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母亲的社会化

社会角色社会化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与自己身份和地位相适应的社会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其权利、义务和行为准则,社会化的内容之一就是使其成员按照社会角色的要求行事。

女性通过个体社会化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就是为扮演母亲角色做准备,直到女性进入母亲角色。根据《母亲角色行为规范》的要求,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获得适合自身身份和地位的社会角色。这就是母亲角色的社会化。在中国,母亲角色的社会化存在于社会和女性自身对母亲角色的认识不足。明清以后,中国母亲只有生理功能,没有教育功能“五四运动可能是中国母亲教育的转折点;”"文化大革命是中国母教的典型片段;"“现代中国没有家庭教育。”(引自王东华《母亲的发现》)辛亥革命前,先贤们对母亲教育的意义阐述得淋漓尽致。

梁启超在《兴办女校》一书的开篇就明确表示:“可以做夫婿,可以做老师,可以亲近宜家,可以远离善良。女德盛,千室好。难道不是真的吗?不然呢?”为此,他为女校大声疾呼:“所以,治天下的第二个原则,就是端正人心,广纳贤才。而这两者的基础是必须培养的。培养的基础必须从母亲的教导开始。母亲教育的基础必须从妇女研究开始。因此,女性研究是世界上生存和力量的巨大源泉。”“是女校最盛,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美好的。女学低人一等者,强国也,英法德日亦然。妇女在学校里失败了,她们的母亲失去了教育,她们失业了,很少有聪明人,而那些生活在农村的人是幸运的。印度、波斯尼亚和土耳其也是。”“为什么梁启超等干部不提倡母亲教育,反而在五四运动中销声匿迹?梁启超的改革力弱吗?五四运动是强大的革命力量吗?历史总是朝着其合力的方向前进。当我们扩大背景,发现五四只是诱因!中国之所以选择没有母亲,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母亲教育衰落的历史必然,而中国否认母亲的历史必然。看似尊重母亲的背后,是更强大的否定母亲的心理。”(引自王东华的《母亲的发现》)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社会对母亲角色的忽视有着历史的弊端。

社会根本没有意识到母亲的责任。很多被执行死刑的罪犯,其实是在替父母受罚。咬掉母亲乳头的男人是源头,母亲把儿子送上了断头台。他受到了法律的惩罚,而他的母亲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当今社会,一切都是审计的;一切都有职称;万物皆有艺术;一切都有文化;每样东西都有一颗星星...只有妈妈不会。社会会关注妓女有没有领证,但孩子生过几次,生过几次大病都无所谓。至于怎么养孩子,就更不自觉了。一个不小心吐了痰的人会被罚款,而一个随意生孩子的母亲,不会因为用药不慎而让孩子失聪而被追究责任。社会也把母亲往另一个方向拉,引诱母亲上当,很多广告轰炸母亲和孩子。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社会上所有的角色都是要学习和训练的,而只有我们的父母,每个人,才能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好这个角色,但是他们没有任何的角色学习和训练就可以承受。其实和社会上所有其他角色学习一样,母亲这个角色也需要角色学习。不仅仅是教育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角色标准的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妈妈。而我们的家长学校、培训讲座、各种各级指导书籍更多的是家庭教育方法、知识、问题的指导,缺乏这样的相关指导。很多妈妈都想尽办法学习养宠物的知识。他们事先没有准备,事后也不研究养育孩子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宠物不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为了一条一年才穿几次的裙子,妈妈们会跑遍全城,求教,托人走关系。但是,他们不会在怀孕的时候咨询医生,也不会学习如何抚养孩子。即使有的妈妈去医院,付出的是钱,得到的却是欺骗。现在的大学没有教会一个女学生如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培养出高素质的后代,一个个沦为街头的轻佻少女。

综上所述,母亲的社会化首先要从改变社会意识入手,赋予母亲这个角色非常严格、极高的社会期待,让整个社会意识到:

孩子不属于任何人,他们会成为社会的公民,他们是整个社会的财富。所以,全社会都要关心孩子,关心母亲,关心母亲的教育,倡导母亲的教育。“就我国母亲教育的现状而言,提高母亲的整体素质是母亲教育的关键。”

其次,母亲角色的社会化要从改变女性对母亲角色的认知入手,让母亲有这样的想法和认识:

(1)“孩子以妈妈为榜样,妈妈所有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都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教材。所以,母亲面对的不再是一个疙瘩,而是一个神。你需要注意你妈妈的一举一动。你面对的是一个极其苛刻的行为检察官。"

(2)“孩子是活着的,教育也应该是,它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教育的主动权不应该交给别人,孩子成长的风筝线应该牢牢握在妈妈手里!对孩子的教育,本质上是对孩子做人的教育。母亲本身越成功、越完美,她的学历就越有保障,孩子的成长也就越顺利、越健康。”

(3)“母亲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母亲教育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要求她们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力资源,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提高民族素质的“社保医生”的重要使命。

(4)“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学问,尤其是在孩子生命的最初几年。他生命中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都是他妈妈给的。这种教育不仅影响着孩子自己的一生,也以社会传承的方式强烈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没有一种教育比母亲的教育更深远、更持久。所以,母亲不一定是天才,但她可以是天才母亲,母亲是孩子的总设计师。”

(5)“母亲是第一生产力。纵观人类历史,一个人才比拼的时代是女性地位更高的时代,母性是重视子女教育的时代。所以发展的硬道理就是教育,基础教育,孩子教育,妈妈教育!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教育的认识。教育应该是所有问题的第一位。”

(6)“母亲教育的特点和现实责任,要求一个称职的母亲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还要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

再次,母亲角色的社会化要求母亲学习知识,培养完成其自然和社会功能的能力。所以母亲这个角色作为一个复杂的角色,单纯的隔代学习是不够的,应该进行更好的角色学习。以下采访列举了一些妈妈们必须完成学业的社会内容:

(1)“如果一个母亲不能拿出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对于每个孩子的成长,教育的错误影响都会伴随他一生,可能一辈子都难以洗刷。”

(2)“母亲要从只有爱和责任的开发孩子自身人力资源的传统模式中跳出来,从根本上了解孩子在成长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通过教育促进自身的完善,尽快掌握如何引导孩子科学开发潜能的教育原则和规律。”

(3)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和孩子说话就只能进行教育工作。你生命中的每一刻,你都在教育孩子,即使你不在家...你怎么穿衣服,你怎么和别人说话,你怎么开心不开心,你怎么对待朋友和敌人,你怎么笑,你怎么看报纸等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意义重大。”

(4)母亲在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各方面素质的过程中,也要从自己的一些细节做起,比如克服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努力培养一些良好的生活态度,比如与人交往,积极工作生活,这些都足以让母亲影响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