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黑洞》揭示了盐商黄巢如何将300年的唐朝推向灭亡的边缘。
黄超的老家是山东菏泽市,三代人都是走私贩。食盐走私在唐朝是死刑交易,但利润极高。唐朝安史之乱后,朝廷为了筹集资金,突然将一桶盐的价格从10两提高到110两。国家财政十有八九要靠盐的利润,老百姓要吃的很少。作为一个私酒贩子,黄超家并不缺钱。所以,当各地穷人因为吃不饱而造反的时候,黄巢中的造反更多的是一种抓住机会获取更大利益的策略。
王献之也是一个盐走私者。当他领导的起义军攻打唐珂县并获得巨额利润时,他的私人盐伙伴黄巢也带了数千人。两军会师后,实力增强,但采取的策略仍是运动战。换句话说,他们的目标不是夺取城市,而是打下一座城市,抢下一座城市,然后弃城寻找下一个目标。
在成长的过程中,王献之和黄巢开始以武装力量为杠杆向朝廷投降。王献之和黄巢在冀州第一次投降失败,从此分道扬镳。1987年,王献之每年七次向朝廷投降,并要求见官员,但双方都不说话。878年,王献之战败被杀。黄巢接掌残王,玩起了投降求官位的游戏。黄巢在军中当政时,请了朝廷的大官;在军事上处于劣势时,向朝廷要小官,或以此作为缓兵之计。
但是北方发生过多次战争,帝国的防御也比较严密。黄巢不应该征战中原。他带兵攻打南方城市,甚至一路打到广州。占领广州后,岭南爆发瘟疫,黄巢立即率军北返。因为缓冲区的雇佣兵自保,没有做任何阻止的事情,黄巢很快就攻占了潼关。
黄巢的部队在实战中的战斗力测试结果表明,它不是一个勇敢的人。但攻下潼关后,黄巢大军士气高昂,守潼关官兵士气低落。黄巢在潼关前坡布下六十万大军,亲自领兵到前面,大声呼救。在最有可能阻止黄巢进入长安的最重要关口,守关官兵吓得弃关而逃。
于是黄巢进入潼关。在黄巢到来之前,长安的唐皇逃到了四川。黄巢的胜利者坐着金轿进入长安,受到全城人民的欢迎。几天后,他当上了皇帝。
但是,黄巢登基的那一天,也是黄巢大齐王朝崩溃的开始。缺乏基本的军事才能和真正的政治远见,黄巢进入长安不是为了御敌或安抚人心,而是为了集中精力一下子做好自己的皇帝。长安很快被唐军围困。
缺乏真正战斗力的大齐王朝濒临崩溃。黄巢将军朱温向唐朝投降,把大齐王朝推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唐朝请来的少数援军,黄巢的军队屡战屡败。由于屡战屡败,黄巢被迫忍痛离开长安。与此同时,黄巢的军队将长安夷为平地。从此,这座曾经的皇城再也没有恢复。
随着他从长安撤退,聚集在黄巢周围的军队被打散了。不像项羽,至死不肯过长江。黄巢带着几千人逃回老家山东。但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保护不了他,他只好逃到山里。最后,他被逼得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离他登上皇帝宝座还不到1200天。
黄巢军队建立的王朝,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农民起义建立的王朝一样,都是短命的。但与其他农民起义相比,黄巢及其军队受到历史学家的广泛批评,甚至有人不同意将黄巢称为“农民起义”。黄巢谋反的真实意图也受到了质疑。他那句“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言壮语,也成了他虚张声势的“罪状”。但史学领域的争论,应该成为研究农民起义的动力,而不应该成为不同意见的人之间的党派斗争,更不应该成为政治斗争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