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历史恩怨都是谁?
1,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臣(左云),楚国(今湖北监利县黄歇镇)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沈,又名。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王自健的老师,因费无极的诽谤,与长子吴尚一起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的重臣,是苏州城的建造者,那里有胥门。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配合孙吴入侵楚国都城,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为父兄报仇。吴国依仗伍子胥等人的计谋,打败了西方的徐、鲁、齐,成了暴君。
伍子胥曾多次规劝吴王夫差杀了勾践,但夫差不听。急于入主中原的夫差率军攻打齐国,伍子胥再次劝诫夫差暂时不要攻打齐国,先灭岳,遭到拒绝。
夫差听信太宰伯伯的谗言,说伍子胥密谋靠齐反吴,派人送剑给伍子胥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众人说:“请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放在东门上。吾欲观吴之死。”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被越国的偷袭所灭。
2.语言
语言(?——公元前472年),又写成钟,字将,少鸟,一子鸟,春秋末年,祖籍郢、楚(今湖北江陵附近),后定居岳。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
越王勾践的谋士范蠡对勾践最终击败吴王夫差立下了汗马功劳。当越国消灭吴国时,范蠡立即离开了越国,并建议文子离开。
顽固的文学流派拒绝离开这个国家。越王把剑给了阿文,说:“你教了我七种灭吴的方法,我用了三种。你还有四个。带他去见先王。”文忠不得不自杀。
3.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生于卫国敦丘(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卫国之君的后代。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推行变法,使阿沁成为富强之国,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对秦国的户籍、军号、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民风民俗等进行改革,制定苛法。
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重奖农事;军事上,秦军收复河西之地,分15城给商,国号尚军,史称商鞅。
公元前338年,死后,商鞅被公子钱指控谋反。他四处逃窜,被逼得走投无路。最后被秦惠王抓住,处以车劈的惩罚。
4.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又名韩非子,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的书传到了秦国,秦王非常赏识韩非的才华。不久,由于秦国攻打朝鲜,汪涵不得不利用韩非,派他去秦国。公元前233年,韩非子被韩国国王派往秦国。
韩非子到了秦国,李斯认为他不如韩非子。他诽谤秦王,在狱中杀了韩非子。
5.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公元前196),汉族,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战术军事家”的代表,被后人尊为“兵仙”、“帅神”。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但未被任用。转投刘邦,被推荐,拜苏,被萧何保为大将,为刘邦制定汉中对策。
刘邦兵败彭城后,韩信先破了京索之间的楚军,再平定魏。刘邦乞求北伐以赢得代国,接受了他的精锐部队,最后打败了赵,并派人投降了燕。?
支持刘邦,清剿项羽派往赵国的楚齐兵,平定残存的赵国诸城。刘高打败他的精锐部队后,奉命攻打齐国,在渭水消灭了龙郄的二十万楚军。
韩信攻楚,项羽与刘邦签订海湾协定。刘邦听信了张亮和陈平的计划,撕毁了缺口协议,没有追击项羽。
汉朝第五年,出兵屯兵,围攻楚军。项羽死后,被解除兵权,移为楚王,却被诬为淮阴侯。吕后与萧何合谋在长乐宫诱捕并杀害了三族。
百度百科-冤案
百度百科-商鞅
百度百科-伍子胥
百度百科-韩信
百度百科-韩非
百度百科-语言
百度百科-戊戌六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