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个历史研究题目,800字?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巨大变革,历史课题或专题的研究已成为现代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能否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课题,也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辅助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教师设计和创设或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历史课题,实践历史研究的过程,探究历史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内化历史知识的体系。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式学习的同时,逐步形成能够积极探索历史、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主动的学习风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获得的信息和储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模式和方式进行课题研究,克服刻板印象,通过各种信息和知识的匹配,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或系统综合,或通过类比、直觉、灵感创造新方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在认识或实践上有所突破。这时,中学历史课外史料为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一,通过利用课外史料,激发学生研究历史课题的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知之者,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和创造力是正相关的。要将内在动机转化为思维动力,教师需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历史教科书之外的许多史料不仅生动有趣,而且真实再现了历史现象。正确使用可以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诱因。
比如鸦片战争,中国是正义的防御战,而英国是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虽然清政府在战争中腐败无能,但仍有不少爱国将领和人民积极抵抗外敌侵略。发动战争的英国在战争中处于相对劣势,但战争的最终结局是中国战败。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面对这个话题,很多同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搜索借书,收集大量课外史料,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写历史故事,写历史小报,写一系列历史小论文。经过学生对史料的认真分析、查找和重新组合,得出以下相关认识:
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上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反过来又导致了日后两国战争的结局。鸦片战争前两国的政治差异: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正处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经济上:在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了封建生产方式。外交政策;中国,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英国进一步殖民掠夺外国,计划侵略中国。这些分歧导致英国发动了侵华鸦片战争。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成为世界强国。
再比如,有个学生在看课外书的时候,看到一篇关于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文章,结合自己对明朝历史的了解,产生了一个疑问: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中国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他为主的几个学生组织了一个明史研究小组,在图书馆和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终在《明史——太祖史》中找到了史料,证明了明太祖之所以要废除宰相制度,是从当时皇权高度集中的角度出发 而宰相权力的废除被分为六个部分,大大加强了皇帝的权力,从而维护了朱明王朝的统治。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明史课题组已经撰写了一系列小的历史论文,对他们的观点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第二,让学生寻找课外史料,扩大学生研究课题的知识面。
在平时的研究中,教材中的史料作为学生研究一个历史课题的材料,有时并不能完全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这不仅需要教师补充适当的史料,也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史料来增加理解。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史料相互联系、相互研究,让学生从史料中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真正做到“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理论来源于历史”。从而在研究课题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在《中国边疆的新危机》一书中,就涉及到如何正确评价左的问题。教材提供了一段史料,即左说:“北方形势日益紧迫,是因为俄国人侵略了黑龙江。”回顾我的西征,不能不做准备,因为我计划了很久,而且我下手很快。”许多学生读了这段史料后,认为左只能从教材中的反俄方面来理解。要完全了解他,似乎有点不足。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查询反映左不同历史时期的另外两部史料。比如左要镇压瓶颈贼,又要去杭城做安排,又要去县打很多兵,离浙边越来越远。”有曾国藩、左在浙赣边界,贼寇越境之路要严加切断,切不可乘虚而入,牵一发而动全身。”另一种是:“海上战争开始以来,泰西诸国就一直用机器船渡海,英法德俄用枪炮互相吹嘘。日本使出浑身解数,吞鲸鱼,吃鲸鱼,利用鲸鱼的缺点,踩鲸鱼。这个时候,没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对待。“通过对这些史料的研究和分析,学生们不难认识到,左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之一;洋务运动时期,他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向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学习。反对俄国侵略,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在此基础上,就很容易形成对左的完整评价。
再比如哥伦布下西洋,这是高二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开辟新航路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内容。然后在给学生上第一堂历史课的时候,会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哥伦布的生平,第一次下西洋的部分日记,李隆庆写的《哥伦布全传》的部分章节。下节课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和分析这些材料。正式课后,首先用“课件”展示了开辟新航线的基本过程和哥伦布等航海家在开辟新航线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随后,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新航线的必然性和影响,尤其是对哥伦布下西洋的评价。最后全班集中注意力,让各组代表讲解讨论结果,并写在黑板上。因为学生掌握的信息比课本多,准备时间长,所以他们的结论不仅涵盖了课本的内容,还会有一些课本内容之外的理解。比如有同学说,哥伦布下西洋开创了人类现代文明的新纪元,是划时代的事件,其意义和价值不亚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但也有同学表示,新航路的开通,开启了“洲际移民”及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形成类似“美国文化”的新文化创造了条件。
第三,合理引导学生探究史料,发散思维,增加题目的深刻性。
课外史料,尤其是纪实史料,是人们对过去某件事的认识,写史料的人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表看法,是主观的。学生需要正确的方法来学习如何利用这些史料进行研究。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阅读各种史料,接触各种历史文献,介绍各种观点和解释;然后,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直接探究、思考、分析:这些史料是谁在什么时间做的,为什么做的,可靠程度如何?通过课后思考探索、集体讨论、课后查阅资料等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下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正确深刻的观点和见解。
总之,现在比以前更加重视课外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而且这些课外史料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选取的,与主要内容相得益彰,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教师要重视课外史料的利用,创设历史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从而营造积极的思维氛围;通过引导学生查阅大量课外史料,加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全面了解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而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性;通过探索史料、质疑史料、分析史料,学生可以初步学会独立研究历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