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只是神话人物?盘古和它的后代在哪里?

盘古是传说中的创世之神,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老少皆知。人们一直把盘古当成神话人物,而不是真人。但其实盘古并不是传说中的存在。据《亦舒纪》记载,盘古是万物之祖。然而,生命始于盘古。昨日盘古之死,亦是四山之首,日月之眼,河海之脂,草之发。据《亦舒纪》记载,盘古是万物之祖,日月山川,草木星宿,皆由盘古所化。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盘古创世的故事。在《故事新编》中,盘古和他的后人的一些事迹也记录得很有说服力。《说文解字》中记载,南海有盘古墓,绵延三百余里,俗云子孙追葬盘古之魂。桂林有盘古寺,南海有盘古王国。今天,人们以盘古为姓。盘古不是虚构人物,是真人。盘古盘古真的不是传说?如果这个记录是正确的,那么南海、盘古王国和盘古墓在哪里?盘古的后代在哪里?地理学家发现,古代的南海不是今天的南海,而古代的南海是包括今天珠江三角洲在内的广大地区。地理学家勘测了珠江三角洲的地形,发现珠江三角洲形成于中生代晚期,是断陷盆地地形。当时珠三角由东莞、新会、三水三个断陷红色盆地组成。全新世(约12000年前)海平面上升,海水涌入盆地,形成无边无际的南海,最远到达清远盆地。广东地层考古学家发现,新石器时代,番禺很多地方的海水深达9米。广州五桂山4000年前是海外孤岛,2200年前广州还是一片泥滩。1700年前的晋代,番禺的海水深达4米。南宋末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还到处都是岛滩。明清以后,随着上游泥沙堆积,下游沉积加速,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的陆地。据统计,从1849到1917,红旗沥口沙田以年均58.3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直到20世纪60年代,万顷沙的陆地每年向海洋延伸105米。在12000年的演变过程中,古南海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原有的形态基本消失,只留下了南海这个名字。由此可见,当时的南海是包括珠江三大洲在内的广大地区。那时,广州还有许多海岛,所以广州被称为南海。在瑶族人的心目中,盘古神瑶族人一直视盘古为祖先。在大量的瑶族传说和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 * *现象:瑶族的祖先都来自江浙一带,主要是石宝山或南京的会稽山。瑶族先民从江浙迁到广东,在南海生活了几千年。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瑶族先民漂洋过海,在粤北乐昌的陆地上生活。在随后几千年的历史中,瑶族开始向广西、湖南、云南、越南、老挝等国迁徙,最后迁徙到世界各地。《过山榜》上的大量瑶族过山文献,都记载着他们的祖先从南海过来的故事,湖南当地收集的大量瑶族古代文献中也有大量记载:“姚人子山跪在船头,许尚阁堂愿珍书保佑后人。”天气很好,船被吹到了南海的岸边。“桂客《圣卒名录》中记载,王鸿武将瑶族后裔分拨到广东,进入八万大山南海的八万里瑶水洞,并沿山开垦田地、水塘,供养瑶儿孙生活。流传于湖南蓝山县朱静乡的《十二瑶来路总图》记载,八月十五日,十二瑶人飘过湖面,到南海小南渡劳动。流传于广东连山县下碧冲的古籍《郭珊帮》记载元年,瑶族后裔12人议,诚心拜愿望谋生。8月15日,一个12岁的姚曼飘过湖面,飘过大海。在每一个村子里,他跨过南海的小南河,各自写下自己下山的路,离开了自己的事业。瑶族居住的村落与今天能找到的粤、湘、桂、滇四省瑶族的渡山文献惊人的相似,都说明了瑶族确实生活在南海,以及12瑶族从肖丹渡江开始,飘过湖面,续写瑶族历史的事实。可见,古南海在今天珠三角的广大地区,盘古就是今天的珠三角地区。历史专家还从渡海而来的小南渡人、瑶族人那里流传下来故事和考古发掘,证明今天的华县、十陵是盘古的核心区域。在华县的深山里,有一座明代地方志中记载的破败的盘古庙,十陵有一座盘古坛,历经千年风雨,一直是当地人祭祀的重要场所。瑶族美女明朝中期以后,明朝多次出兵讨伐广东瑶族,土著瑶族开始大量迁徙。盘、兰、雷、钟是土著瑶族的姓氏,但由于大量土著瑶族的迁徙和逃亡,瑶族最原始的记载在广西、湖南等地。十陵盘古坛最早发现和记载于清代,但历史非常悠久。盘古坛不是祭坛,而是盘古墓。盘古的坟墓在南海,从宋朝开始就有古籍记载了。建于半山野,十陵盘古坛气势恢宏,始于祖洞,以山为陵,有帝王之貌,四周是名人古墓,当地人称为“升龙口”“升龙口”。十陵盘古祭坛是盘古神话与现实联系的最大秘密。神龙之地说明盘古不是虚构的人物。在古代,盘古(又名盘瓠)应该是东夷部落的首领。后来,他的后裔因不幸迁居到南海群岛,建立了盘古王国。盘古王国和盘古后裔的事迹在古籍中被广泛记载。后来由于海退和地貌的变化,盘古人开始上岸居住在粤北的乐昌一带,随后他们的子子孙孙继续向广西、湖南、云南等地迁徙。留在广东的土著瑶族也因为战乱而迁徙,盘古庙和盘古坛被毁,淹没在荒山荒草中,无人知晓。盘古庙遗址今天盘古瑶人的后裔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云南、贵州、江西,越南、老挝、缅甸也有一些地方,以广西为最大。主要分布区域与南海盘古瑶族迁徙路线基本一致,总人口27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