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雍正的历史故事

雍正帝一生中最有争议的问题是他继位的合法性问题。广为流传的是康熙生前立下的遗诏,由“交十四子”改为“交四子”,成为满清的一个谜。康熙的遗诏最近在台湾省展出。雍正能免罪吗?

雍正帝即位一直是个历史谜。据野史记载,1961年11月13日凌晨,康熙病情突然恶化,太子被引进。王三子、王七子、王八子、王九子、王世子、王世子,以及包括布军司令和范丽元尚书龙克多在内的八个人,冲到御榻前。康熙签发诏书,胤禛当时是第四个儿子。

之后,胤禛赶到康熙所在的长春园,三次与康熙见面问候。晚上,康熙死了,隆科多把遗诏读给胤禛听。据说他当时没有做好继承王位的心理准备,所有的王子都向他磕头,他却还站在原地。

但据说康熙临终前的遗诏已经被当时控制局面的雍正和龙克多篡改了。遗诏原本是“十四阿哥”,但“10”被改成了“于”,结果雍正成功夺取了皇位。这个版本流传已久,成为很多历史故事的题材。那一年,由二月河改编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在香港播出时掀起了一股“雍正热”。

然而,6月26日对公众开放的台湾省最高学术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历史文物馆,展示了大量清朝内阁文物,其中就有这份清朝圣贤康熙制定的遗诏,彻底推翻了这种“改字”论。

原遗诏已正式曝光,关键一句是:“我死也高兴。雍亲王的第四子胤禛,品德高尚。我肯定能继承大统,继承我的皇位,就是皇帝要循规蹈矩。27日发布该服务的公告已为外国大使所知。”

据此,显然与“十四子被调走”的传言大相径庭。雍正没有夺取官职。他继承大一统是因为康熙皇帝的旨意,没有加两笔就把“十”变成了“宇”。

雍正的清白来之不易,因为遗诏混在清朝内阁的档案里。它曾经险些被大火烧毁,但幸运的是,它被台湾省立大学前校长傅斯年挽救了。

在清朝,内阁是普通政府的中心,大图书馆里有诏令、封号、史书、黄书等文件。但历代皇帝都没有设立专员管理,所以损毁严重。宣彤元年,由于图书馆围墙倒塌,大量档案准备被烧毁。幸好学部辅导员罗振宇拦住了他们,把他们交给了离石博物馆筹建处。后来因为资金不足,就装了8000个麻袋,分发给阴阳师4号。

之前风险被误当废纸,罗振宇赎回了12000元。最后在时任中央研究院历史所所长傅斯年(后来成为台湾省立大学首任校长)的催促下被中央研究院购买,成为研究明清史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因为档案在最初的整理中并没有预料到会发现“宝藏”,所以在中央研究院有一个笑话,时任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的李记半开玩笑地说:“这批档案中有满人没有入关的证据吗?」

事后证明,这批档案确实解开了很多历史谜团。在全部211914份档案中,不仅发现雍正罢官并非史实,还发现清朝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年轻时在高中科举考试中排名第二、第三十六,以及清朝围攻郑成功的圣旨。

虽然康熙继位雍正的遗诏公开,打破了“十”改“于”的说法,但仍有史学家指出,这一颇具争议的继位事件仍存在疑点。

比如龙可多就是这个谜团的关键人物。康熙死的时候他肯定在。雍正继位后,为什么绞尽脑汁要杀他?晚年,康熙亲自侍奉赵昌,经常传达康熙的命令,最终还是没能逃出雍正的法网。再加上康熙死后葬在东陵,而雍正长期居住在圆明园,修建西陵,似乎离父亲很远。历史学家认为,这种不合常规的行为反映出迷信色彩浓厚的雍正可能做了对不起父亲的事情,所以不排除雍正确地更改了遗诏,但手段并不像民间传说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