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清廉人物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包拯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从少年开始,他就立志为国家做贡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生都严格要求自己。任端州知府,整顿吏治,打击腐败,深受百姓欢迎。离任时婉言拒绝,“不送砚台我不回”;他一生大公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强烈主张将皇族和宦官的一切违法行为绳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狱,是包拯去世前后深受百姓推崇和称赞的主要内容。
2、唐彬——尹峰·巴良
唐斌(1627 -1687),本名孔博,本名景贤,本名钱安。河南随州(今河南睢县)人,清代政治家、哲学家、书法家,工部官员,已故郑文。
唐彬一生为官,除了著书立说,发展理学,几乎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管理河事和水运上。“绝不加税”是他的想法。他是个清官,临死只留下八两银子,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他真是一代清官好官。
3.哈利-八十个转折
海瑞(1514 -1587)出生于广东琼山(今海南)。明代名臣。哈里经历了郑德、嘉靖、隆庆和万历王朝。
海瑞生活的时代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他主持制定了“八十岁贪”等严厉的惩罚措施,以纠正当前的弊端,严格执行法律和纪律。他大公无私,对一直对他很好的老宰相徐阶毫不留情。他把徐家所占的40万亩良田还给了原主,并要求徐阶的两个儿子和欺负好人的20多名家人依法追责。
4、刘崇——一个钱太守
刘崇(生卒年不详),本名祖荣。东莱穆平(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东汉大臣,汉家亲戚,是西汉哀王刘飞之孙穆平侯、刘忠的后代。他年轻时跟随父亲刘辟学习,因为熟悉儒家经典而被推荐为孝廉。任东平陵县令,有仁政。之后,他继续担任张羽和惠姬太守。
汉朝会稽太守刘崇在任时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后来朝廷调他进京办事,路过殷珊,几个人拦住他不让开车,非要给他一百块钱表示感谢。刘冲只好选了一个作为纪念。从此,“一钱太守”的外号就在民间传开了。
5、于谦——保持清洁。
于谦(1398年5月13 -1457年2月16),本名廷毅,名结安,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
明朝著名的大臣清正廉明。有一次,朝廷派他去河南视察。他回京时,人家买了些丝帕、蘑菇、线香等当地土特产寄回北京要贵,他不收。同时,他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丝帕菇香害民。”风的两袖朝天,免得说短话。”“铁锤出山,火烧若等闲。我不怕被砸,我要在人间保持清白。“诗歌体现了英雄主义精神。
6、李太——黄金难换心。
李太后(1448-1520),字清,名李安,明代秀才。湖北省浠水县兰溪镇竹林塘村马冲湾。生于1448年9月,卒于1520年2月7日。1486年成化丙午年乡经儒生推荐69人,任江西永新教习。1498,晋升浙江义乌。
李太后在明朝当科举主考官的时候,主持过一年福建的科举考试。一天深夜,一位应聘者送来沉甸甸的一包黄金,要求住宿,当即被李太拒绝。事后,李太后写了一首关于拒贿的诗:“义利之源颇真,但黄金不能改变一个腐败的儒家的心。夜无知的莫言,应该知道干坤有鬼神。”
7、张拳——吊毛巡抚。
张博兴(1651 -1725),河南宜丰(今河南兰考)人。清朝大臣,理学家。
清代江苏巡抚张伯兴是一位清官。他当州长的时候,亲戚朋友经常带着礼物来看他。为了杜绝送礼者,他写了一篇《不准喂食》挂在厅上:“一粒是我的名节;一分钱是人民的精华。宽一分,给人民多一分;拿一分钱,我一分钱都不值。”当地人戏称他为“吊督”。
8、羊续——吊鱼太守
杨旭(142 -189)出生于兖州市泰山县平阳县(今山东省邹城市石墙镇杨旭村)。东汉时期的一个大臣和清官,他是西晋早期著名的明星杨虎的祖父。历任扬州庐江郡、荆州南阳郡知府。
东汉羊续为南阳太守。有一次,阿福成听说羊续爱鲜鱼,就送给他两条大鲤鱼,羊续婉言谢绝。傅成把鱼放在案上一会儿,转身离开。于是,羊继续把政府送的鱼挂在官邸,以示拒绝受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