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谷州府张德府和大明府是怎么消失的,现在还能找到吗?

在东北,早年“去东”的后人常说是在山东“去州府”。

但这个著名的“登州府”早已不复存在。甚至用放大镜在地图上搜索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些古老的州府,在史书记载中也颇有名气,如今大多消失在历史尘埃中。

地名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或消失是很正常的。但它曾经存在于历史文化中,永远不会在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消失。

翻阅记录,寻找已经消失的古代地名,会从变迁中了解到很多历史故事。

让我们以邓谷府、张德府和大明府为例,找出与它们的名字相关的往事,看看它们现在都属于哪里。

史书记载,蓬莱是明中叶以后的登州府所在地。

古登州建立于唐代武德元年,官署在文登。

文登市附近有一座小文登山,俗称文山。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东巡,两次经过文登。在这里,他曾召集学者爬上这座山来赞美功德。后人将此山构图称为登山。

公元568年,在此建立文登郡,初唐称邓州。明洪武九年,登州升格为府。因为朱元璋认为邓、赖(莱州)靠海,是朝鲜与日本的交通要道,所以要建州府,多派军队把守。

明朝中后期,这里真正成为了防备日本侵略者的沿海军事要地。

邓州水域流传着许多神话传说,如八仙渡海、龙神出没等,而这里经常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更是被人们赋予了神秘色彩。

民国初年,山东地方行政区划发生了重要变化。1913 1、北洋时期的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统一各省现有地方行政公署的组织令,取消了原清政府及专区的设置,各地实行省、专区、县三级行政体制。

山东省设立岱北、岱南、济西、胶东四路,撤销邓州,先后将蓬莱、招远、莱阳、荣成划归胶东路管辖。邓州府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划,从此退出历史。

如果从唐朝统治到1913年撤府算起,邓谷州政府存在了1200多年。

很多人以为古代的邓州府就是现在的蓬莱市。

古丈的房子在哪里?

秦五十年(前257年),安阳地名出现在史籍中。公元前236年,秦国大将王建攻克安阳,建安阳城。后来战争时期,政府和邺城全体人民迁到安阳,安阳被称为邺、襄州。

金朝攻占中原,明昌三年(1192),襄州升为张德府。属河北西路,辖安阳、汤阴、临漳、林州。至此,张德故居走上了历史舞台。

在安阳市,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张德路。道路的中间部分是张德西部护城河的旧址。

明代张德府隶属河南成宣局,下辖安阳、汤阴、临漳、磁州。清代,张德府属河南省,原辖地与明朝相同。

雍正三年(1725),朝廷将直隶大明府所辖内黄县纳入张德府。清末,张德府辖安阳、汤阴、临漳、武安、内黄等七县。

随着清朝的崩溃,中华民国政府撤销安阳县,将其管辖权转移到张德地区。1913年,撤销张德专区,专区临时改为张德县。不久,正式命名为安阳县,隶属河南省。

抗日战争爆发后,安阳市被日军占领,日伪改称安阳县为张德县,直至抗日战争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8月设立的平原省于1952年废止。圈定临漳属河北,叶县、安阳属河南。1954年,叶县废至安阳,迁安安县恢复安阳。然后有一些微调。至此,原张德府被河北、河南两省瓜分统治。

历史上,张德宫出过许多名人。

再远一点,还有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商鞅。北宋三朝宰相韩琦;南宋汤阴县出现了民族英雄岳飞。还有明朝五营店大学士郭璞。

清代许也是历史上的一位名人。他从知县做起,官至兵部缉拿右侍郎。

虽然近代袁世凯的家乡是项城,但这里有一个“竹筏上钓鱼”的典故。而且死后葬在安阳袁林,以至于有人以为袁世凯也是安阳人。

再说一遍大明府消失的地方。

历史上大明府故居位于河北省大名县东南。

据记载,大明府在春秋时期属于魏国,名曰“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三国时期叫未央平郡,北周时叫威州。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改名为大明府。

大明府或大明郡的名称,历经几代,基本保持不变。

北宋时期,大明府是当时黄河北岸的重要军事重镇。它守卫着宋朝都城汴梁的北门,素有“控河锁钥于北门”之称。宋仁宗采纳了诸侯吕夷简的建议,建了大明府作为后备都城,取名“京”。

敌国契丹听说宋朝在大明建都,胆小如鼠,一度放弃南侵的念头。由此,新建的都城北京成为宋朝的第四个都城,历史上称为“北京大明府”。

但是,它和今天的首都北京完全不同。

小说《水浒传》多次写到大明府,杨志、索超、卢俊义、颜卿、梁中书等英雄都与此地有关。

书中说它高而险,宽而深,鼓楼雄伟,人丁兴旺;“舞亭歌台千座,龚琳樊宇万座”;也许说“千军万马治城,百万黎巴嫩房屋归中国”并不为过。

明朝朱元璋死后三年(1401),一场大洪水淹没了大明府,结束了大明府一千多年的辉煌历史。

如今,据说在河北大名县大街和于颖村的地下仍有取之不尽的砖瓦。在前东门口、尖庄、姜庄、铁窗、沙堤等村落周围,依稀还能找到古城墙的痕迹。

大名县在历史上也是府,但那是明朝的名府,不是北宋的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