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以古代中国为荣,觉得这段历史是他们的?
中国的文化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影响最大,影响了整个亚洲。当时历史文化基础薄弱的朝鲜和日本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一直发展到现在(日本很多民族文化都是从中国演变而来)。
我记得北京有一个图书馆是记录清朝秘密档案的(具体名字我忘了),是民国时候开的。平时人很少,有一部分也是做学术研究的。但说到暑假,都是日本人,以学生学者为主。我看过一个更早版本的《周易》,它的结尾有一章,里面有一些人的观点和评论,大部分是日本人,只有一个中国是作者本人。日本人确实喜欢中国的文化。我认为主要始于唐朝。唐朝对日本的文化影响确实很广泛。政治上,日本留学生回国后,效法唐朝,大改,使日本逐渐建立起封建制度。在文化领域,日本吸收了大量唐朝的文化,模仿唐朝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在中央政府设立帝国学,在地方设立国学。在生活习惯上,他还借鉴了唐式在唐代制作茶叶的方法,然后加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茶道。日本人也在重阳节登高,日本的传统服装和和服也是从唐朝服装改良而来。他们还从唐朝学习了制作豆腐、酱油、榨糖和缝纫的技术,围棋也在这个时候传入日本。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正如日本汉学家湖南内藤所说:日本人接触中国文化之前,是一锅豆浆,而中国文化就像苏打水。日本人接触到中国文化,就变成了豆腐。这深刻地说明了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有多大——它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日文化的比较研究,使我们感受到唐与日本交往中所表现出的繁荣,同时也感到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先进文化的民族,这种好学的精神有利于促进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唐与日本友好交往的历史也告诫后人,只有和平友好的交往,两国人民才能共同进步。公元754年,鉴真东征对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日本人民称鉴真为“日本文化的恩人”。日本在汉字出现之前没有自己固有的文字,可见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