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埠村红花埠村历史

红花埠村建立于金代。据报道,田亮督二年(公元503年),东县(今江苏沭阳)人张皋挖渠汲水,灌溉土地200余顷,俗称红花水铺。该村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曾是历史上重要的驿站,潭南最大的商埠,甘龙下江南路线就在此居住。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荷香,就是红花布的故事。

后简是今天的名字。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设营官镇守。设驿站三年。有粮食加工、农业机械等工厂。它是该县东南部的物资集散地。京沪高速公路穿过村北。205国道和村西。有一个红花埠高速出口。

1992以来,该村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从1995开始,村里还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建了300多个大棚,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其中,利用地缘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服装业、餐饮业,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红花布的传说

郯城县红花埠村,地处鲁南苏北交界处,历史悠久,近沂沭河,远马岭山。是纵贯南北的重要水路码头和陆路商埠。它曾经非常繁荣。

红花埠村原本是马岭山夏树河畔一片美丽的荒野,到处都是鲜花盛开。

有一年,两个被战争打败的家庭在逃亡的路上路过这里,偶尔看到到处都是红花,风景很美,很适合居住,而且远离城市,宜避重就轻。所以我在这里停下来建了个窝。为了逃避追捕,他保持匿名。受各地红花的启发,我们以“红”和“花”两个字作为姓氏。于是红姓和花姓家族和睦相处,代代相传,逐渐成为一个村落,繁衍至今。红花埠村水陆交通便利,自然环境条件优越,人口兴旺,商业繁荣,工业发达。

沭河东岸,与红花埠村一水之隔的是一个小谢庄。村里都是谢姓。

红花埠村和小谢庄虽然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却从不互通,隔着水相安无事。

又过了一年,河东谢庄的一对谢姓男女,分别娶了红花埠村的男姓洪,女姓华,都姓谢。从那以后,灾难降临到红花埠的村民身上。岁月一年不如一年,不是洪水就是瘟疫。红姓和花姓两个家族的生活每况愈下,而谢氏家族却蒸蒸日上。

不到百年的时间,红花埠村的红姓和花姓村民,已经沦落到各只有一户,也是奄奄一息。整个村子都是姓谢的居民。濒临灭绝的红姓、花姓始祖认为,谢氏的“谢”字与红姓、花姓的“红花”字是一样的。为了保护自己宗族的根,他不得不搬出红花埠村,在村西墙外定居。洪姓改为王,华姓改为马。从此,红姓、花姓家族在红花埠村的围墙内销声匿迹,次年搬出红花埠村的围墙,改为、马的红姓、花姓,也日渐兴盛,自成一派,流传至今。

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今天红花埠村民的姓氏结构,如上述传说所述,几乎都是谢姓居民,而城西则居住着和马姓两大家族,分别称为王姓和马姓。三姓虽群雄并起,但和睦相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