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地理有哪些知识点?想了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本文仅供参考,您将通过关注本站继续获取更多信息!

高一必修地理两个知识点总结1。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水平影响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人口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和自然灾害也会影响人口增长。

2.人口增长模型(人口再生产模型):原始模型:高、低(发展中国家水平低),现代模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模型:从“高、低”向“三低”过渡(发展中国家水平高)。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拥有最大的净人口增长。

第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出身和婚姻、走亲访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好处: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3)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4)为移民地区提供廉价劳动力。

(2)缺点:①造成迁出地人才流失;(2)加大了移民地区社会管理的难度。

三。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

1.人口与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所能维持的最大人口数量。

合理人口容量: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合理人口容量小于人口承载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四,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区划——同一城市用地类型的集聚。

(1)商圈:位于市中心,交通要道两侧——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人流量大;支付租金能力强。

中央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利——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部分河流、铁路、公路经过。

(3)居住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商业区。城市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区域功能区划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区域结构和服务范围。

小城市:区域结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水平低、范围小★大城市:区域结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水平高、范围大。

动词 (verb的缩写)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的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二战后城市化的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快于小城市;②大城市数量在增加;③人口1万的特大城市发展迅速。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反城市化。

②逆城市化原因:环境质量需求增加,农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3)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扩张迅速,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中在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第六,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郊区热力环流,空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地下水入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加。

对于河水来说,坡水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容易形成洪峰。

水质——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城市水源。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功能。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拓宽主干道,建设环路,建设高架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保护和管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七、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随着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理上扩大了。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和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贮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化肥、农药等的施用。: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八、主要农业区域类型

1,商品粮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家。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辽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雨热并举的季风气候,适宜水稻生长;(2)地形:河流平原或河口三角洲下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农耕;(3)劳动力:(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特点:①小规模农业;②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畜粮混合农业。中国珠江三角洲的池塘生产主要是渔业和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洲(“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收割机上的国家”)。

(3)特征(以默里-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1)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提供肥料。

休耕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和牧草。

(2)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时的闲暇时间(5-6月播种,11-65438+2月收割),正式放牧。

③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决定是多种小麦还是多放羊。

(4)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肥沃的土壤;④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便利;(3)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程度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励和支持。

4、牧场畜牧业

(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木茂盛;

②地广人稀,地租低;

③靠近海港,水陆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病研究;(2)围栏放牧和轮牧;(3)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

5、产业集聚和产业区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的分配等。

(2)集聚效益——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成本和能耗;

(3) * * *利用工业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4)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九。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英格兰中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辽宁中南部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1)一般以丰富的煤、铁资源为基础,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

(2)以大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

X.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和分布

1.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部分农村地区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区。

2.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德国南部,以及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XI。重要的交通网络

1,铁路网

五横:

京包宝兰陇海蓝欣线。

上海-杭州-浙江-江西-湖南-贵州-昆明-滨州-滨南-昆明。

七宗

北京-上海-北京-九龙-北京-哈尔滨-京广交通-刘彘宝成-成昆兰青-青藏。

2、铁路建设的意义:

政治战略意义——(1)有利于人民往来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二)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

经济意义——(1)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二)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推动沿线经济发展;(3)完善交通和铁路网络。

十二。正视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

环境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人类生产生活排泄物的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排入环境的废物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

(1)资源短缺。

(2)生态破坏。

(3)环境污染。

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类: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海洋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和臭氧破坏、资源枯竭和生物物种减少)。

3、环境问题的分布: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农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地区更严重(原因是: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

十三。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预防和控制:

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利用不合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总的来说,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

2.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其内涵概括为: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体系。

(2)原则:公平性、连续性和* * *同性。

拓展阅读:高二地理复习方法有哪些?首先,掌握地理的知识点。

要记住知识点,要掌握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尤其是《公转自传》和《地球时差》,通常出现在高考选择题中,不容易做到。我们的解决方法是掌握课本上的地球自转的地图。

不仅是地理,其他学科,知识点都很重要。只有打好基础,未来的路才会越走越踏实。

第二,不懂就问,这是个好习惯。

不懂就问,这是正确的学习态度,也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它需要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努力,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尤其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要因为不懂就气馁,而是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坚持下去。

第三,做地理笔记

我们不要低估地理笔记。地理笔记很重要。我们必须做笔记。我们不必一直记笔记。我们只需要把经常考试的知识点写下来,然后好好总结一下,看看哪些容易考,哪些比较多。重点看什么,但是不要没有终点线的复习。这是高三复习时的大忌,因为太费时间,而且容易忘记,效果也不好。

第四,思考和总结

无论是看书还是做题,都要学会思考,不断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成绩。记住学而不思则罔,学与思是同步进行的。

文科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有哪些?1,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专业就业面广。根据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至少35万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目前有实践资质的只有8万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工商管理专业可以从事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国际物流等,就业面广,各行业薪资高。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90年代,学国际贸易的成了“抢手货”。窃上世纪末,国际贸易人才在市场上出现“滞销”迹象。好在近几年国际贸易专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国贸专业毕业生在国际商务领域的优势不言而喻。外语水平过硬,专业知识扎实,计算机功底扎实,自然能获得一份优越的工作。

3.新闻专业

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不仅限于传统媒体。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新的就业方向。一个是舆情分析,很多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都需要招分析舆情的学生。二是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运营。

4、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外语)

主要学习英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小语种。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科研、教学、企业、事业和管理工作的高级语言文字人才。

5、广播电视新闻学。

主要学习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新闻采访写作,我的制作,摄影等等。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可以在新闻媒体做记者,我或者主持人,也可以在广告公司做广告策划,文案,在企事业单位做宣传策划,文秘,或者影视制作。

6.心理学专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这个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05年底,一份心理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有超过1/6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咨询师将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职业。很多人以为心理学专业是专门给理科生的,但其实很多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是文理兼收的。

7.新媒体专业

权威数据显示,新媒体行业相关专业就业率达98%以上。目前影视后期制作行业的人才缺口在20万左右,其中播音主持和新闻采编最缺,工资也远高于传统行业。60%的毕业生入行能拿到7000以上的工资。而且大部分影视公司都有完善的福利制度和奖励机制。因此,近年来,新媒体专业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

8.市场营销专业

营销人员是指从事市场分析和开发研究,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建议,推广产品的人员。

在近日重庆举行的一场毕业生双选会上,营销人员成为众多用人单位招聘的重头戏。比如某家居生活广场公开招聘的32个岗位中,营销专业人员达到20人。

近年来,市场营销已经渗透到各类企业中,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将持续看好,并有可能持续升温。

9.对外汉语专业

据教育部统计,汉语教学正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总人数已超过2000万。目前,美国、新西兰、日本、泰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将中文成绩纳入大学课程。

由于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汉语教师严重短缺的问题。所以学对外汉语就业前景好。

目前,在许多国家,汉语教师已经成为待遇优厚、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10,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主要学习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注意外语成绩)。被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从事国际营销业务或研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