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忧患意识的历史人物的重大事件
齐宣王第二年(公元前318),孟子再次拜访齐国,受到礼遇。
齐宣王见孟子,问曰:“能闻齐欢与金文乎?”孟子回答说:“仲尼的追随者不知道说什么和写什么,就是那些未来的人不知道。
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是王道!"
齐宣王希望以齐桓公和晋文公为榜样。而孟子的政治主张,则是效法“前王”,实行“仁政”。
他的“保民为王”和“控制人民财产”的原则,虽然注意到封建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并不是“富民强兵”的头等大事,因而被视为“保守无知的世界”。
燕王把国家让给了燕襄子,引起燕国内乱。
公元前314年,乘机出兵攻打燕国,只用了50天就大获全胜。
齐宣王对孟子说:“为什么统治者要对那些试图攻击我的人更加仁慈呢?”孟子曰:“君若速令,反其道,止其重器,谋其众,立君而后去,足矣。”
王玄不听,“任燕潘”。
齐王说:“我对孟子很专一。”孟子给齐宣王提了很多建议,但是没有用。
他曾打算依靠齐宣王来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但齐宣王只是把他作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学者来尊重,而不是试图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孟子也看清楚了这一点,准备回国。
齐宣王派人去告诉孟子:“我要中国(中国的首都)给孟子一个房间,养一万弟子,让所有的医生和中国人都感到羞耻。”其实这是把孟子当成招牌,赢得尊贤重民的名声。
2.范仲淹
天盛七年(1029),仁宗十九岁,张喜安(宋真宗皇后张喜安)仍主持朝政。
冬日的至日,仁宗要带领百官在惠庆殿为太后祝寿。
范仲淹认为这种做法把家礼和国礼混为一谈,于是对舒仁宗说:“皇帝与父母有事,不是为大臣做的;想孝顺,可以在内宫做家庭礼仪。若以百官拜太后,有损皇帝威严。”建议仁宗放弃崇拜。
我向皇宫报告,没有得到答复。
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要求仁宗回国。
奏书入宫,又沉入海中。
晏殊得知范仲淹是秀才后,大为震惊,批评他过于轻率,不仅阻碍了自己的事业,也给推荐他的人带来了麻烦。
范仲淹据理力争,回信写了一封长信(《严丞相给侍郎的信》),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原因,陈述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侍奉皇上,决不能说坏话和阿谀奉承的话,说话一定要坦白诚实,哪怕打死也在所不惜。”
3.屈原
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楚汉十九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尚勇、汉北;第二年,攻楚,取邪灵、邓、西陵。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杜莹又被田雷攻陷,楚襄王只好带着统治贵族“鱼宝陈城(今河南淮阳县)”仓皇出逃。
在极度沮丧和彻底绝望的状态下,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
这一年大概是楚清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屈原大概六十二岁。
4.杜甫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潼关失陷,玄宗仓皇出逃。
七月,太子恒力在灵武(今宁夏自治区灵武市)为肃宗。
此时,杜甫已举家迁往鄞州(今陕西省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肃宗即位,八月独自北上,投奔灵武。不幸的是,他在途中被叛军俘虏,带到了长安。
同样被俘的王维受到严密监管,杜甫也因为官职小而没有下狱。
尽管个人遭遇不幸,杜甫始终忧国忧民。
安史之乱时,他一直关注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他撰写了《郭在化州的处境》和《关于和化州试士五问》两篇文章,为剿灭安史之乱献计献策,并考虑如何减轻百姓负担。
起义军主力李的兵马经过化州时,写下了《关西将士赴关中待命二首》一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5、陆地游
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孝宗赵昚即位,任命陆游为枢密院编辑,并赐其奖学金。
陆游是一位学者,因此建议整顿军纪,坚守江淮和徐图中原。
孝宗在宫中寻欢作乐时,并未理会。陆游得知后,告诉了大臣张涛。
张导入宫询问,孝宗拦住陆游为镇江太守传判。
隆兴元年(1163),宋孝宗以张浚为总督,主持北伐。
陆游写信给张军,建议早做长远打算,不要贸然出兵。
张浚派大将李显忠、邵洪元领兵出击,收复灵璧、洪宪,进入富力。由于邵丽的不同意,宋军战败(富力之战),局部安全论随即甚嚣尘上。
张军被革职为江淮宣传使。
隆兴二年春(1164),陆游在镇江时遇到张军,出谋划策开始北伐。张军称赞他“决心恢复”。
四月,会签《龙仪》,陆游上书东、西府,暗示江东之地自吴国起,以建康为都。
临安临海频繁,运粮不便,易受意外袭击。皇帝进驻临安只能是权宜之计。
签约后,皇帝要进驻临安建康,统治者要来使,或者去临安或建康,争取时间建都立国,又不使统治者起疑。
龙大元、曾元上台时,陆游对唐朝使者张导说:“曾元、龙大元利用手中的权力,拉帮结派,扰乱朝廷。他们今日不除,后患无穷。”当张导听到这个消息并报告给朝廷时,孝宗大怒,将陆游贬到建康府。
乾道元年(1165),陆游调任龙兴府总判。
有人建议陆游“结交谗言,鼓捣是非,力劝张浚用兵”,朝廷当即免去陆游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