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列出高一历史作文可以写的题目。急!!!!谢谢你

第一

10年6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成立50周年。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屡攀高峰;中国航天人独立工作,艰苦奋斗,大力合作,无私奉献。他们用热情书写了中国的航天传奇,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心弦。

序言

1955中央做出发展原子能和原子弹的决定后,导弹(火箭)作为运载工具成为新的工作方向。在1956年春季制定的1956至1967年科技发展前瞻计划纲要(草案)中,原子能、火箭技术等新兴技术成为发展重点。全国掀起了“向科技进军”的热潮。

第一,努力

1,高瞻远瞩,雷厉风行。

1956 4月13日,航空工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聂任主任。在聂帅的主持下,30多名科技专家、一批军政干部、150多名应届高校毕业生陆续汇聚北京,成为新中国航天事业创建的队伍。

1956 10 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钱学森。中国的航天事业诞生了。

2.引进技术,学会消化。

国防五院成立之初,前苏联为我国提供了重要帮助。1956 10前苏联首先提供了两枚P-1型导弹用于教学,并在1957 12液体近程弹道地对地导弹和一套地面设备。同时还向中国提供导弹研制基地和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图,并派遣技术。

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开始了P-2导弹和C-75地空导弹的仿制工作,开始了导弹研究和发射基地的建设,并成立了教学大队,学习导弹操作和使用技术。

在此期间,1957,10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和其他东方集团国家。

3.要独立自强。

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建设强大国防的决心坚定不移。1960 165438+10月5日,我国自行仿制的液体近程弹道地对地导弹发射成功。此后,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短程弹道导弹。同年9月,由上海机电设计院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T-7发射成功。

4.总结,成功开始

国防部第五医院成立之初有10研究室,1957重组为一、二分院,1961重组为三分院,1964重组为四分院。同时,相关科研院所不断加入国防五院管理体系,充实完善科研体系,包括中科院上海机电设计院(成立于1958,1963并入国防五院)、上海第二机电工业局(成立于191)。1962由国防五院归口管理)、交通部军事电子科学研究所(1958由国防五院组建)、导弹试验训练基地(1961由国防五院组建)。截至1964年底,国防五院初步建立了涵盖导弹、火箭、卫星及相关系统领域的研究所体系,具备了自主研发和试验能力与条件。国防五院的成立、建设和成就,证明中国航天事业已经有了一个成功的开端,为完成更大的历史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支持发展

1,“八年四弹”与导弹核武器

1964 10 10月16,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研制导弹核武器,解决运载工具成为当务之急。1964 65438+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统一组织和管理航天工业的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生产。

1965年3月,七机部地地导弹研制计划获批。这就是“八年四弹”的研制计划,即在1965年到1972年的八年时间里,成功研制和改进了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四种液体弹道导弹。这个计划虽然受到“文革”的干扰,进度有所延迟,但基本实现了。这对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新发展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1966 10 10月27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东风-2 A中近程导弹携带核弹头,准确命中目标。两枚导弹的组合试验是成功的。从此,中国有了自己实用的导弹核武器,为打破霸权核垄断做出了巨大贡献。

2,航天三线,新基地,新创企业。

60年代中期,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加强三线建设、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的指示,航天系统开始大规模建设后方基地。广大航天工作者从一线城市来到三线山区的偏远地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了三级航天基地。

3.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自1966“文革”以来,卫星发展受到极大冲击。为了加快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根据聂副总理的提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于1968年2月成立,有力地保障了卫星研制的正常开展。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卫星向全世界播放了东方红的音乐,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多级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和测控技术,这是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4.总结,历史性的飞跃

七机部成立后,体系建设不断丰富,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西方列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的技术突破和工程成果,却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两极世界格局下,航天事业作为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然而,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航天工业正面临转型。

第二

主题是关于& gt

标题的下一行是引言

2到3段论证,一段论证要有论据和史料。

再写一行深化总结。

大概是五段,七八百。

在基督教神权政治文化传统中,存在着强烈的“王权神授”的神权政治观念。基督教的王权神授思想在中世纪早期开始在西欧社会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当时,王国之间的吞并战争和民族、部落之间的冲突相继爆发,阶级分裂和对抗日益加深。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蛮族”王权和教会为了生存和发展,极力构建以“神授”王权为主导的统治秩序,并由此主张王权神授的说教。随着基督教神权政治文化传统的不断积累,由君主制和教会共同策划的国王涂油加冕仪式应运而生。自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后,英格兰逐渐受到其神权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国王涂油加冕仪式应运而生并流行开来。

教会的神权政治文化传统,有力地推动了原本弱小的“蛮族”王权向神圣的“基督教王权”的转化。中世纪早期西欧政治史上的这一伟大历史变革,在当时的英国最为显著,为英国封建王权的兴起开辟了道路。随着教会神权思想的传播和国王加冕仪式的实施,英格兰王权薄弱的局面逐渐消失。通过这一仪式,国王成为了以“上帝之恩”治理国家的“上帝命运之王”,所有人都必须服从他。反对国王就是反对上帝,会受到上帝的严厉惩罚。随着国王的神化,从9世纪开始,英国的王权得到了加强。国王的政治权威逐渐确立,并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王国的重要法律权力也属于国王,其具有普遍公法效力的“国王和平”条款将破坏王国稳定的犯罪置于王室法庭管辖之下。国家的地方行政体制分为郡,也相继建立。此外,国王还建立了王国的武装力量,包括封建勤务部队、地方民兵组织和雇佣兵。可以说,正是在教会神权政治文化传统的帮助下,“蛮族”英国国王才得以突破日耳曼原始军事民主习惯的束缚,初步确立了君主的神圣权威和尊严,开创了国家制度的雏形。这样就为诺曼征服后英国封建王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发动了对英格兰的诺曼征服。威廉获得了一国之君和封建宗主的双重政治身份和地位,建立了强大的封建王权。随后,教会的神权政治文化传统也对英国封建君主制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诺曼征服期间,为了在英格兰建立神圣的王权,威廉迫不及待地让约克大主教在圣诞节那天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为他涂油1066。涂油加冕仪式将威廉从一个外国军事征服的领袖和附庸公爵转变为王国的神圣和合法的君主。从那时起,威廉公爵作为上帝任命的英国国王威廉一世来到了这个王国。之后,在王权和教会的精心设计下,国王的加冕仪式逐渐完善,成为不列颠王国盛大的宗教-政治礼仪体系。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仪式,可以缓解贵族们的离心因素。用油加冕的仪式显示了独特的神权政治的象征意义。国王是一个国家的国王,任何人都必须服从他的权威,否则他将受到国王的惩罚,从而受到上帝的惩罚。通过这一仪式,国王的封建宗主形象被大大削弱,他可以凭借天意突破封建习气的限制,进一步扩大自己作为国家最高政治权威的君主制,遏制封建离心因素的滋长。可以说,在教会神权政治文化传统的长期影响下,在12世纪,英国国王作为神命最高政治权威的形象在王国逐渐牢固确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崇拜。

就教会而言,为了获得荫庇,它致力于神化和辅助君主制。但是,教会毕竟是以教皇为神权领袖的国际宗教组织,有特定的神权机构和制度。其神权政治的理想目标是建立一个既能保护教会又不干涉教育事务的神权王权。所以既支持王权又想限制王权,旨在摆脱王权对宗教权力的束缚。

教廷神权的扩张及其对英国政治的不断干预,成为此时英国基督教与世俗主义矛盾的催化剂。虽然之前的教皇已经被公认为西欧的宗教领袖,但实际上各国的教会大多是由自己的王权控制的。从11世纪中叶开始,教皇利用克鲁尼改革运动加强神权政治。在这一过程中,教廷的神学家们竭力阐释神权政治文化传统中宗教与世俗权利对立的内在内涵,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新神权的政治理论,否定了王权直接来源于上帝“神权”的原则,主张教权由上帝授予,王权由教皇授予,教皇有权依据“灵魂”主权高于“肉体”主权的信条废黜。相应的,12世纪中叶,教廷将教会圣礼固定为七项,将国王的受膏加冕仪式排除在圣礼之外。与此同时,教廷与各国君主国展开了旨在控制各国教会的“授权”之争,英国王国成为教廷攻击的一大目标。王权与教权之争的主要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教师的任命权、封爵权和司法权的争夺上,而这种争夺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获得更多的权力。但是,只要社会性质没有根本改变,两者的政治联盟必然处于主导地位,二者的权益之争必然处于从属地位,最终会以相互妥协而告终。

教会权力与王权的对立使得政治权威分为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两部分,进而使得各种司法管辖权成为可能。在同一社会中,各种管辖权和法律制度的存在和竞争是西方法律传统最突出的特征。波尔曼指出:“从12世纪初至13世纪末,形成了西方法律传统。它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各种新建立的法律体系,多个法域并存。许多刑事和民事犯罪都被教会法和世俗政权法所涵盖。此外,多重管辖权的存在也促进了法律的系统化和合理化。教会法律体系与世俗法律体系的格局反过来又导致了教会法律秩序内部各种世俗法律体系的复杂,更为特殊的是教会法院与世俗法院的并存。此外,为了保持复合法律体系和对抗性法律体系之间的复杂平衡,有必要将法律系统化和合理化。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塑造西方法律传统。教会法是西方第一个现代法律体系。教会法的那些重要结构要素,如教会婚姻法、财产法、合同法等,自然作为二元模式之一进入世俗法律体系。

第三

我已经查看了我以前的记录。我想知道我是否能帮助你。

岳飞(1103 ~ 1142),襄州汤阴人,宋朝名将。孝敬母亲,虽然家里穷,但很辛苦。他的母亲把“精忠报国”四个字纹在他的背上,岳飞以此为人生的准则。在北宋宣和年间,他参加征兵,并留在宗泽手下。屡败金兵,宋高宗手书“忠岳飞”二字,为他立旗。随后击败李成,铲平,斩首杨幺,累官为秋,授少保,招募豫北各路使臣。

公元1129年,金兀术渡河,攻克建康。岳飞坚持抵抗。次年,在盐城收复建康破金兵“拐子”,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淮河、黄河)起义军纷纷响应,想再次进入朱仙镇。不幸的是,秦桧总理对此进行了辩解。

岳飞率领的军队叫“岳家军”,金兵很怕“岳家军”。都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1162年,宋孝宗复职时,武穆被谥杀,宁宗氏被谥为鄂王,并被谥为忠臣,包括《岳武穆集》和名篇《满江红》。

我认为岳飞是民族英雄,虽然在这个问题上有分歧。但就历史功绩而言,岳飞首先被任命为抗金将军。从岳飞抗金的目的和最大受益者来看,显然是为了南宋的国家利益。另外,岳飞主张正义,是因为一国政权的腐败不能成为另一国侵略的借口,一国的命运应该由本国人民决定。岳飞代表了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坚忍不拔,救亡图存的精神和气节。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岳飞当成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应该是正确的。

我筋疲力尽了╮ (╯▽╰) ╭可怜可怜我吧!给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