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老家是什么?

咸宁是桂花之乡,咸安区桂花镇,位于咸宁市东南部。该镇以面积大、品种全、产量高、花质好、古桂花多而闻名。2000年,国家林业部和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桂花之乡”。有着悠久的桂花种植历史,桂花树品种齐全,包括金、银、丹、铁、四季、桂等九个桂花品种。桂花树1.5万多棵,千年桂花树也有几棵。咸宁桂花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桂花为主题的展馆。于2010在千山国家森林公园状元阁正式开放。博览馆重点介绍桂花知识和咸宁桂花文化。

茶的故乡。咸宁有一个千年历史的茶园。当地民俗主张:一日不能有朋友,一日不能有酒,一日不能有茶。咸宁人自古就有赠茶之德,尤其是在咸安。在村头,在桥边,在山坡上,在旷野里,总共有“九路六十二茶亭”。但咸宁的茶,不是默默无名的茶,却成就斐然。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作为斯大林70大寿的礼物,有茶,是杨楼洞产的砖茶。赤壁古宅里有一副对联,写着“穿过来,夏风冬梅;卷帘相见,山明山色茶花。"

南珠故里。咸宁种植毛竹的传说已有五千年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咸宁志》就有“竹影皎洁,桂影有明角”“月来窗写竹,风吹穿”等诗句。清末民初,咸宁毛竹已遍布全国。第一次大革命期间,咸宁南竹为革命做出了贡献。汀泗桥失败后,北洋军阀向北退守咸宁城。由于正值汛期,咸宁城外的西河水深水阔,北伐军攻城极为困难。这时,咸宁工农联盟在聂的领导下,用楠竹钉了几百根竹筏,架起了浮桥;用竹筒装水送饭;用竹笋壳打草鞋,送给北伐军;背着竹担架抢伤员,为北伐军进攻咸宁城创造了有利条件。1938年日军占领咸宁后,西北的和盛、横沟、关埠、章贡、甘棠等秋苹地区的竹林因为铁路、公路等原因遭到破坏,残存的毛竹竹林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的低山地区。到1949年解放前夕,毛竹总面积不足65438+万亩,蓄积量为6810000。

苎麻之乡。它属于荨麻科。苎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起源于中国的西南部。苎麻是咸宁的传统特色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被誉为“苎麻之乡”。是出口商品苎麻的主要基地,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咸宁市主要苎麻品种为“细叶青”,占苎麻面积的85%。原麻产量22993吨;原麻产值20694万元,居全市经济作物之首。主要分布在赤壁、嘉鱼、咸安,京珠高速沿线苎麻种植带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