)、西兖州(滑台)、南兖州(谯)称为三兖州。东魏时,兖州设在仙丘,南兖州设在陈留,西兖州设在济阳(今山东曹县西北)。北齐时,清江兖州改为淮州,广陵兖州改为东广州。
隋朝初年,沿袭前朝制度,皇帝登基三年(583),“后废郡县,立郡县制”。大业二年(606),兖州改鲁郡,领十郡。西兖州改东郡,南兖州改乔县。
唐高祖李渊建立王朝后,实行国家治理。武德五年(622),徐元郎被置于兖州。治所设在仙丘、陵仁市、仙丘、平陆、西畴、曲阜、邹、泗水。贞观十四年(640)设兖州总督,辖兖州、秦、伊三州。天宝元年(742),兖州改鲁郡,甘源元年(758),恢复兖州领八郡。同时设立兖海治瑕丘陵,隶属河南道,辖兖州、上海、伊、密四州。
五代十国时期,梁、唐、晋、汉设兖州秦易为使,属河南道治瑕丘。到了后周,因为慕容燕朝反叛兖州,把兖州降为守州,统领六郡。
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兖州升为大都府,八年(1118)改为攻青府,隶属山东东路,辖献县(今兖州)、丰府(今泰安)、泗水、攻。
晋改兖州。当初组建泰宁军是为了治杨。大定十九年(1179)改为我军泰宁军节度使,隶属山东西路,辖灌阳、曲阜、泗水、宁阳四县。
元代设兖州,隶属集宁道。宪宗二年(1252),调任东平道。至元五年(1268)还济州,至元十六年(1279)调至济宁路总督府,辖阜阳、曲阜、泗水、宁阳四县。
明初,灌阳并入兖州。兖州辖三县,属集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封其十子朱谭为兖州诸侯鲁王,擢升为兖州郡,隶属山东成宣局,复置芝阳郡为兖州郡治所,辖济宁、东平、曹、义县。
清代仍设兖州府,管辖资阳,属山东省。据乾隆三十一年(1766)《兖州府志》记载,兖州府辖一州十三县。
1913废除州制,改为县制。撤销兖州府,府所在地归济宁路。
1948年7月,紫阳县称兖州县,农村称紫阳县。同年65438+二月,市县合并,称紫阳县,隶属尼山区。
1962 1月,紫阳、曲阜被分,紫阳县改名兖州县,隶属济宁署。
4月行政体制改革,1984。兖州县隶属济宁市,辖13个区(镇)、35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和5个居民委员会。
1992兖州县辖五镇八乡。
8月1992,1,撤县设市,兖州县改名兖州市。
1995兖州市辖九镇四乡。
2002年,兖州市辖10个镇、2个办事处,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3个省级经济园区。
2005年8月17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兖州市将东道营、西道营、羊场、东张庄、老付庄、金家村等6个村划归新义镇管辖。
2013 10 18,撤市设区,兖州市更名为兖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