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选址是怎么选的?哪座山留下了和姚的足迹?

鼎都阁摄影:刘玉奎供图:北夜新视野

寻找(下落不明的某人)

65438年2月8日,2020年,故宫迎来600岁生日。故宫的选址是怎么选的?这就不得不提到丁度峰——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寺镇辖区内的一座小山峰。

在爬丁度峰之前,我在三个地方看到了峰的阁楼——丁度亭:一是长安街西延线的石景山路;二、崂山郊野公园;第三个是黑陈路上的全井茶棚。从这些地方看丁度馆,目标很小,像一座微型宝塔。

丁度馆作为标志性建筑而闻名的原因并不是阁楼本身有多么神奇。真正令人惊叹的是丁度峰,阁楼下的山峰,这是皇城定位的地方。在北京城西的潭柘寺一带,流传着“燕王登丁度峰,刘伯温一夜建北京”的故事。古色古香的阁楼只是一个标志。

在丁度馆下面的石墙上,我看到了简牍形式的丁度馆介绍,说明这个阁楼是一个仿古建筑。110年7月奠基,2012年6月主体完工,占地55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因位于长安街西延线西端的丁度峰上,故名丁度亭。

从地图上看,丁度峰和长安街在同一纬度(北纬39度54分)。如果沿着这个纬度画一条直线,丁度峰将与天安门广场相连。

在明代万部杂注中,这座神奇的山峰被称为牛心山。此外,它还有三个名字——牛心坨、瓜草尖和王度峰。丁度峰海拔680米。山不高,却留下了两位专家的足迹。这两位大师,一个是,一个是姚。

驻扎在颜地最终会成为一种霸权。

明朝开国皇帝朱迪像杨令茀一样复制了故宫博物院的藏品。

朱迪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也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即永乐皇帝。永乐年间,经济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而且通过郑和七下西洋,大大拓展了海外交流的空间。由他缔造的明朝帝国的鼎盛时期,史称“永乐史圣”。尤其是他下令在北京修建紫禁城,并迁都北京。

紫禁城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招募民工和士兵30万人,历时14年。最终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据说紫禁城的位置是和姚在北京西边的峰上决定的。

那么,朱迪和丁度峰是什么关系呢?当时,明朝的首都在南京。作为一个王子,朱迪是如何来到遥远的燕国的?相传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决定派诸侯到各地驻扎。嫔妃们听到这个消息后,要求朱元璋把他的儿子送到一个富饶肥沃的地方,但第四个儿子朱迪的母亲翁氏保持沉默。最后,当时地处偏远的西北燕国被留给了朱迪。这个结果让大脚女王马娘娘喜出望外。

作为朱元璋的妻子,马娘娘有勇有谋,在战乱中帮助朱元璋统一天下。自从当上皇后后,她一直不改勤俭节约的本色,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朱元璋,使她不会忘记人民的疾苦。朱元璋称赞她“家有贤妻,国有好图。”在一些历史学家眼中,她也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位皇后。然而,买得起、放得下、敢作敢为的马皇后,还在担心一件事——她的儿子朱标虽然是太子,有学问,但性格偏软。一旦明太祖领先,所有的王子都不可避免地要与朱彪争夺王位,尤其是英俊的神武和足智多谋的朱迪。这种担心使她视朱迪为敌人,时刻保持警惕。

当朱迪被封为燕王,驻扎在北平后,马皇后召见刘伯温,询问燕国的情况。刘伯温只说了一句话:“砂锅煮,量柴火。”马皇后一厢情愿地把这句话理解为“沙拌米一锅煮,柴火稀少。”。我想,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朱迪不能照顾自己。他能在哪里争夺王位?于是,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众所周知,“砂锅”是用坩埚土制成的一种器皿,盛产于宛平县(今门头沟区王萍镇)安家滩,砂锅炒菜更香。此外,西山地区出产优质无烟煤,挖出的煤以筐为计量单位,称为“桶柴”。煤远比柴火更禁止燃烧,而且因为火力猛,价格便宜,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燃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朱迪失去了江南的浮华,却获得了北方的辽阔。就对成功的思考而言,这不是每朵乌云都有一线希望吗?他准备军队,聚集人才,实力迅速壮大。

确定皇城在丁度峰上的位置

到达后,朱迪听从了军师刘伯温的建议,依靠姚和常遇春。经常去潭柘寺看望隐居的姚,两人相谈甚欢。一天,和姚一边谈论着天下大势,一边向东边的牛心山走去。谷雨时节,万里晴空,站在山顶眺望远方,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四方。朱迪心潮澎湃,不禁感慨:“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我大明千年基业的发源地。”后来,成为明朝皇帝的想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他的出生地北平,并命令姚在元朝的基础上重建和扩大首都北京,并在“太阳”建造一座金色大厅。

所谓“日出”,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在姚一筹莫展的时候,工程师说:“你看太阳的地方就是你看山峰的地方,但那是太阳落山的地方。”姚恍然大悟:“日落”是他从北平府向西望的地方,而日落的地方恰好是他和燕王曾经登顶的牛心山。于是,姚又爬上了牛心山,望向东方,确定了帝都与天地的位置。北京西部的牛心山改名为丁度峰。

作为燕王的谋士,姚辅佐夺得皇位。在朱迪决定迁都北京后,他用天光(阳光)和影子(地上的人物)确定了紫禁城金色大厅(现在的太和殿)的位置。在馆东侧的平台上,有一尊汉白玉的姚像。他举起右手,凝视前方,好像在观察一个目标。当时,正是在这里,他确定了一条以清寿寺、八角亭和丁度峰为重点的直线。这条直线的两端,西边是山峰,东边是帝都。

定位确定后,为了把故宫建成宏伟的风格,姚仔细研究了长安城、汴梁城、南靖城等历史名城的图纸,但都不满意。无论他如何努力思考,他都无法构想出理想的紫禁城。一天,姚走出僻静的潭柘寺,独自走在山间。路过一片松林,看见一个樵夫伤心地叹息,便上前询问原因。樵夫说:“我的斧柄断了。我想做一个新的,但不知道要做成什么样子。”姚对说,“那柄斧子就在你手里。去做就是了。”樵夫醒来说:“哦,我被当局迷住了。”与樵夫的对话也帮助姚摆脱了“迷上当局”的困境。他看着眼前的潭柘寺,心想:“这不是很好的模式吗?”于是,他根据潭柘寺的建筑风格和结构布局,绘制了北京城的设计方案。潭柘寺有九门九关,北京也建了九门。相传在鼎盛时期,潭柘寺有99间半的房子,而北京故宫有999间半的房子,就像扩大版的潭柘寺。有句老话:“潭柘寺在先,北京在后。”这个说法有两层意思。第一,潭柘寺的寺庙修建时间早于北京城。第二,姚根据潭柘寺的建筑格局设计城市。

巨大的工程创造了建筑奇迹

《中州侯鹤涛先生诗》载于姚著《故宫博物院藏》。

由数十万能工巧匠和数百万农民工共同建造的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宫殿70余座,房屋9000余间。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华,无论是资源消耗、工程质量还是建筑水准,都远远超过古都长安。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好的。在世界五大宫殿(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中,北京故宫(原名紫禁城)位列第一。从65438年到0987年,北京故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紫禁城”这个名字的含义来自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在古代天文学中,星星被分为三面墙,周围是28个星座,其中紫薇苑(北极星)位于天空中央,是所有星星的中心。“紫”的意思是皇室处于世界的核心,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支持。“禁”是皇室居住的禁地,尊严至上。从故宫作为皇权的象征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

与元朝不同,明朝的都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外城被内城包裹,内城被皇城包裹,皇城被紫禁城包裹。紫禁城周围有一条护城河,结构严密,形似敕令。内城在元代基础上修建,周长45里,墙高12米。内城皇城周长18里,也是在元朝的基础上重建的。皇城有北安、承天、东安、Xi安四个城门,还有一个名为天街的丁字广场,后来成为天安门广场。皇城宫城是天皇居住的地方。仍以南京宫城之名称紫禁城,周长6里16步。它还有四个门,即南面的午门、北面的玄武门、东面的东华门和西面的西华门。紫禁城的建筑分为两部分:外院和内院。外朝的中心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称为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型仪式的场所。故宫的中心是干青宫、交泰宫和坤宁宫,统称为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主要宫殿。

俯瞰北京城,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约7.8公里的中轴线。自北向南,钟楼、鼓楼、地安门、内廷后三宫、外朝三大殿、大明门、正阳门沿中轴线分布,蔚为大观。中轴线是古代北京建筑中最杰出的成就。建筑师梁思成先生曾对这条中轴线赞不绝口:“一条八公里长、世界上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贯穿全城。北京独特的宏伟秩序,就是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的;起伏、对称的图形或者空间的分布,都是以这个中轴线为基础的;精神的宏大在于这种南北延伸的规模。”

事实上,北京的中轴线形成于元代,位于旧鼓楼街的中线及其向南的延长线上,穿过太爷池东岸的宫城中部。明代,朱迪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城市整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有祠堂,右有国坛;前面是朝廷,后面是市场,也就是李周考公基的《左祖右舍》和《前朝与市场展望》。北京社坛是一个方形的祭坛,象征着辽阔的疆域。社稷坛由五色土组成,东边是蓝土,南边是红土,西边是白泥,北边是黑土,中间是黄土。五色土象征着世界上的五个方向——东、西、南、北、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方与五方所尊崇的圣物相结合。东方尊太昊,木神辅佐。南方尊炎帝,辅之以火神;西方尊崇少昊,辅之以金神;北尊颛顼,水神辅佐;尊中黄帝,辅佐土地神。《北京晚报》副刊的名字——五色土由此而来。

作为一个古老的帝都,北京的基调是灰墙灰瓦的城墙、街巷、四合院,而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则处于皇城的核心区域。这座黄色琉璃瓦的大型建筑是北京作为皇城的显著标志。600年后,当曾经的紫禁城变成了故宫博物院,曾经举行重大仪式的午门城楼被改造成了现代化的展览馆,我仍然觉得这座皇城是一个谜。

二十年后,首都终于迁都了。

朱迪通过靖南之战登上皇位后,花了20年的时间筹划迁都,最终将明朝的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作为燕王的封地,朱迪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北京也是他出兵漠北,打击蒙古元朝残余势力的军事基地。无论是个人感情还是家国情怀,迁都北京都是他心中的一个结。

北京“左环海,右拥太行山,北依雍河,南依洮河而兴”,地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汇处,可以控制关外至东北的广大地区,南临指挥中原,同时威慑漠北元朝残余势力。另外,朱迪长期镇守北平,群众基础好,声望高,这是他的基础。无疑,把首都建在北京更有利于政治巩固和经济社会发展。

也许是基于上述考虑,自朱迪登基后,他就开始修建京畿。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迪登基后不久,礼部官员李志刚说,北平是皇帝的“龙兴之地”,应该效法明太祖的安徽凤阳,定为首都。这个建议正是朱迪想要的,于是他下诏升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之为“走合”,设置了完整的朝廷机构。与此同时,山西等地迁入北京的人口越来越多。成群结队而来的移民耕种土地,经营商业,极大地促进了北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迪命工部尚书宋丽修建京宫。第二年,孝皇后徐去世,迟迟不在南京建陵。直到两年后他北巡时,才选择了北京昌平的黄图山作为自己和徐皇后的葬地,并改名为天寿山,这就是北京十三陵中的第一座陵——长陵。俗话说落叶归根。此时,朱迪已经把北京作为他的人生目的地。

随着京杭大运河汇通段的重新疏浚,南北水运彻底打通,修建故宫、迁都北京的计划正式提上日程。一批批技艺高超的工匠和木石船只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从山上砍伐珍贵的楠木,付出了“进山一千,出门五百”的巨大生命代价。开采用于建造宫殿的石头也极其困难。优质汉白玉产于北京房山大石窝村。这种石头埋藏较深,厚度一般在0.9 m到1.5 m,在当时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仅凭一把锤子就能把重达几吨甚至上百吨的汉白玉沿着石串敲碎的难度可想而知。把巨石运到50公里外的首都也是个大问题。聪明的石窝人发明了轮滑船和链条车,使这种交通工具成为可能。他们每隔一英里挖一口井,在寒冷的冬天,他们把井水泼在地上。井水结冰后,他们把巨石放在一个叫做滚轴滑冰者的特制木架上,然后像追踪者一样用人力拖动。这是故宫保和殿后面最大的大理石到达北京的方式。当年,为了运输这块长3尺,宽1尺,厚5尺的汉白玉,用了28天,调用了2万名民夫,花费了11.2万两银子。

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朱迪召集大臣们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所有反对迁都的大臣都被撤职查办。在清除迁都道路上的一切障碍的同时,朱迪下令在燕旧宫的基础上重建西宫,即后来的太乙池西苑,也就是今天的中南海。回想当年,衣锦还乡的燕王,站在明朝权力的巅峰,心情是那样的豪迈。

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朝新都建成,元朝北墙废弃。南墙拆除后,延伸两里,北京城重建。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新建的北京“有庙、有庙、有坛、有宫、有门、有规,与南京无异,但雄伟壮丽”。同年11月4日,明太宗朱迪下诏迁都。自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正月初一,北京取代南京为大明都城,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北平顺天府为首都,但仍在南京设立六个中央机构,以南京为首都。正月初一,62岁的朱迪在新建的奉天殿受到数百名官员的迎接。至此,酝酿了近20年的迁都计划终于尘埃落定。

孝皇后徐死后两年,选择了北京昌平的黄图山作为自己和徐皇后的安葬之地,并改名为天寿山,这就是北京十三陵中的第一座陵——长陵。摄影:甘南

天安门广场有望登上丁度馆。

作为一代高僧智者,姚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主持北京的修建,他还主持了百科全书式的永乐大典的监造和修缮,并监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钟——永乐大钟。所有这些,传说和史实,都足以让他的名字流芳百世。

“南临紫天,东临朝拜地,光光北斗长安,西起丁度峰。”这是山前牌楼上的一副对联。三三两两的游客穿过精致的牌楼,沿着干净的石阶走向峰顶。深秋,森林尽染,他们是去赏红还是去朝圣?

丁度峰是有灵性的,山上的各种传说可能都与这种灵性有关。当我从阁楼东边的天台绕到西边时,我看到一个椭圆形的平台,木地板和围栏,栏杆上贴着褪色的祝福条。平台上放着四块赭石,看起来像四只巨大的乌龟。其中一只蹲伏着,一只向西倾斜,另外两只向南倾斜。

相传燕王做了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与军师姚重登峰,故地重游。当他看到这四块形状各异的龟石时,他恍惚了,仿佛他的父亲朱元璋、弟弟朱彪和侄子朱允炆就在身边。于是我感慨万千,所有的委屈都随风飘散。于是,就有了“欲化干戈为玉帛者,可登资本峰,乌龟怪石在,一笑泯恩仇。”神话是虚幻的,但神话中的某个愿望是美好而真实的。

在丁度馆的顶层,有两台面向东方的高倍望远镜。据说当天空晴朗时,你可以从那里看到天安门。当我登上丁度馆时,天刚刚起雾,能见度不高。站在高高的阁楼上,突然想起了杨慎《临江仙》里的那句“青山依旧在,夕阳几度红”。如今,在长安街和长安街西延线上,清寿寺和八角亭已不复存在,只有丁度峰巍然屹立,一如既往地见证着人间的沧桑。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岳强

刘伟丽,过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