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真的存在“独立团”吗?这是什么编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独立团体。
抗战初期,中国的环境非常艰苦。为了御敌,我军不得不打破常规的军事编制,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类似李云龙三八六旅的独立团。这些独立团体没有官方头衔,规模也不一样,不限于团体。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独立团体的发展史。
起初,由于八路军人数太少,国民政府发放的军费也很少,八路军敌后战场十分艰苦。于是为了能够站在敌后,为正面战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当时的中央想到了发动群众,打破原有的编制。独立团成了这些编外人员的避难所,也可以说是正式建立的后备军。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所以一开始的独立组数量往往很少。另外,这些独立军当然不可能从国民政府拨出的那点军费中拿到军费,所以要求这些独立军自给自足,靠劳动挣钱是极其困难的。
后来八路军成为百万强师后,各军兵种都需要配备直属部队或地方警备部队,于是各根据地下涌现出大批满员的独立团。但这种独立团不同于第一个从群众中临时集结起来的独立团。他们往往是精锐士兵,由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他们的头衔也不一定叫独立军。
其实很多人认为这种性质的独立团只有在抗战时期才有,但其实像叶挺独立团这样的部队在抗战之前就已经有了。所以独立团的历史并不局限于抗战时期,北伐军时期也有可供参考的先例。
那么后来的独立组怎么样了?
首先,相当一部分独立团因为作战经验丰富,成为教导部队,专门训练新部队。后来独立团的编制取消了,很多原本在独立团的战士要么被规划进了正式编制,要么直接退伍回家了。最后,这种充满故事的编制逐渐消失在历史中,直到一些影视作品提到,人们才再次意识到有这么一支军队。
这些独立团虽然不算正式编制,但很多并不比正式编制的部队差。相反,他们可能更努力,更有经验。名字不能代表什么。独立军和其他军队没什么区别。他们都是抗日战争时期浴血奋战的英雄烈士,应该受到我们的尊敬。其实除了独立团,抗战时期还有很多血淋淋的历史或者类似的军事制度是人们不知道的。有兴趣可以去具体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