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几则轶事
2.汪曾祺1946年在上海,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情绪低落。他的老师沈从文写了一封信,骂汪曾祺:“为了一时的困难,哭哭啼啼,甚至想到自杀,都没有用!”你手里有笔,怕什么!”用自己打天下的经历鼓励他用笔,并让珍妮·张兆和写一封长信安慰他。
3.汪曾祺是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最喜欢的弟子。沈从文非常赏识他,把他当老师,当朋友。沈从文经常说汪曾祺的文章比他自己的好,比老舍的好。最难得的是可以“受辱”。
4.汪曾祺反右时受到冲击,被发配农村劳动。他在固原马铃薯研究站画了一幅马铃薯图册,试图为自己刻下一个印章:“侍奉军台”,这使他成为清朝一个被惩处的大臣。但由于条件有限,我只用毛笔画了一个印章图案。他曾经写过自己的诗,说:“三十年前,我打算成为一名画家。我什么时候出去修印象,搔头发,抹胭脂?”
5.汪曾祺画土豆,有了新的科学发现。原来麻土豆的花是香的。人们过去认为马铃薯的花是无味的。
6.汪曾祺在固原吃了很多土豆。据他回忆,有七八十种。比如“男爵”,一个可以是饭;有一种很甜很脆的味道,可以当水果生吃;他最喜欢的是“紫薯”,像蒸栗子一样黄,吃起来像蒸栗子,但入口更细腻。他曾夸口说,他是全国唯一吃过这么多种土豆的人。他回北京探亲,也会从张家口给家里带土豆和蘑菇。
7.下放张家口的经历对汪曾祺影响很大。基于这段经历,他创作了《七里茶馆》、《黄油煎饼》、《孤独与温暖》、《羊舍一夜》、《看水》、《羊舍一夜》、《王全》等著名小说,以及《葡萄月令》等其他著名散文作品。
8.汪曾祺在家里和孩子平等相处,就像朋友一样。除了他的妻子石,他的孩子们甚至他的孙女都称他为“老人”。他曾写道:“一个现代的、有人情味的家庭,首先要‘不大不小’。父母牛逼,孩子‘直’,最没意思。”
9.汪曾祺和他的妻子石一生相亲相爱。汪曾祺并不擅长谋生。他晚年写文章会算发表了,不知道稿费怎么收。还是依靠石作为他的专职秘书来应付。
10.沈从文曾在路边看到一个“路倒”躺在地上,以为是难民。仔细一看原来是醉酒的汪曾祺。沈从文让几个同学把汪曾祺背到宿舍,给了他很多浓茶让他清醒。
11.汪曾祺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当过枪手,为同学杨宇民写过一篇关于李贺的论文。老师闻一多看了,很满意,称“比汪曾祺写的好。”汪曾祺去世后,杨宇民从那堆旧报纸里翻出这篇报道,已经是五十四年后的事了。
12.汪曾祺在西南联大的时候,生活比较随性,经常缺课。朱自清是他的老师之一。朱是古板而古板的,所以他不曾祺。中文系系主任想让朱自清接受汪曾祺做助教。朱自清说:“汪曾祺连我的课都不上。我怎么能请他做我的助教呢?”
13.汪曾祺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后被江青赏识,调到沙家浜写作队。所以汪曾祺对江青的“知遇之恩”颇为感激。文革结束后,汪曾祺写到他和江青的交往,观点依然不偏不倚,没有被时间的变迁所扭曲。
14.汪曾祺喜欢赡养后辈。他为许多年轻作家的作品写过序言。看这些作家的作品,写评论,花了王老不少时间,但他对此并无怨言。
15.汪曾祺曾打算写一部关于汉武帝的小说,可惜没能完成。他认为汉武帝的精神状态很有问题,值得用现代精神分析的方法去研究。
16.农科院的很多人物真的有他们的原型。但是,在不同的作品中,他们表现出不同的面貌。例如,在《孤独与温暖》中,一位平易近人的小米专家李在尴尬中与一位丑陋的技术人员有染,并有了一个私生子。
17.汪曾祺写栀子花“又粗又大,香到刷不掉,故不为雅者所取,以为其人品不高。栀子花说:‘去你的,我就想闻这个。我想开心地闻闻。“你他妈的在乎什么!”"
18.汪曾祺早年爱读西方文学,最喜欢的作家是契诃夫和阿佐林。
19.汪曾祺遇到一位想买牛肉却不会做饭的女士。经过打听,我知道她在家从来不吃牛羊肉,但是她的孩子要在外地学习工作,让他们提前适应。汪曾祺把母亲请到一边,讲了各种牛肉的做法,从红烧、红烧、咖喱牛肉,到广东的蚝油牛肉、四川的水煮牛肉、牛肉干等等。
20.汪曾祺早就想写大闹的故事,却一直不知道“闹”字在家乡人口中是什么。这个问题直到他被派到张家口工作才得到解决。原来“闹”字来自蒙古语方言,指的是一片水。
21.《超凡脱俗》里的王二奇真的有原型,汪曾祺熏蒸摊子的细节也是真的。他后来回到家乡,见到了王二的后人。
22.汪曾祺和石回高邮探亲,在船上合影。他们被称为“高邮湖上的老鸳鸯”
23.汪曾祺和石是西南联大的校友。汪曾祺是中文系的“才子”,石是外文系的林黛玉。两人当时都听说过对方,但并不认识。
24.汪曾祺在西南联大读书时,不喜欢体育课,经常逃课。最后因为体育课学分不够,他只好从西南联大毕业。
25.汪曾祺爱吃。刚到西南联大的时候,路费还没用完,有的同学还收到家里的汇款,于是大家把昆明大大小小的餐厅都吃了个遍。汪曾祺对昆明的清蒸鸡印象深刻,认为这是中国最好的鸡。那时候,只要有人说一句“修义吧”,就是大家吃蒸鸡的信号。
26.汪曾祺不仅爱吃,还喜欢亲手做饭。他曾自创“酿油条”,香脆声十里,“胜于炸春卷”。他曾说:“家常菜和酒要有点新意,省钱省事。”偶尔有客人来,也渴了酒。主人卷起袖子做饭,一边切葱姜调调料,一边还能和客人聊天,显得悠闲自在;如果什么都没发生,那就有意思了。如果主人很着急,客人坐立不安,那喝这个酒还有什么意义!"
27.汪曾祺解放后的第一部小说是《羊舍之夜》。这部小说取材于他下放劳动的经历,但笔法却是田园式的。然后他写了《王全》和《看水》。这三部小说被编成了一部集子:《羊舍之夜》。据说当时付给汪曾祺的稿费是最高标准,与郭沫若、老舍平起平坐。这笔稿费(800元)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是王家唯一攒下的巨款。
28.汪曾祺最著名的小说可能是《诫》和《大闹笔记》。但他自己最喜欢的是《不一样的冰》和《事业》。
29.汪曾祺的父亲名叫汪菊生,字轻如雏菊,意为“人轻如菊”。王菊生多才多艺,会吹笛子,会封字画。王菊生也是一名优秀运动员,他在江苏省运动会上获得了撑杆跳第一名。他会武术和骑马。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和多才多艺的人。汪曾祺对父亲有很深的感情,写了很多回忆的文字。王菊生精通医术。他经常不收穷人的医药费,热心公益。《渔医》中王的原型是王菊生。
30.汪曾祺父亲对汪曾祺的教育理念颇具现代感。汪曾祺十七岁第一次恋爱,暑假在家写情书,王菊生劝他。汪曾祺才十几岁。王菊生喝酒的时候,也给他倒满一杯。他抽烟的时候,也是自己一支,儿子一支。所以汪曾祺一生都没有停止过抽烟喝酒。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