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案第二册课后反思怎么写?
到今天为止,我已经上了十三节历史课。在近两周的实际教学、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指导老师听课评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了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明确了今后需要改进的方向。
(一)学生认识不足。
这是我现阶段教学失误的根本原因。因为从小在河北受教育,最了解的就是河北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在一开始设置教学的时候,更多的体现了河北教学模式的特色。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必须加大对学习历史的投入。但是河北历史上是要中考的,这是两个地区最大的区别,但是我忽略了。
另外,我接触高三学生时间比较长,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我倾向于以高三历史课为主,内容比较全面,正好偏离了重生的学习特点。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初中生不容易接受一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历史事件,反而加深了他们的困惑,激起了他们的厌恶。
(二)课前准备不足。
课前备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决定了你上课的质量。刚开始上课时,由于课前准备不足,经常不知道下一个课件要展示的内容是什么,甚至有些内容的出现甚至会给我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以至于后来课件把我带走了,而不是我去控制课件。
还有一点,课前备课的时候,如果有些课外知识不清楚,就要提前调查清楚。我在俄国教十月革命的时候提到过“空弹”这个词。结果学生对这个词提出了更深层次的疑问,这是我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可想而知,当时的场面十分尴尬。
(三)不合理的课表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上课时间不合理的话很容易上完课。第一节课,课前我花了十五分钟导入,远远超出正常范围。讲解课本知识,处理习题,往往意味着一节课书的内容只能用两个但是来完成,或者说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活动的设计缺乏吸引力
在第一堂课上,我和我的学生简单地认识了一下。同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游戏。由于一开始对学生的不了解,加上之前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个环节出现了沉默,整场比赛几乎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由此,我也充分感受到,一堂枯燥的课,对学生和老师都是煎熬。
(E)讲座直截了当,缺乏亮点。
我的课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讲真话。为了避免照本宣科,也为了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形成完整的认识,在备课的时候,我特意把课本上的知识串成一条线,力求面面俱到。这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我左右为难。整堂课我都在给学生灌输知识。虽然知识联系紧密,但过于笼统,让学生抓不住重点,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反应自然不热烈。显然,这堂课失败了。
(6)细节没注意到。
细节决定成败,我却常常在小细节上迷失。例如:
1,写字的时候笔顺不对,指导老师和我的学生都跟我提过;
2、上课靠在讲台上,小动作太多;
3.经常忘记在黑板上写字,或者板书太简单随意。
细微之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注重细节也能向学生传达积极的态度。
教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每节课学生的面部表情都会直接触动我的中枢神经。一学期的实习刚刚开始,万事开头难。我有理由也有信心相信一切都会好的。在以后的日子里,吸取教训,好好学习,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