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散文集是什么?

中国最早的散文集是《尚书》,又名《舒》和《舒静》。它收集了多种体裁的文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是虞书、夏树、尚书和周树的综合体。战国时称蜀,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为《尚书》是儒家五经之一,又叫经书。现存的史书所记载的并不完全是真实的事件。一方面,《尚书》被视为历史经典。另一方面,它一直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集,是与《诗经》并列的文学体裁。但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尚书》中的文,绝大部分都是各级政府的公文。准确地说,它似乎是一个更详细和完整的官方文件集。《尚书》是我国最早的皇家著作集,是古代历史文献和一些记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第一部汇编,对保存西周尤其是西周初年的一些史料发挥了巨大作用。相传《尚书》为孔子所编,但有一部分是后世儒生所加。

西汉初年的《尚书》只有二十八篇,因抄自汉代隶书,故称《金文尚书》。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散文的标志是《尚书》。据《左传》等书记载,《尚书》之前有三坟、五经、八索、九丘。但这些书已经失传,描写先秦时期的散文最早出现在《尚书》中。书中的文章在结构上逐渐完备,有了一定的层次,在命运的设计上也注意到了功夫的运用。这种散文风格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尚书》对各朝代诏书、诏令、章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尚书》最显著的思想倾向是用天命观解释历史的兴衰,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具有尊德重人的合理内核。《尚书》的书面语现代人很难理解,但它标志着史家笔记散文的进步:一是开始注重人物的声音和语气;其次,注重语言的形象化和语言表达的趣味性;最后,它非常重视场景的具体描述。《尚书》作为中国第一部散文集,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