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剧传统剧目:花腔、折子戏、本剧。
鲁戏的确切形成年代目前尚无定论,但从其史料记载来看,已有130多年的历史。1985年,安徽省巢湖市发现一块石碑。纪念碑上方,有“唐铮·陈石”四个大字。碑文约400字,是当年的潮县令陈冰所题。
有四禁,第二禁指倒七戏。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仅证明道器戏的名称出现在130多年前,而且为其年代提供了可靠线索:即道器戏的年代可以追溯到1840年左右(清代道光、咸丰年间)。
合肥人李鸿章,曾经在家乡把清朝的“国歌”换成了鲁戏,俗称“倒七戏”!那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鸿章以清朝宰相的身份出访欧美六国。在德国,凯撒·威廉二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国宴,陪同他参观了军事演习,并授予他红鹰大十字一等奖。
庆功宴上,德皇请各国使节唱国歌。当时大清国尚未制定国歌,李鸿章无奈,只好在家乡合肥唱了一首流行的“倒七戏”代替国歌,蒙混过关。不管是真是假,鲁戏,也就是当时流行的“道七戏”是毫无疑问的。
鲁剧传统剧目可分为花腔戏、折子戏、本剧三大类。
花腔剧主要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爱情,也有一些讽刺喜剧和滑稽剧,如卖纱、放鹦哥走、去竹山、借妻、骂鸡等。此外,还有一些反映清末人民斗争生活的即兴作品,如揭露鸦片鬼丑恶行径的《烟灯》,反映农民投奔太平军的《下广东》。
破剧大多是从这部剧里提炼出来的“戏剧勇气”(具有独立性的精彩部分),如张思杰《喧哗的东京》里的“驯服歌”,《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破幕”,《蓝衫》里的“张太和的离异妻子”,《三元记》里的“干儿子”。尽管它们中的一些来自徽剧、京剧或其他剧种,但它们的人物、感情和语言通过鲁剧艺人在农村的长期演出,从主要观众——农民的角度得到了重塑、丰富和深化,因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这部剧以家庭悲欢、爱情、破案为主线。除了《柴斧》、《毛巾》、《大旱》、《河神》等本流派特有的剧目外,大部分都是从明清传奇、鼓歌等剧种移植改编而来,如《五彩楼佩》、《琵琶记》、《药茶》、《孟姜女》等。
结论群众是戏曲繁荣的基础,鲁戏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生活的土壤。鲁戏更多的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反侵略战争、反压迫斗争或充满生活情趣的题材。达纳曾说过,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与地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