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和“逃帝”赵构是如何稳固南宋王朝的?
靖康二年(1127)五月初一,金兵攻陷惠、秦后,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成为南宋第一个皇帝。南宋初,他被迫起用抗日派李刚为宰相,但很快就将李刚赶走,并与其爪牙汪伯彦、黄千山一起弃中原而去,从南京应天府逃往扬州。
建炎三年(1129),农历二月,游牧民族进攻扬州,他在混乱中渡河,经镇江府到杭州。在舆论的压力下,他不得不召回汪伯彦、黄千山等人。苗阜和刘正彦利用军士对国家大事的不满,发动兵变,杀死了宋高宗枢密院信任的联署人王元和一批宦官。宋高宗迫使他退位,这就是著名的刘淼兵变。吕颐浩、张浚、文臣武将韩世忠、刘光世、张浚为“勤王”而战,宋高宗被“复辟”。他不断派遣使节向金朝乞求投降,抱怨自己逃往南方后“行穷,日投窄”,“无人可循,急无所获”,要求金朝统治者“见贤思齐”,停止南下行军。但是,我们并没有对抗金战争做出任何有效的安排。九月,金兵渡江南下入侵,宋高宗率部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后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又从明州到定海(今浙江舟山),漂泊海上,逃到温州(今浙江)。
建言四年(1130)夏,江南金兵撤离后,赵构回到绍兴(今浙江绍兴)、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地。后来临安被定为南宋之行。金兵暂停向南入侵,宋高宗部署精兵强将,镇压镜湖、江西、福建等路的农民起义军和土匪,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虽然他在金兵防守方面做了一些安排,任命岳飞、韩世忠、吴军、刘光世、张军等人负责长江、淮河的防守,但他只是把军事部署作为筹码,从未打算收复失地。他将南宋时被统治者派去诱降的秦桧重用为宰相,并加紧与秦桧的投降活动,试图压制岳飞等将领抗金的要求。
绍兴二年(1132),高宗迁都杭州,南宋朝廷初步在东南站稳了脚跟。
绍兴十年(1140),各路取得对金战争胜利的时候,担心将领们损失太大,又怕迎接钦宗后不得不退位,于是命令各路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