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贵州上甘岭。一个老人问:为什么这部电影里没有我?
影片结尾,村民久久不愿离去,无不被志愿军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落泪。人群中,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站了出来。他眼里充满了泪水,禁不住叹了口气。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真正的上甘岭战役比电影里还要惨烈,可为什么电影里没有我?”
老人一说这话,就引来一片惊呼。其中一个和老人很熟的村民用开玩笑的口吻说:“我说邹老头,你是不是糊涂了?有志愿军的英雄。怎么能出现在电影里?”
老人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小声说:“我以为我一开始就参与了拍摄。”然后拄着拐杖走了。
1993年,老人安详离世。葬礼结束后,老人的三个孩子像往常一样收拾父亲的遗物。他们来到父亲通常居住的一个房间,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满是灰尘的手提箱。他们小时候见过这个行李箱,我父亲一直视若珍宝,从不让别人碰。现在我父亲走了,我的孩子们有机会看到手提箱的真实内容。
很快,这个行李箱就被打开了,里面的东西却让孩子们哑口无言。我看到里面不是金银财宝,而是金牌和奖状,包括一枚二等功奖章和志愿军政治部颁发的“狙击英雄”奖!
老人的大儿子忍不住哭了,喃喃道:“我只知道我父亲是个好枪手,却不知道他其实是个志愿军英雄!”"
很快,老人是志愿军英雄的消息传开了,各级机关首长纷纷前来吊唁。村里的村民都知道,这个七年前声称要出演电影《上甘岭》的老人,真的有着传奇的过去。
时间飞逝到2021,电视剧《过鸭绿江》风靡全国。在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中,一位名叫邹希祥的志愿军战士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邹希祥是这样介绍的: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206发子弹击毙203名敌人,精度比“狙击手”张还高。美国高级将领无奈地说,他们的飞机、大炮都在战斗,对邹希祥却无能为力。
邹希祥是1993去世的老人的名字。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在他去世28年后,终于缓缓揭开。......
邹希祥能在上甘岭战役中取得如此大的战果,得益于他的成长经历。1922年,邹希祥出生在贵州遵义武川县一个仡佬族家庭。仡佬族生活在大山里,靠山吃山,孕育了这个民族勤劳、粗犷、勇猛的优秀品质。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天赋过人,后天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好在邹希祥三点都有。
由于土地贫瘠,仡佬族大多以狩猎为生,而邹希祥的祖辈都是玩枪高手,所以邹希祥自带狙击基因。与此同时,邹希祥和张一样,是天生的远视者。
七岁时,邹希祥拿起火药枪,跟着父亲进山打猎。他无数次看着父亲举起枪,瞄准射击,然后把猎物猎杀到地上。他已经通过听记住了这些动作。
邹希祥长得很快。他从一个固定的目标开始学习,然后开始用兔子和野鸡练习。到他20岁的时候,只要邹希祥的视线里有一个活物,哪怕只有一点风吹草动,他都能敏锐地判断出那个活物的具体位置,然后进入伏击地点,一枪打死。一切准备就绪,邹希祥等待的就是上阵杀敌的机会。
1949年,国民党胡宗南部向西南撤退,到处抓青年,邹希祥不幸被捕,加入国民党队伍。然而不久,解放军解放了贵州,邹希祥的部队叛变投降。得知解放军是仁义之师后,邹希祥毅然告别家人,成为解放军17军51师的一名战士。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鉴于朝鲜的严峻形势,毛主席和中央军委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1950 10 6月19日,志愿军第一批六个军渡过鸭绿江,转战朝鲜。前四次战役,志愿军英勇作战,将“联合国军”赶回三八线以南,战果辉煌。
为了扩大战果,1951年3月,中央军委派遣15部队入朝。15军军长秦基伟一直在朝鲜战场上摩拳擦掌,准备大获全胜。3月24日起,15士兵依次入朝,随后参加第五次战斗。此时,邹希祥是15军45师135团1营机枪排的一名战士。
与前四次战役不同的是,第五次战役志愿军打得非常艰苦,在三八线附近与“联合国军”反复拉锯。15部队到达栾川后,立即与美军王牌第三师和土耳其旅展开了遭遇战。
战斗刚开始,美军就发起了疯狂的进攻。面对这种不利局面,邹希祥自告奋勇,带着小分队到敌人身后,拿起机枪向敌人扫射,放倒了大批敌人。此战过后,邹希祥荣立三等功,升任机枪排排长。
真正让邹希祥眼前一亮的是1952+00年6月爆发的上甘岭之战。上甘岭曾是美军的“伤心岭”,却是邹希祥称雄的地方。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进行拉锯,拉锯的主要地点是武胜山。作为志愿军的防御核心区,一旦武胜山失守,美军机械化部队就会长驱直入,畅通无阻。于是,彭司令命令秦基伟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五岳。
从1952年4月开始,135团的邹希祥和他的战友进入武胜山南侧的上甘岭,面对美军最先进的碉堡。为了弥补武器装备的劣势,志愿军开展了“狙击运动”,驱散狙击手,歼灭行进中的敌人。
正是在“狙击运动”中,邹希祥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为美军所在位置的地形略高,再加上武器装备的巨大优势,美军非常嚣张。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出营地,在外面载歌载舞,流连嬉戏,甚至朝着志愿者的方向撒尿,很不礼貌。
邹希祥从观察孔里看到这一幕,顿时恨之入骨,发誓要给美军一个教训。第二天,邹希祥观察到一名美国军官拄着拐杖来到阵地前,指着志愿军阵地。邹希祥以为对方一定是大官,便探出战壕,准确瞄准。随着一声枪响,美军军官倒地身亡,美军阵地一片混乱。
消息传来,志愿军守卫的北山高地一片欢呼。团领导激动地找到邹希祥,鼓励他说:“打得好,就打!”邹希祥受到鼓舞,更加坚定了冷枪杀敌的决心。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志愿军用狙击火力击毙了3558名敌人。其中邹希祥用206发子弹打死了203个敌人,杀伤率高得惊人。为了追寻这个“狙击手中的神话”,美军甚至出动数架飞机,集结整个炮兵阵地的火力,集中力量单独攻击他。但邹希祥依靠地道,几次逃出火场。
同时,邹希祥也在战斗中受伤。他的耳朵被打掉,左臂被美军的刺刀刺伤,腹部和腿部布满烧伤和爆炸痕迹。但邹希祥在火线上身负重伤,一直站在地上。
战斗结束后,邹希祥被志愿军司令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狙击英雄等荣誉称号,名声响彻全军。
上甘岭战役后,志愿军司令部派专人登上上甘岭,采访邹希祥及其部队,拍摄纪录片。《上甘岭》收录了部分影像资料,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1954年,邹希祥随15军回国。两年后,在大裁军的大潮中,邹希祥主动提出退伍回乡。部队首长不忍心看着志愿军英雄受苦,想把他留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但邹希祥婉言拒绝了首长的好意,说:“我的很多战友都死在战场上了。我能活着回来是最幸运的,不能再给国家添麻烦了。相比大城市,村里的村民更需要我。”
邹希祥信守诺言。回老家前,他特意去了一趟东北,把东北的优良稻种带回了武川县。从1956开始,他一直在不断的培育和推广,让村民们第一次吃上了饭,告别了刀耕火种的原生态生活。
主人公晚年沉默寡言。他把上甘岭战斗的经历深埋心底,从未向外人提及。那些代表他荣誉的军功章和奖状,都被他放在一个行李箱里,连家人都不准随意碰。直到1986村里组织大家看上甘岭,邹希祥的记忆才被唤起,才说出心中的疑问:“为什么电影里没有我?”但并没有引起村民的注意。
1993年3月,71岁的邹希祥去世。直到去世,他也没有公开自己的志愿军英雄身份。如果不是孩子们收拾好遗物,老人的这段传奇经历恐怕早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得知内情后,村民们也感叹道:“原来我们身边就有一位隐居的大英雄。为什么他从来没有介绍过他?”太深了!"
邹希祥的儿子也感慨地说:“父亲从来没有跟我们提起过他参军的经历,有时候会突然说‘打枪?我打得很准。没想到是真的。"
如今,邹希祥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这样的革命烈士,将永远存在于* * *和国家的功劳簿上,被一代代人称颂。至于他为什么不想暴露身份,或许,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功过放在心上。他想看到的是中华大地开满鲜花,让英雄流的血不会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