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近代史

参见词条:波旁王朝亨利四世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启蒙运动。

1589年8月1日,亨利三世遇刺身亡。因为他没有孩子,所以拿八的亨利四世继承了他的王位。至此,瓦卢瓦王朝结束,波旁王朝开始。亨利四世登基后,主动结束了困扰法国多年的三十年战争,使法国经济得以复苏。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使许多新教工匠留在了法国,促进了法国经济的繁荣。然而,亨利四世的宗教宽容政策随着他的去世而终止。后来经过黎塞留主教和马扎尔-伊兰的整顿,法国君主专制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进入鼎盛时期。

路易十四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削弱了地方贵族的权力。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路易十四和哈布斯堡之间的长期战争将法国的东部边境延伸至斯特拉斯堡。

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 ~ 1774),虽然经济发展了,但君主专制却衰落了。1774年路易十六登基时,资产阶级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不相称。他们对关卡制度、行规和不公平的税收制度极为不满,尤其是反对贵族和牧师的特权。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启蒙运动蓬勃发展。他们抨击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传播科学知识,宣扬民主、自由、平等和理性。法国封建制度陷入严重危机。

此外,18世纪法国卷入了一系列战争,如1702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40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54年七年战争等。到七年战争结束时,法国的国力大大下降,失去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参见词条:路易十六法国大革命

面对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对无能的国王路易十六和继续无动于衷的颓废贵族感到愤怒。这种不满与蓬勃发展的启蒙思想相结合,助长了激进的情绪,最终在1789年5月的三级会议中爆发了法国大革命。革命元年,第三等级革命群众6月发表网球馆誓词,14年7月攻占巴士底狱,10年6月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返回巴黎。接下来的几年被不同的立法议会和右翼君主主义者之间的斗争所主导。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次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持续的外部压力实际上在法国大革命中起了主导作用。179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与普鲁士、萨丁、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组成了第一个反法联盟。然而,在1797年,由于盟军被拿破仑率领的法意联军击败,被迫媾和,这个联盟瓦解了。这场战争取得了法国一个世纪以来从未取得过的胜利,使法国间接控制了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领土。

在中国,派系斗争和公众情绪的高涨导致了1793到1794的恐怖统治的出现。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倒台后,1795年总督上台,直到1799年拿破仑上台才告一段落。

现代社会始于法国大革命。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国家间大规模战争的出现,都是这场革命的标志性产物。法国大革命在被誉为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同时,也因期间的一些暴力独裁而饱受诟病。参见词条:滑铁卢战役,百日王朝,反法联盟,拿破仑·波拿巴雾月政变。

1799年,英国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以艾爱诗为首的右翼势力要求借助军事力量控制局势。165438+10月9日(民国八年雾月,18)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结束总督府统治,成立临时执行政府,并就职。法国大革命的高潮结束了。1804年,拿破仑称帝,改共和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废除民主自由,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民法典,从法律上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秩序,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法国在国外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史称拿破仑战争),多次击败反法联盟,将法国的影响力扩展到整个西欧和波兰。

1805年8月9日,奥地利帝国、英国、俄罗斯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向拿破仑宣战。2月初,法军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与俄奥联军激战,取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决定性胜利。65438年2月27日,拿破仑与奥地利皇帝签订了《普雷斯堡和约》,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正式终结。

1813年,欧洲形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率40万大军抗击盟军,不料在莱比锡战役中惨败,各诸侯国趁机摆脱法国统治,拿破仑陷入困境。盟军进军法国。3月30日,巴黎沦陷;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意大利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了。但拿破仑再次逃出重兵把守的厄尔巴岛,并于1815年3月20日占领巴黎,夺回王位,建立“百日王朝”。不久,欧洲君主国重整旗鼓,组成第七次反法联盟。1865438+2005年6月,滑铁卢战役法军全军覆没,拿破仑第二次退位;65438年6月+10月,他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 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

参见词条:路易十八七月革命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拿破仑帝国崩溃后,路易十八得到了恢复。而他和他的哥哥查理十世一直致力于维护保皇党在国会的权力。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些政策也被两人废除,因为被认为倾向于自由主义。这些举动让波旁王朝失去了民心,最终导致了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爆发。

当年,法王查理十世试图推行镇压法,引发叛乱,史称“七月革命”。大革命后,法国议会让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力浦三世作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后代分支的第八代孙继承王位,并正式封他为“法国国王”。因为他以波旁-奥尔良为姓,所以他的七月王朝也被称为波旁-奥尔良王朝。

路易·菲利浦采取了中间路线,但仍然无法解决法国经济持续衰退的问题。1846的工农业萧条迫使他在1848退位。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从此,再也没有波旁王室及其分支成员能够统治法国,法国的波旁王朝正式宣告结束。参见词条: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巴黎公社。

路易斯·拿破仑·波拿巴当选为总统。5月1849,13选举立法议会,以保皇党和天主教牧师为核心的秩序党获得多数席位。宪法规定总统不能连任。波拿巴要求修改宪法,但立法议会的大多数成员反对。波拿巴于1851 65438+2月2日发动政变,解散议会,建立独裁制度。12波拿巴宣布建立帝国,被立为皇帝,称为拿破仑三世。

为了改变法兰西自1815以来的孤立状态,为了争夺欧洲大陆的优势,为了进行海外殖民侵略,拿破仑三世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法国在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与英国、土耳其和撒丁岛联合对抗俄国,并在打败俄国后确立了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后来和意大利联手对抗奥地利,得到萨瓦和尼斯。1860年,法英商业协定签订,实行自由贸易。

克里米亚战争后,从65438年到20世纪60年代初,是第二帝国发展的顶点。但劳动人民深受剥削和压迫,工人运动再次兴起,共和党人斗争加剧。第二帝国支持教皇封锁risorgimento,武装干涉墨西哥,在普奥战争中支持奥地利,使法国陷入困境。为了摆脱国内危机,重获欧洲优势,7月1870日,法国以西班牙继承王位为借口,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9月2日,法国军队被击败,拿破仑三世在塞当投降。1870年9月4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普鲁士军队逼近巴黎采取了下意识的态度。1871年2月,与德国草签条约(普鲁士当时是德国的邦联国),同意向德国支付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部分地区给德国。同时,调集军队,准备解除巴黎国民卫队的武装。1871 3月18日凌晨,政府军在试图夺取巴黎蒙马特尔高地和索蒙特高地时被发现。巴黎人民奋起反击,并于当晚占领了这座城市的战略要地。临时政府总理梯也尔狼狈逃离巴黎,搬到凡尔赛。不久,巴黎公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府不甘心失败,向巴黎公社发起了进攻。5月21日至5月28日,公社战士与入侵巴黎的政府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战斗非常激烈,以巴黎公社的失败而告终。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