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耕火种历史简介?
刀耕火种的历史渊源
新石器时代残存的农业经营方式属于原始的贫瘠耕作制。先用石斧,再用铁斧把地上的树木枯死的根和茎砍下来,再把植被晒干,用火烧掉。大火过后,土地变得松软,翻不了身。地表草木灰做肥料,播种后不施肥。一般一年后在另一个地方种植。由于管理粗放,亩产只有50公斤左右,俗称“种一个坡,收一个萝卜”。早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区就用刀耕火种、土地轮作的方式种植板栗和谷子,云南也早在公元前1260 ~ 11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用这种方式种植水稻。
战国时期,云南土著广泛使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公元前1世纪以后,随着移民定居田地,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在云南中西部逐渐减少,但这种耕作方式仍保留在偏远山区。随着生产工具从石刀、凿子、斧、棍向铁刀、锄头、犁的演变,耕种的作物从单一的水稻发展到水稻、玉米、豆类、杂粮甚至甘蔗、油料作物等经济作物,耕作方式也从刀耕火种、抛荒发展到轮作、轮作、复种。1978以来,边疆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由于加大农业投入,兴修农田水利,实行固定耕地,禁止毁林开荒,基本废除了原有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
关于刀耕火种的其他信息
说起刀耕火种,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古老的场景。一群人穿着兽皮,一丝不挂。他们挥舞着大刀和长矛,砍倒树木并放火焚烧。然后他们用木锥子在地上戳洞,随便播点种子,不种地,不施肥,不除草...,与落后、野蛮、愚昧、生产力低下等不良词汇联系在一起。当环保、生态等词汇进入主流意识形态时,刀耕火种被批判为破坏环境的因素之一。"刀耕火种,山青水秀."可以称之为比较购买的一种方式。***
锡盟的佤族,或者怒江流域的怒族、独龙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都是刀耕火种。如果这种生活方式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早就被自然淘汰了!
刀耕火种最典型的形式叫做“无旋转休息式”。一块地只种一季就荒废休闲,休闲期十年左右。这种土地被很多民族称为“懒人地”,意思是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能获得一份收获,所以是各个民族的首选。只有人口增加,土地不足,才会出现“轮换格局”。刀耕火种不是在原始森林里漫无目的地放火烧荒地,而是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精心策划。所以这种农业方式要有相关的社会制度来保障。比如他们会以村为单位,把村里的懒地分成比如十份,让他们一年种一份,十年循环一次。一般情况下,被烧的不是原始森林,而是他们的“土地”。村民们在义务山区砍树、烧荒地、播种、收割,每一道工序都有传统的规矩。比如烧火前,消防通道要有专人打扫和看守,防止山火越界。砍树的时候,给大树留一根木桩,给小树留一根树根,让它们在来年的春风中重新长高。
烧荒地有很多好处。云南的红土多呈酸性,草木灰中的则呈碱性,可以改良土壤。火烧熟了草籽和草蛋,几乎不用除草和防虫。所谓的刀耕火种,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如果真的被犁了,就不好了。因为深耕会把草木灰埋在下面,翻出土壤深处的卵和草籽。烧地时机也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晚烧会耽误农时,早烧不能马上播种,反而让杂草得到可乘之机。外人割了一块地烧了,只种一年,会很可惜。栽培时间越短,根系越容易复活,植被越容易恢复,水土流失越少。每年新烧的土地都经过近十年的恢复,可以保证土壤肥力常新。这样,村民们永远有地可种,有山可收,有猎可猎,与大自然形成良性循环。
种田也是学习。许多民族正在实施不同的套种计划。有* * *旱稻,有挂在空中的豆子,有挂在地上爬行的小米,* * *南瓜,有钻出地下的* * *山药,多达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充分利用了阳光和土地。因此,它也被称为“宝地”。尹先生指出,宝地的综合收益远高于固定耕地,同时所需工时比轮作锄地少一半,主要节省除草和防治病虫害。所以这种生产方式是山民主动选择的结果。只有在耕地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才能采取轮耕的方法。在尹先生看来,刀耕、锄耕、犁耕不是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种农业方法,而是不同场合的三种农业方法。后两者并不比刀耕火种更高级,而是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结果。
很多民族都知道西瓜树种在懒地里。西瓜树是速生树,落叶多,有能固氮的根瘤菌,有利于加强土壤肥力。西盟的佤族在收割粮食播种树种,盈江卡场的景颇族在同时播种树种和旱稻种子,怒江的独龙族和怒族在播种树苗。这种丰富的多样性表明,刀耕火种式的耕作不是因为无知,而是因为对其生活的自然有着深刻的“了解”。
中国仍有保留传统的地区。作为一个国家,如果它不能保护这些传统,这是一种耻辱。强行把这些地区拉入工业文明体系,无异于拿古董当柴烧。这些幸存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今天的财富,而且它们对未来人类的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传统的生存智慧,利用当地资源实现可持续生存和快乐生存的智慧。另一方面,工业文明体系崩溃的时候,是人类文明最有可能的方舟,也是人类新文明最有可能的火花。
人们还:
1.刀耕火种的成语接龙
2.背诵2016
3.字刀开头怎么办,成语接龙?
世界六大探险胜地
5.森林防火打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