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会引发马尔萨斯陷阱?

1.幽灵般的马尔萨斯陷阱200多年前,英国议会君主制逐渐兴起。资产阶级的革命胜利使英国把重点放在剥削农民和扩张殖民地上。英国成为全球奴隶贸易和人口走私的中心。在这样一个野蛮扩张、文化混杂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很多自由思想。

英国乡村牧师目睹了英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匿名出版了《人口原理》一书,书中提到了人口增长率与物质生活资料增长率的极度不匹配以及由此产生的危机,即马尔萨斯陷阱。

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是爆炸式的指数增长,而生活资料的增长方式是缓慢的算术增长。过度膨胀的人口和物质需求与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力极不匹配,导致人均资源极低,从而导致饥荒、战争、瘟疫等社会形式来消灭增加的人口,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就是马尔萨斯陷阱导致的危机。

一般来说,蛋糕太小的时候人太多,就会有一部分人以某种方式消失(战争、瘟疫)或者大家都吃不饱(饥荒)。

二、神秘的历史周期马尔萨斯陷阱告诉我们,这种人类社会危机似乎揭示了王朝更替、兴衰循环的必然社会规律。一个朝代初期,人口少,资源丰富,资源分配相对公平。

随着朝代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资源的短缺,贵族的优先分配导致了极度的不公平,导致了社会的崩溃,从而实现了新的相对公平,这是必然的。也被称为历史周期性规律。

“其盛也富,其亡也骤。”历代王朝更替。毛主席认为民主是没有周期律的生存之道。“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放松;只有大家都站出来承担责任,人才能不死。”。但是,仅靠人民的监督是逃脱不了历史循环的。只有了解循环的原因,我们才能避免“人的死亡”

朝代更替,与其说是新的被压迫阶级或集团对剥削阶级或集团的反叛,不如说是在人均资源极低的社会中出现了不可调和的贫富差距,导致了原有的资源分配制度被推翻,资源被重新分配。社会动荡造成的人口流失和“盛世”之间似乎有某种联系

西汉初年,中国经历了春秋争霸、战国之战、秦末巨鹿之战、楚汉之争。战国前期人口3000万(占世界人口的15%),汉初只有16万,占世界人口的8.5%。人口锐减,科技思想进步,造就了中国三大盛世之一——文景之治。

唐朝开元年间,中国经历了三国争霸、五乱以及隋朝的北伐和对江都的战争。人口从汉末的近5000万锐减到唐初贞观年间的12万。唐玄宗励精图治,创造了中国三大盛世之二——开元盛世。

清朝康熙年间,中国经历了长达40多年的明清战乱、饥荒、瘟疫。人口从万历年间的654.38+0.9亿锐减到清初康熙时期的8000万,以至于这里的繁荣持续了654.38+0.40多年——中国最后的繁荣——康赣繁荣。

我们可以看到,改朝换代的战争越惨烈,人口流失越严重,下一个王朝就越繁荣。幽灵般的马尔萨斯陷阱无形中控制着社会人口。如果人口越过红线,就会出现社会动荡和战争,而如果人口远低于红线,就会和平繁荣。

世界各国政府都看到了这一点,于是纷纷采取各种生育政策来限制出生率。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人口,怎么能说它“强大”呢?长期以来,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发达国家或地区是靠人养活的,有人的地方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比如北上广深人口净流入居高不下,只能采取限制性措施提高落户门槛。而人才流失的地区发展较慢,造成了“人才虹吸,强者恒强”的局面。现实中,各国为了提高国际实力,无法选择大幅降低生育率。

过度膨胀的人口无处安放,导致生存就业压力更加严峻,生活资源更加稀缺。每一代人都比上一代人更难积累财富资源,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最终导致王朝更替、社会变迁和资源再分配。

历史周期性规律是整个社会轰轰烈烈的、革命性的结构变化和消耗,也是马尔萨斯陷阱所揭示的社会“宏观质变”。

3.看不见的推手——非一日之功。动荡和战争只是暂时的失序,社会和平稳定才是常态。事物发展到宏观质变阶段需要积累微观量变,朝代更替,跌宕起伏也是如此。那么马尔萨斯陷阱的微观量变积累阶段在哪里呢?

最近的热词“内卷化”就是“马尔萨斯陷阱”量变阶段的最好表达。“内卷化”最早出现在清代北方的学术圈,后蔓延到各高校,并被大学生广为流传。是指社会发展停滞导致内部成员同质化的非理性竞争现象。

一般来说,“内卷化”就是向内发展,变得越来越精细复杂,但模式不变,没有创新。与历史周期性的轰轰烈烈的宏观规律相比,“内卷化”更为平淡和微观。

高考是典型的内卷化现象。同时,家长希望孩子能上个好大学,因为大学录取名额有限。大家只能选择夜以继日的备考,才能超越同样参加考试的“对手”,形成恶性竞争。

还有其他的,比如:如果一个人为了更好的观影效果站起来看电影,那么被他挡住的人也要站起来看,然后第三个人被迫站起来看,最后所有人都要站起来看电影。

在工作中,一个人首先申请的是一份低薪高学历的工作。其他人为了保证自己能有工作,只能拿更高的学历去参加学历低的工作。最终“本科无处不在”。每个人都要做和学历不匹配的工作。

抢票时,一人先开抢票会员,其他人只能买会员,保证能拿到票。最后大家开一个会员,最后大家回到起跑线。

我们可以看到,“内卷化”的过程是恶性竞争,结果是无意义的。人们在复杂的内部恶性竞争中浪费精力、时间、金钱甚至生命。结果和之前的社会发展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愿意进行这样的恶性竞争呢?

因为工作岗位和社会资源有限,参与分配的人太多。由于社会教育的普及,社会信息的开放和享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胜任以前稀缺的工作,越来越多的人瓜分社会资源蛋糕,但新蛋糕的创造速度却非常缓慢。

最终,人们不得不通过建立与他人工作无关的其他相对优势来击败竞争对手赢得社会资源,但这种与工作无关的优势并不能提高工作效率,每个人都尽力变得平庸和复杂。这种内卷化加剧了社会资源的消耗,是马尔萨斯陷阱揭示的人口危机的微观数量积累阶段。

第四,生存之路在我们身边“内卷化”。现在,马尔萨斯陷阱所讨论的人口与生活资料不匹配的危机依然存在,那么如何才能逃离马尔萨斯陷阱呢?

摆脱马尔萨斯陷阱的方法在工业革命的历史中。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只有两次逃离马尔萨斯陷阱——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的20世纪60年代。当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幸福感高涨,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率爆发式上升。

19世纪中期,人类随之而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再次爆发式增长。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连续两次工业革命生产力爆发带来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就是蛋糕太大,吃的人太少的问题。结果20世纪浪费了大量资源,消费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人口也成倍增长。

这告诉我们,走出马尔萨斯陷阱的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巨大的生产力来满足不断膨胀的人口的物质文化需求,以提高人均资源拥有量。

5.百年未有大变化,但21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进入科技时代,科技时代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第三次工业革命更多的是生物技术、精密技术、航天技术的飞跃。

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生活资料的增长贡献不大,但世界人口的增长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控制。原本依靠过剩生产力的欧美粗放式国际社会体系,开始产生各种问题,尤其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美国。

美国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和中国差不多,但人口只有3亿,似乎离马尔萨斯陷阱还很远。但是,美国的问题在于它的社会结构和资源分配制度。

美国奉行自由主义制度,政府控制力弱,导致强者不可避免地剥削和压迫弱者,80%的人为20%的人努力工作,80%的人物质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大部分人资源低下等问题。马尔萨斯陷阱的核心是低人均资源导致的危机。

美国的黑人运动、女权运动、种族歧视都是反对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和资源分配制度。美国军费世界第一,占世界军费的40%,美国监禁率世界第二,用不到世界5%的人口监禁了世界23%的囚犯。这次疫情无疑暴露了美国的社会治理能力。

当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力大大超过消费能力时,这种粗放型社会结构的弊端就暴露不出来了。现在,工业革命的红利已经基本释放,美国粗放的社会结构已经不适应正常的社会发展。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美国式的社会结构和资源分配体系主导的国际局势极不稳定,必然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摩擦和波动。全人类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稳定的国际格局和和平的国际局势。

格局的变化必然伴随着资源的重新分配,有的国家必然复兴,有的国家必然衰落。这是“我们百年来经历的巨大变化”

为了维持他们的剥削地位,一些西方国家限制技术流通和商品贸易。他们只愿意维护自己的霸权而不是为全人类做一个蛋糕,把大部分资源分配给少数国家和少数人,使得大多数人的人均资源低下,导致世界一步步滑入马尔萨斯陷阱。

不及物动词新时代的危险与机遇在世界因西方粗放的社会结构和资源分配制度而滑入马尔萨斯陷阱的大形势下,一方面要“治标”:大力发展生产力,鼓励创新创业。

另一方面也要“治本”:改变不合理的霸权国际格局,主导建立以和平发展为主题、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的国际新格局。这既是“帝国主义不死”的危险,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遇。

站在历史进步的潮头上,我国提出“人类命运* * *”的统一,其实质是为全人类构建一个大工业社会格局,通过制度性的分工和分配设计来消除剥削,以最大化人类的整体生产力,提高全人类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让世界的整体蛋糕更大,以逃离马尔萨斯陷阱。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新时代,我们应该坚定地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坚持创新,不断吸收新知识,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动向和国际新闻,从而找到一条摆脱“内卷化”的黄金奋斗轨迹。是我们在国际格局变化带来的产业和经济变革中化危为机,甚至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伟大复兴中实现阶级过渡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