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故都秋天的翻译评论!!!
关键词:翻译,标准,理解,结构,文化
引言:本文比较了郁达夫《故都之秋》的两个英译本。《故都之秋》是郁达夫(1895 —1945)的著名作品之一。写于1934,当时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郁达夫虽然是文学大师,但他的语言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虞雯》中的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方式与现在的表达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距。准确理解和翻译这篇文章并不容易。这两位翻译家对中文和英文都有很深的造诣。如果以上述翻译标准来衡量,它们各有利弊。总的来说,王娇声的译文(以下简称译文1)语言通顺,给人一种典雅古色的感觉,是建立在对原文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好译文。张培基的译作(以下简称译作2)对一些词语的理解很好,其中不乏优秀的译文,也有一些因推敲不足而出现的误译。关于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本文将对这两个版本的翻译实例进行分析和比较。
1.正确理解是翻译的前提。翻译时,理解上的错误或不准确往往影响译文的忠实,不能正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思想、感情和风格。在汉译英中,理解主要是指对汉语的理解。这种理解包括对句子意义和句子结构的理解,以及对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本文通过例题着重讲解词义、句子结构和背景知识的理解。
(1)词语的含义。理解词义涉及很多问题。在某些特定场合,一些常用词有特殊含义,很难把握。
秋蝉微弱的余音是北方的特产。
翻译1:秋天蝉鸣,感而缠绵,是华北的又一特产。
翻译2:零星微弱的蝉鸣声是北方秋天特有的。
如何理解“专业”成了翻译这句话的关键。所谓“特产”,是指“某个地方或国家的独特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在英语中表示为当地的特产;专业;专业.但“特产”在这里是一个码字,其内涵不是“产品”,理解为“特色”更为恰当。翻译1把“特产”翻译成特产,由于理解不当,似乎被曲解了。翻译2很好的处理了这个问题。
(2)句子结构。英语句子结构紧凑严密,常用各种形式连接词语和分句,注重显性连接和句子的形式与完整性。与英语不同,汉语不使用结构词(连词、介词等。)大量出现,而造句时很少或不注重形式连接,注重隐性连贯和逻辑顺序。有时候,中文句子之间,甚至一个句子中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所以在翻译时需要花很多心思。比如:
原文:江南,秋天当然有;但植被枯萎缓慢,空气湿润,天空颜色苍白,经常多雨多风。
翻译1:江南当然也有秋天。但是那里的草和树需要更长的时间,空气是潮湿的,天空是苍白的。经常下雨,少风。[3 ] (P18)
翻译2:南方当然也有秋天,但那里植物生长缓慢,空气潮湿,天空苍白,而且多雨少风。[4] (p1209)。
从上下文来看,作者比较《江南的秋天》和《故都的秋天》,在翻译原文中的三个形容词时应考虑使用比较级。虽然译文1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忠实于原文,而“一草一木多花些时间枯萎”的译文也很优秀,但与原文结构相差甚远。也许是因为理解的缘故,苍白之前比较的形容词湿润和更多就省略了。其实更多的是不应该省的,否则原文没有紧凑的节奏和一条龙的韵味。翻译2也存在这种情况,存在一定缺陷。
(3)文化背景知识。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的过程。西方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差异。如何通过一种语言准确地理解和再现另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成为译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原文:首先是枣树;它会在墙角、墙上、厕所边上、厨房门口一个个长大。
翻译1:首先,有一棵枣树,它在房子的角落里、墙边、小屋旁、厨房门外的任何地方开花。[3] (P110)。
翻译2:以菊花树为例。它们生长在任何地方——房子的角落里,墙根下,拉丁人的旁边或者厨房的门外。[4] (P1211)。
尤金·奈达将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1)生态文化;(2)语言和文化;(3)宗教文化;(4)物质文化;(5)社会文化。[8] (P191)一种文化中最常见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未必存在。比如旧中国农村的“茅屋”,就属于奈达所说的物质文化,欧美发达国家未必有。将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传播给目的语读者并不容易。看来两位译者对“厕所”的理解并不正确。所谓“厕所”也是“马桶”。翻译1把“厕所”翻译成茅草房、茅屋,不准确。
Hut的意思是小的毛坯房或遮蔽处[9] (P1611),不确定,确切的意思要看上下文。翻译2也不确切。厕所是指公共厕所,尤其是。在营地、栅栏等处。[9] (P1704)。在中国偏远落后的农村,农民靠“主屋”搭建简易棚子,用来堆放杂物,或者充当厕所等“角色”。这种棚子的顶部通常覆盖着茅草或瓦片,周围是栅栏或泥(砖)墙。郁达夫那个时代的“茅屋”应该是这样的。“Cottage”应该翻译成茅草屋,因为outhouse的意思是Shedetc。,ESP。毗邻主屋,外屋[10] (P1720)。当时的“小屋”本身就是一个“附楼,外屋”。在美式英语中,outhouse的意思是室外厕所。
第二,“翻译有两个层次:一是理解,二是表达。一部合格的文学翻译作品,不仅要求译者对原文的内容有透彻的理解,还要求译者善于表达,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原文的思想、感情乃至风格。”【11】体现在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上,“起伏照顾,承接转化”。
(1)表达原意。林同基指出,动词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高于英语,其排列的基本规则是时间顺序。这个序列包括:(1)实际动作的序列;(2)逻辑推理中动作的因果顺序。如何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即把动词按照一定的顺序适当排列,最大限度地表达原文的意思,是汉语动词翻译的难点。
在北平就算不出门,也得租个破房子住,早上起来。
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还能看到高高的绿色天空,听到绿色世界里鸽子的飞翔。
在北平,假设你住在数百万人口的城市中,住在自己租来的摇摇欲坠的房子里。一天清晨,你起床,坐在院子里,面前放着一杯浓茶,甚至不用出门,你就可以看到头顶上蔚蓝的天空,一群信鸽在天空下呼呼飞过。[3 ](第8页)
翻译2:支持你住在破败的皇城内一间简陋的出租屋里,你可以在黎明起床,坐在你的院子里啜饮一杯浓茶,悠闲地看着高高的蓝天,听着鸽子在头顶盘旋。[4 ](第209页)
原文中至少有13个动词。如果一句话不停顿,很难直接翻译成一句话,也很难分清主次。Translation 1按照动作的时间顺序巧妙排列。第一,很多条款都是分成两部分,即从开头到“来活”作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从《早晨起床》到《飞的声音》再把《即使不出门》放在第二部分,更好的突出重点,符合原意和事情的逻辑。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有两种表达方式是合适的,即,甚至不出门(即使你不出门)和呼呼走过它。呼呼这个词特别形象,表达的是一只驯服的鸽子在头顶飞翔的景象,给人以运动感和听觉。这样既体现了原意,又增强了可读性,这是翻译2所达不到的。
(2)语言流畅。流利主要是指译文要准确、地道,让目的语读者感觉好像是用英语写的,要达到很高的水准并不容易。
原文:可是,啊,北方的秋天特别的清澈,安静,忧伤。
但是北方的秋天特别的晴朗,特别的宁静,特别的冷。[3](第7页)
翻译2:在华北,反正是颗粒状的清澈,安详,忧郁。[4](第209页)
译文1重复特别连续,在句法结构上与原文中的三个“来”一致,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这句冷静的话用得很好。翻译1准确流畅。翻译2直截了当,缺少灵动之笔,
不如翻译1。
(3)合乎逻辑。一般来说,语言要符合逻辑,但也要注意,不同的语言有各自的成语。有时候一种语言的习惯不仅在另一种语言中不存在,还可能被认为不符合逻辑。这就需要译者仔细分析这种差异,从而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让人想起秋来的装饰品。
华北的槐树也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让人想起秋天的到来。[3](第9页)
翻译2:北方的槐树,作为大自然的装饰嵌入,也让我们联想到秋天。[4](第209页)。
如果强调的是“秋来”,那么“点缀”就可以模糊了,如译文1所译。如果强调的是“点缀”的话,翻译2是合适的,但是“装饰”这个词好像删掉了。
彼得·纽马克指出:搭配是外语翻译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忠实并不意味着逐字逐句的死译,因为任何语言中的任何单词都不可能总是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中的同义词。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译文对原文读者起到相同或相似的作用”。
(4)一致性。英语使用三种主要的句子手段——逻辑连接、指称联系和词汇连接把单句连接成章节。汉语的连贯手段与此大体相似,但习惯、频率、使用方式与英语不同。因此,在汉英翻译中,我们应该根据英语语言的特点,依靠衔接手段的应用,从而实现语篇的连贯,有条不紊地表达语篇的内容。
原文:穿着厚厚的绿布外套或夹克的都市闲人,咬着管子,站在雨后斜桥的阴影里,站在桥头的树下。遇到熟人,他们会用慢条斯理的语气,略带感叹地说。
在石板桥的尽头,雨后阴影的映衬下,站着城市的游手好闲者,他们穿着厚厚的无衬里的衣服或有衬里的黑布外套,嘴里叼着烟斗。如果他们偶然遇到一个熟人,接下来可能会有类似下面这样的对话,慢悠悠的,被一声低低的叹息打断。[3 ](第10页)
翻译2:一些闲散的市民,穿着厚布做的有衬里或无衬里的衣服,会叼着烟斗出来,在桥边的树下闲逛,与熟人悠闲地交谈,对时间的流逝有一丝遗憾。[4 ](第210页)
原文是长句,包含好几个从句,不好翻译。如果按照汉语的意合结构把每个分句翻译成独立的英语句子,翻译出来的语言就会松散,缺乏连贯性,缺乏重点。1的翻译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它采用了“析取句法”,即在翻译时,在“站在树下”和“遇见熟人”之间进行断裂,使之成为两部分,然后两个句子通过词汇纽带的作用形成逻辑有机的联系。前者加“和如果他们”,后者用“当+分词”结构,以“形合”的方式使两句一致。翻译2不使用“析取句法”,只用一句话,导致结构松散,连贯性不足,误译。
第三,通过对《故都之秋》三个翻译实例的分析比较,不难看出三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对原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有的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有了高水准的翻译版本。俗话说:有时即使是好的荷马也睡着了,两个版本中也有一些误译。事实上,误译是正常的,正如英国诗人亚历山大·波普所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恕,神圣的。此外,翻译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活动。本文选取了一些可能存在缺陷的例子进行对比,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达到交流和学习的目的。
提高翻译水平,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还要端正态度。所谓正确的态度,指的是翻译时的慎重考虑。“感觉偶尔的事没什么深意,但还是要细细推敲。”鲁迅先生的严谨态度对我们的翻译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总之,理解是基础,没有理解就没有表达;表达是关键,没有好的表达,即使理解正确也无济于事,即达不到翻译的目的。语言是人类的专利,表达是语言的升华,精彩的表达是一个有志于翻译的人毕生的追求,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参考资料:
(1)王振平。翻译标准与“信与雅”[J]。外语教学,2000,(01)
②张远。从“信与雅”看翻译的真谛[J]。红河学院学报,2004,(02)
③陈红卷。“目的论”与“信与雅”——中西翻译理论比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1)
④杨晓蓉。翻译标准的基础:条件[J]。外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04)。
(5)连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2)。
(6)葛秦晓。译者主体的枷锁——从原文到译语文化[J]。外语研究,2002,(01)。
⑦李琳琳。目的论与翻译策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
贾宏伟。英汉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多维思考[A]。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第四届亚洲翻译论坛论文集[C],2005。
苏慧敏。功能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07)。
(10)马丹。论翻译的基本标准——忠实与通顺[J]。科技信息,2009,(30)
(11)张红超。文学翻译的标准[J]。语言与翻译,19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