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堡的相关历史

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堡。自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建成至今已有400年,至今仍保存有完整的城墙、城门和大量明代民居,在国内实属罕见。

这是一座不寻常的城堡。宋朝赵王室后裔在这里生活了400多年,牵连了宋朝的兴衰,也牵连了一代又一代王室后裔不断放弃的梦想!

我们以为可以拍一组穿越时空的照片,把宋代的繁华与浮华印下来。我们以为走进赵家堡,就踏入了几百年前的开封府。

5438年6月+2007年10月,这座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的城堡荣获福建省十大最美乡村称号。不久前,带着些许好奇,记者走进了隐藏在漳浦县湖西畲族乡的城堡——赵家堡。

从城头的杂草里,从坚硬的三合一土墙的裂缝里,从官厅的高门槛和龙凤石鼓里,从住在城堡里的皇室后裔的脸上和表情里,我们读出了这个梦里包含的繁华与衰败,骄傲与悲伤,沉重与冷漠,无奈与希望...福建漳浦县副县长林告诉我们,进入金戈王朝。一个

公元960年,五代后周的关卡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一夜称帝,从一幅《清明上河图》就可以看出。然而这一页很快就被翻过去了。公元1127年,赵构成为南宋的皇帝,在江南占了半壁江山。西湖的歌舞挡不住蒙古骑兵南下,南宋皇帝只会一次次逃往南方。

历史的悲剧最终落在了赵建这个年仅九岁的小皇帝身上。公元1278年,袁攻占了南宋最后一个都城——广东雅山的张弘范。丞相卢秀福带着小皇帝投海自尽,整个大宋王朝彻底葬身在呼啸的狂风和滔天的巨浪之中!然而,与赵家宝有关的人物赵若赫及其后代的故事,却是从这里开始的...

很少有人知道,在宋朝的最后一页,大将张士杰率领十六艘船出港,这些船很快就被风浪淹没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四艘船侥幸逃脱。

时光荏苒,转眼间,元朝的统治结束,天下成了明朝的天下。传说赵改姓黄后,因为嫁给了黄氏家族,以同姓通婚的罪名被带上法庭。才让赵的后人不得不揭秘宗族来“辩护”。明朝洪武十八年,经朱元璋许可,允许这些宋王室后裔恢复赵姓。明朝万历二十年,赵若赫的第九代孙,时任住建部官员、浙江省副使节的赵范,决定在晚年退休后举家迁往内地。他选择了漳浦县湖西盆地的东南侧,紧挨着朔山,在这块宝地上建了很多建筑。青山环绕,远离海盗和城市的干扰。土地肥沃,树木茂盛,可以养老,聚集人群。

赵范先建“宛壁楼”,后建城墙和大宅。他的儿子赵翼继承了父亲的遗愿,修建了外城,并在城内修建了大量的园林、寺庙和房屋。明贞十三年(1639),赵翼病死。此后,这座占地173亩,外城总长1082米,内墙长220米的城堡几乎没有再修建过。

万碧楼是赵家堡的核心建筑。万碧楼正门嵌有青石牌匾,题写“万碧楼”几个大字。这座建筑是由闽西南的一座方形土楼和北方的一座四合院组合而成。同时它又是一座军事城堡,箭洞、观察哨、暗道、水井、排水沟都被又高又厚的坚固土墙包裹着。12厘米厚的木板门有防火攻击装置。也许赵家有太多逃亡的经历,也许日本在福建海的灾难是严重的,或者也许...他们有太多的进攻和防守心理。

再现汴京风光,将民居建筑与园林艺术相结合,是赵家堡的一大特色,官厅正面与西北墙之间有一个名为“荷花池”的大池塘。中间有一个小堤把水分成两部分。当地人称内外池塘为池畔和阳池。潘,奸臣;杨,钟夹江!拱桥与平桥连接处的桥板上用隶书刻着“边牌桥”二字。我们知道,汴京经历了几次黄河水患,宋代的建筑大多被埋在七米深的黄土下。明朝洪武年间,在原大内旧址上重修了一座高阁,亭中题写龙,名为龙亭。龙亭前的马路将一个小湖一分为二,湖水清澈浑浊,俗称潘阳湖。当然,这不仅仅是巧合。再看:赵家堡佛寺附近有一座聚佛塔。宝塔高9.95米,刚好是汴京宋代铁塔的十分之一,外形和铁塔一样又高又细。赵家堡从来没有遭受过水灾,而是修建了一座禹庙,并在庙边刻了一座碑立。明代,汴京还有虞庙和碑。至于小拱桥,建桥人怕世人想不到和清明上河图中的拱桥连在一起,特意刻上“边排桥”三个大字以示提醒!赵公馆周围有院、阅览室、佛寺、武祠等公共园林和祭祀建筑。

《完美墙》让人想起《归赵》。陪同记者的林副县长透露了藏在“万笔楼”里的秘密:“‘完’字出现在宋元时期;本来“碧”字是上下结构,意在写成左右结构,把“玉”字省略了一点,使“王”字藏在“齐(宅)”字下面,表示赵若隐世,对姓氏保密。而把辛这个字拉长,意思就是日子不好过。“楼”字把右上部分的草书变成了宋字,与母字连成一个“安”字,预示着宋人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发扬光大,永放光芒!

如果说赵范父子“克隆”故都汴京城修建赵家堡很有意思的话,那更有意思的是,几年前,开封市正准备恢复宋代龙亭的旅游景观。为了更接近历史真相,它派人去了赵家堡学习交流!据说一个皇族后裔在一起生活了400多年,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但毕竟时过境迁,皇室后裔的身份对于今天生活在赵家堡的人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如今,梦想已经不在了。很多孩子和年轻人,他们大多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宋朝的皇帝。只是每年元宵节过后,都要举行“丁秋”仪式。今年结婚生子的都要来祠堂请客,村里16以上的男人都要来“吃丁秋”。隐隐约约,我还是提醒你,你是赵的后人。谁能把这只30公斤的巨大糯米龟扛回家,就会引来众多羡慕的目光。至于为什么要拿糯米龟当奖品,谁也说不清楚。我们想,也许“龟”和“归”是谐音。

当我们走出赵家堡时,已经是夕阳西下,夕阳的余晖映着它的外墙,仿佛给古城涂上了一层淡黄色的颜料。有一种历史沧桑的感觉。回头一看,一只黄牛刚走出城门,后面跟着一个戴着帽子、扛着锄头在地里干活的村民;远处是几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几块巨大的石碑上玩耍;我旁边的小羊正在安静地吃草...现在一切都很平静。赵家堡也成为福建唯一的皇城,中国现存的皇室和城堡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保护。赵家堡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宋代汴京的微缩版”。宋朝灭亡后,赵皇室后裔在元兵的追击下隐姓埋名,住在一片建筑群中。它是一座反寇城堡,是为了仰慕先人的帝国工业,模仿北宋古都开封的布局而建造的。始建于公元1600年,建于1604年内城,此后多次扩建、修建。

历史上的汴京有外城、内城、内城三层,赵家堡也有外城、内城、万碧楼三层。外城墙周长1082米,平面呈方形,依山起伏,南高北低。内城位于城堡的东角,周长222米,平面上呈不规则长方形。城堡大门上的铭文有:东门“东方巨障”,北门“高硕生”,西门“但丁钟祥”,南门紧闭,以示不会再南逃。城堡中的建筑理念随处可见。

赵家堡城里的建筑都是从旧汴京抄来的。北宋古都汴京,在明代经历了多次黄河水患。大多数宋代建筑在7米深的地面下被泥沙覆盖,但高耸的铁塔,潘阳湖和古代烹饪平台仍然可以看到。这一切都是在赵家堡复制的,只不过石塔代替了铁塔,高度只有铁塔的十分之一。荷花池二号取代了潘阳湖,在荷花池中修建了一座类似潘阳湖中央的石桥。建设者怕世人不理解其苦心,石桥上镌刻着“边排桥”三个大字。

从65438年到0984年,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国家文物局总工程师罗等古代建筑师三次造访赵家堡,兴高采烈地写下了标题:“其布局以旧汴京为蓝本”,道出了赵家堡的秘密。

赵家堡至今仍居住着宋朝赵氏第31代到第35代的700多名后裔。可以说,赵家堡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座没落皇族聚集居住了数百年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