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汉长安的历史

东汉建立的时候,国破家亡,尤其是长安所在的关中,大量的物资需要从外地运进来。为了减少人民物资运输的劳动,都城不是长安,而是洛阳,因为洛阳地处天下,地理位置好,有利于物资的运输,社会生产也没有特别受损。后来东汉皇帝虽然也想迁都长安,但因为经济实力有限,没有实施。

东汉以洛阳为首都,长安为都城,是仅次于洛阳的政治中心。皇帝经常去长安祭祖庙,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东汉末年,初平元年(190),军阀董卓将狄咸迁至长安。不久,董卓被杀,他的部与李珏、郭汜和范畴一起入侵长安,然后互相攻击并杀死对方。建安元年(196),狄咸东归洛阳避难。

长安在战争时期是东汉的都城,时间长达六年,但时间太短,所以在谈及东汉都城时一般不考虑。

西汉长安城的勘探和发掘始于公元1956年。1956-1957对城墙和城门进行了勘探,发掘了宣平门、巴门、安门、直门,并确定了其他城门的位置。1958-1960年长安城南郊祭祀建筑遗址发掘。1961-1962对城内街道和城西的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张健宫等区域进行了探索。自公元1975年以来,主要发掘军械库和未央宫内的建筑遗址。

东汉洛阳城的考古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公元1954-1966以勘探为主,用铲探的方法了解城墙、水道、宫城、道路等建筑遗址,并绘制实测图。自公元1972年开始,全面发掘。1972-1975年发掘汉、晋、碧雍南郊太学唐明、灵台遗址;公元1979年,北魏永宁寺地基发掘;从公元1981年开始,发掘了魏晋时期金庸城、北苑的“马脸”等建筑遗址。

汉代两个都城的发掘将是一项长期的考古任务,目前都在继续工作。

西汉长安城

西汉长安城的城墙都是用黄土夯筑的。方向基本上是正的南北方向。东城墙、南城墙保存完好,虽已倒下,但仍连绵不断;西墙和北墙保存较差,缝隙较多。整个城市的平面略呈方形:东墙平直,南、西北、三墙曲折。四壁总长25700米,汉代约60里强。与《汉书·九易》中长安周边63里的记载基本一致。城墙断面下宽上窄,内外倾角约11度。基地宽度约为12-16米。城墙外侧被一条宽约8米、深约3米的壕沟所包围。

长安城每边有三门,四面有十二门。东面的城门,从北到南依次是宣平门、清明门、巴生门。南面的城门,从东到西,是天安门,天安门和Xi安门。西门,从南到北,是张成门和志成门,雍门。北面的城门,自西向东依次是横门、厨房门、罗城门。通过对宣平门、巴门、安门、直门的发掘,证实汉代长安城城门有三个门道。每个门道宽8米,减去两边柱子占据的2米,实际宽度为6米。城门是完全无砖的,只是一个有两堵直立墙的缺口。沿着门口的两边安排几对石头地基。石基上面应该是一根垂直的木柱,然后在上面建一个门楼。发掘现状显示,四座城门都在王莽末年或更晚的战争中被烧毁,其他城门似乎也不例外。东汉、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长安城虽在衰落,但仍部分使用。比如宣平门的三个门洞,一直作为完整的城门使用,直到整个长安城因迁移而废弃。

长安有八条主要街道。最长的是安门街,5500米,最短的是洛城门街,850米。其余街道的长度在3300到3800米之间。这八条街,或南北或东西,都是一条直线,没有曲折,长短不一,但宽度是一样的,都在45米左右;而且每条街分为三条平行的路,其中有两条宽约90厘米的排水沟,把街分成三条,中间是供皇帝行走的“驰道”,宽20米;两边是官民道路,各宽约12米。这就是《西毒赋》中所说的“覆盖三条大道”的街道系统。

占据城市面积一半以上的五大宫殿,已经得到考古证实。长乐宫、未央宫、贵宫至今宫内仍有部分墙基和建筑遗迹,可以清晰标注。明光宫和龚蓓已被完全摧毁,我们只能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和暴露的遗物作出一个大致的判断。长乐和未央宫之间的军械库已经发掘完毕。它被一堵由夯土制成的长方形墙包围着。围墙内有七个仓库。每个仓库被分成几个房间,各种武器分开放置。出土时仍有刀、剑、矛、戟、箭头、铠甲等铁制武器。从出土的现象来看,这个军械库在王莽末年的战争中也被烧毁,此后一直荒废。

自公元1986年以来,发掘工作主要在未央宫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处西汉工业官员遗址的发掘。此官址东西向呈长方形,四周有夯土墙,长134.7米,宽65.5米,官室15间。系室出土了数万块骨符。骨牌是用动物的骨头做的,形状基本相同,大小也差不多。一般长5.8-7.2,宽2.1-3.2,厚0.2-0.4厘米。背面直,正面孤脊状,上部磨平,上面镌刻文字。雕版分为两类。一类是6-7个字的单行骨标,包含名称、规格、序号等。另一类是2-4行的骨牌,少则几十个字,多则三四十个字。内容是日期,官员及其下属官员和工匠的姓名。从梁武帝到平帝都有发现年表,梁武帝以前也有一些没有年表的甲骨文。这批资料还没有完全整理出版,骨标的性质和用途还不清楚。

考古发现的西汉长安是外郭城还是内城宫城?近年来,它引起了一场学术争论。参与这项工作的考古学家认为,目前考古发现的西汉长安城就是外郭城。有历史学家认为,目前考古发现的西汉长安城是一座具有内城性质的宫城。在它的北墙之外,西墙的雍门之外,东墙的宣平门之外,还有一个外郭城。有的古建筑学者甚至认为,北墙外不仅有北郭,东墙三门外还有东郭。看来这个问题应该通过更多的田野考古的方式来解决。

汉长安城南郊祭祀建筑遗址

汉代长安城南郊祭祀建筑发掘遗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汉代毕雍遗址和王莽九庙遗址。

毕雍遗址位于长安城外支南大道东侧,北距长安城南城墙约2公里。整个建筑由主楼、围墙、四个门、围墙四角的方形房屋、沟渠组成。碧涌的主体建筑建在直径62米的圆形夯土平台上。夯土台中间是呈“子”字形的台基。桥台上的“主室”和“夹室”已被破坏。台基四面的“四殿”依然存在。“四馆”之内,有楼,有厅。从出土的现象来看,主体建筑可能是一座三檐的高楼。主楼周围建有方形围墙,每边长235米。在四面墙的中间,有一个门口。门口有木制门槛的痕迹。门口两边都是土平台,平台上应该有门楼。围栏的四个角都配有弧形的方形房屋,建筑相对简单,像是画廊的房子或者是看守的房间。把沟围在栅栏外面。二水沟直径368m,宽2,深1.8m,西与昆明老运河相连。根据建筑的形状和遗址的位置,推测它建于西汉第四年(公元4年)。

“王莽九庙”建筑群位于长安城天安门以南的平行大街与Xi安门之间,与碧涌隔路相望。这组建筑由十二栋建筑组成。建筑形式都是一样的。楼外1-11,有一面四四方方的大墙。围栏每边长1400米。12号楼在它南面的中部。这十二座建筑都是由主楼、围墙、四个门和围墙四角的方形房屋组成。主楼和围墙的平面是方形的,轮廓像一个“背”。这个量规是方形的,很精确。建筑物1—11大小相似,间距相等。分三排,东西并列。北排1-4号场地和南排8-11号场地朝向一致,对应南北;中间行中的位置5-7分散在南行和北行之间。12号楼的围挡与1-11号楼的围挡大小相近,但12号楼的主楼比1-1号楼的大一倍左右,细部构造略有不同。在这组建筑中,每座主体建筑、围墙和围墙四角的方形附属建筑在细节结构上与碧涌遗址相似,但没有沟渠。建筑废墟虽然损毁严重,但可以相得益彰,得到更接近原貌的修复。根据这组建筑的位置和规模,以及遗址出土的“建国年”和“结义地名”铭文,确认这组建筑就是《韩莽传》中记载的“王莽九庙”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