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里的人物是真实的吗?
《拉贝日记》手稿简介
1937年至12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的最惨烈的罪行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当时和后来日本很多当权的人试图否认这样的悲剧的存在,企图隐瞒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经历过这场悲剧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都提供了揭露悲剧真相的材料。拉贝的日记是一位目睹南京大屠杀的德国朋友所做的真实记录。这份尘封已久、极具价值的史料,在纪念中国开始全面抗战的卢沟桥事变60周年之际首次出版,意义重大。
这本书的作者约翰·拉贝(John?h?d?拉贝)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他从65438到0908去了中国,很快就在北京、天津、南京做了西门子的员工。拉贝和他的家人在中国生活了近30年,他的孩子和孙女都出生在中国。他们与中国人民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和一些国际友人在当时极其危险和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四处奔走,拼命抗议,尽最大努力阻止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暴力袭击。他们建立的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临时避难所。在他自己的住所和小花园(在今天的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也保护了600多名中国难民。他在日记等文字中,也描述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暴行。1938年4月他回到德国后,陆续举行报告会,向德国当局提交书面报告,继续揭露日军在南京的罪行。在受到德国警方盖世太保的盘问和警告后,他仍然小心翼翼地秘密整理自己的日记和相关资料,把这些历史记录留给了后人。
《拉贝日记》是近年来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史料。这本日记里记录的是拉贝的亲身经历,非常具体、细致、真实,其可信度无人能否认。在写日记的同时,拉贝还精心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对这些照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些话对中日交战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政治是非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拉贝的祖国在二战中是日本的同盟国,他本人是德国纳粹党南京小组的负责人(代理人)。这就使得他的账号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当然,由于拉贝当时的活动主要是在南京的安全区,只有自己和周围人的所见所闻,所以这本日记不可能对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全过程做出完整系统的判断和估计。这不能苛求。尽管如此,拉贝的日记仍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对侵华日军这一可怕屠杀的血淋淋控诉,是对日本军国主义者所犯严重罪行的有力见证。
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恶性发展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战争中各种罕见的野蛮行径都是这些国家的法西斯势力制造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和南京大屠杀就是显著的例子。这种非人化的法西斯主义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反对,包括许多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传统的国家。即使在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也有大量不满和反对法西斯主义的人。这样就形成了最广泛的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借助这个强大统一战线的力量,最终取得了打败德意日法西斯的胜利。作为一名德国商人,甚至是一名纳粹党党员,拉贝以他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参与了中国反对日本法西斯暴行的斗争,并对中国人民给予了极其宝贵的援助。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可亲可敬的国际友人。《拉贝日记》的出版及其斗争事迹的传播,再次向世人昭示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文明必将战胜野蛮的历史真理。读者会从这份史料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编辑此段]作者背景
约翰·拉贝,英文名John rabe,二战时有个中文名“埃拉佩”。在南京人写给他的感谢信中,他用的是后一个名字(原文:“埃拉佩先生:助人为乐,佛心侠义,愿天堂与别尔谷同在。1938年1月,我院难民分摊捐款。”)。
历史题材一直是票房毒药。只要想到历史和战争相关的电影,就难免觉得无聊像是条件反射,但是南京!南京!”而《拉贝日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两部电影都涉及一个德国人,约翰·拉贝,他在南京大屠杀中拯救中国25万人的故事再次震惊了中国人民。在商业大片泛滥的时代,战争和历史电影的出现鼓舞人心,张艺谋也会拍《金陵十三钗》。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无法抹去的伤痛,拯救中国人民的国际友人成为那个苦难年代中国电影的新热点。
在南京南京,拉贝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但实际上,56岁回国的他,怎么可能是个老人?历史上拉贝并没有像在南京那样中途抛弃难民,而是在所谓的“血腥六周”南京大屠杀结束后一个多月就离开了中国,直到1938年2月底各国大使才回到南京(德国政府多次要求他回去后,他拒绝了,甚至撕毁了召回)。在各国大使的监督下,日军是不可能明目张胆搞屠杀的。法西斯犯下的许多暴行都是秘密进行的,不给外国媒体曝光的机会。这是为了避免给其他国家对自己施加政治压力的理由(犹太人集中营的大部分丑闻都是在二战结束后才被揭露的,一些二战期间拍摄的纪录片统计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不到2万,因为当时严重缺乏数据),这也是为什么拉贝被驱逐出南京后,日军把拉贝的功劳据为己有。
拉贝不恨犹太人。他有犹太朋友,甚至帮助一个犹太家庭逃到英国。
纳粹身份
约翰·拉贝(John Rabe),1882出生于德国汉堡,20世纪20年代加入纳粹党的前身德国社会工人党。他是纳粹中的元老级人物,一度备受尊敬。他在1908年来到中国。1919甚至数次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因为一战爆发后,中国对德宣战,他作为西门子商务代表的身份极其尴尬,被迫回国休息。被遣返后的第二年,拉贝回国,担任一家在华外资公司的高级顾问,直到西门子洋行中国总部在上海正式开业。在此期间,他受到严密监视,怀疑他多次访问中国有其他隐藏的目的。直到国民政府扎根南京,承认西门子在中国的权益,他才告别“黑名单”,不再做“特殊人”。
拉贝与大多数情报机构和权贵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除了军事人员,他还经常接触德国在南京的军事顾问团高层,以及远东第一个以纳粹身份嵌入日军的间谍佐尔格。日本人在历史书上称他为纳粹间谍。
正是这些复杂的身份和经历,使得拉贝的日记和大量被保护的南京大屠杀资料莫名其妙地受到质疑,很多文字资料也没有得到更高的重视。原因是日本人在国际法庭上辩称“一个纳粹的话没有说服力,不应该相信……”。
《活菩萨》
1937年冬,国民政府撤退撤退,南京沦陷。一时间,大量日军涌入南京,开始疯狂烧杀抢掠。瞬间,南京尸横遍野。
拉贝在南京陷落前从秦皇岛赶回南京。很多人以为跑都来不及了,何必再去趟这浑水。但拉贝想到自己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这个国家的命运已经不能和自己分开了。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充当一个有外国身份的懦夫,所以他坚持留下来。当日军飞机整天轰炸南京的每一个目标时,大量平民失去了庇护。拉贝偶然发现西门子一直挂着的纳粹党旗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他立即打开公司的大门,让成千上万的人涌上街头,在纳粹的旗帜下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在拉贝的德国纳粹党党员和多重政治身份的威慑下,他迫使原本对安全区实行交通封锁的日军打开了闸门,食物和药品得以顺利运送,数十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而且他带头捐出自己的积蓄,和别人凑钱从部队购买高价口粮,保证更多的人不会饿死或冻死。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拉贝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糖尿病天天爆发,胰岛素几乎都用光了。他说,如果上帝想结束他的生命,他必须首先拯救仍在这个难民营中挣扎的20多万无辜的人。
拉贝家的避难者名单上有签名和手印。拉贝在南京的家中收留了600多名中国难民,并自费抚养他们长大。他的行为无私而伟大。他被亲切地称为“活菩萨”。
在1937年底到1938年初那段血腥恐怖的日子里,拉贝为了救中国难民,夜以继日,拼尽全力,直到晕倒。他的一些事迹没有记录在他的日记里。比如,他冒着生命危险和助手在南京街头跑来跑去,用相机拍下了大量日军大屠杀的照片,收集了大量的屠杀血证。1937,1937年2月26日,他将这些重要材料交给德国驻日大使馆的情报分析员佐尔格,希望通过他的关系将这些文件交给德国政府和日本朝野的高级官员。虽然他的目的没有达到,但德国政府和日本政府都不以为然,佐尔格作为前苏联的特工,把这些资料复印了几份,交给战时德国最高司令和苏联社会主义政府保存。
悲伤的晚年
1938年2月,拉贝的糖尿病已经开始恶化。而且因为拉贝对日军的不断施压,对日军暴行的不断指责和抱怨,日本军方官员被激怒,被迫将他驱逐出南京。德国政府接到日本的通知后,决定召回拉贝,接受定性信息。拉贝最后把难民营托付给马洛、魏特林等十几个外国人,妥善安排后回国。
回国后不久,拉贝被党部调查,并封锁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然而拉贝没有接受警告,多次在德国汉堡、慕尼黑、汉诺威等城市发表演讲,对日军残酷、不人道的战争行为进行了多次报道。被军警驱逐后,他坚持抗争,被盖世太保逮捕,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在确认没有太多罪名后,他被软禁在家,并受到特工监视。后来拉贝被捕的影响逐渐扩大后,纳粹把他列入黑名单,他随时可能被秘密处决。拉贝没有屈服,而是顽强地一次又一次战斗,不断地呼喊着要回到中国和南京。
纳粹政府被推翻后,拉贝并没有因此重获自由,而是以纳粹党老兵的身份被捕,重新投入监狱。在中国的保证书和大量证据的帮助下,拉贝被暂时释放,但仍被列为重点观察对象。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被英方拘留审查后,前苏联又把他扔进了监狱。在最后一次离开监狱之前,拉贝的糖尿病已经到了危急的程度,随时会结束他的生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被释放了。然而,他入狱的消息传到南京后,在南京掀起了一股捐款热潮。人们捐赠了数千美元帮助他出狱,恢复他的半自由状态。
拉贝的晚年非常凄凉。他死于1950,抗战胜利第五年。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件事,也没有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他的墓碑上只写着“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约翰·拉贝”。他所做的,所写的,所取得的成就几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部分,但他从不认为自己是英雄。
拉贝的中国秘书。
拉贝先生有一个中国秘书叫韩祥林,他写了“南京!南京!小说中的唐天香以韩祥林为原型,其身份和事迹有许多相似之处。
然而,应该澄清的是:
1:在历史上,韩祥林不仅没有做叛徒保护家人,还帮助拉贝救了很多人。他被拉贝任命为食品委员,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作人员之一。1937年底,日军策划了南京大屠杀,韩祥林负责与日方谈判粮食问题,对整个安全区的正常运转起到了重要作用。
2.韩祥林确实拿到了通行证,但不是给她自己用的,而是给国民党飞行员王汉万的。在南京,“唐天香”背叛了一个中国兵,拿到了通行证,但在最后关头,她选择了留下,让一个国民党军官(也就是历史上的王汉万)带着拉贝离开。在历史上,韩祥林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从未离开过南京。
3.韩祥林不是被日本人杀死的。拉贝先生离开南京后,继续救助南京难民,一直活到抗战胜利,直到上世纪80年代去世。
韩祥林是拉贝先生在中国最好的朋友之一。二战后,他还出庭作证,指责日军暴行。他的生活是由韩祥林口述的:日本人憎恨国际救援组织。
南京南京对韩祥林(唐天祥)的描述涉嫌歪曲事实。
[编辑本段]拉贝日记手稿的出版
日记手稿的发现
1996年,在美籍华人张纯如女士和邵子平博士的寻找下,《拉贝日记》被重新发现。12,13,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上,拉贝的孙子莱因哈特女士首次将2000多页日记复印件公之于众,立即引起轰动,成为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细的史料之一。日记记录了该市的600多起案件,其中许多可以与其他材料相互佐证,如幸存者李秀英。
1997年8月,整整60年后,《拉贝日记》中文版在南京出版,著名历史学家胡绳作序。年底,前驻华大使欧文?多亏了Wickert先生的努力,德国出版社(DVA)用德文出版了《拉贝的日记》。(德文版、英文版、日文版均为日记原文摘录,章节略有不同,中文版刊登日记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