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马克思大师!!

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

牢固树立依靠人民的观点,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搭建平台,使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展示和竞相生成,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扩大群众的队伍”;“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决定历史的是“运动的群众”。我们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却没有这个原则的指导。人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的程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文化在整个社会进步中发挥作用的程度。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就,注定要和人民的文化脉搏一起跳动。

可以说,文化发展变化的深度、广度和速度,直接取决于人们参与的规模和程度。没有亿万人民的热情参与和支持,没有他们的细心关注和热情参与,没有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没有他们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如果能够依靠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事业,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就为期不远了。

文化属于人民,因为生活属于人民,文化由人民享有和建设。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深入人民群众,大力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潜能。把亿万群众组织起来,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的最有效保证。

人民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其他文化观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坚定地承认人民的智慧、能力和创造精神,重视人民的历史能动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申了人民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显示了我们党的文化远见和理论成熟。

人类文化史告诉我们,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文化首创精神和文化实践,是一切伟大经典文化产品诞生的沃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历史上人民创造的;中国诗歌形式的每一次演变和进步,都离不开民间文学的滋养;藏族、蒙古族的英雄史诗,如《格萨尔》、《江格尔》,都是在民间集体创作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的歌、舞、剧等。都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就连被誉为“国粹”的京剧也不例外。在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几乎没有什么比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更有吸引力。

如今在春晚和各种文艺场合都能看到草根明星大放异彩。一批批“感动中国”的普通人,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这些都说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能够从狭隘的视野和平庸的尺度中创造出不可思议的文化奇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巨大力量来自人民。

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深入人民,向人民学习,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有理由说,只有人民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文化实践,才能生产出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化产品;只有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

要倾听人民的声音,凝聚民意,汇集民智,爱群众所爱,恨群众所恨,摆脱对那些不健康文化时尚的盲目推崇;加大城乡基层文化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给人民群众最好的精神食粮,办好各项为人民服务的文化事业。这也是相信人民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深层力量源泉的应有之义。

论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所谓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剩余价值生产规律,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是因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方面,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第一,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本条件。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货币就不能现实地转化为资本,所以就没有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对剩余价值的贪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一方面竭力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不断利用部分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第三,无休止地追求剩余价值,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