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八百里快车”到底有多快?

冲八百里最快也要两天。

在古代,文件的传递依靠驿站。一般来说,每20英里就有一个邮局。一旦需要传送的公文被标上“立即飞”的字样,按照规定就要一天飞行300英里。在紧急情况下,它一天可以行驶400英里或600英里,最快可达800英里。送急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跑得很辛苦。“六百里急,八百里急”用来表示情况紧急。

在文学作品中,对此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八百里急!八百里急!”一卷黄尘卷过,战马飞驰而过,但见人影一闪,一跃下马。“喝800李就急了!把金牌给我,反抗者死,反抗者亡!”然后就看到浓烟滚滚,骑手已经走了!此时古道凝云,晴空万里,令人印象深刻!

唐代诗人岑参在《去龙山路上一言以蔽之》一诗中写道,“驿站一个接一个,驿骑如星河;平明寄咸阳,幕与山顶。”在这里,他把驿马比作流星。根据唐政府的官方规定,快马需行约180日,更快的需行300日。

最快要求500英里。天宝14 165438+10月9日,安禄山在樊阳造反。当时唐玄宗在华清宫,相隔3000里。6天之内,唐玄宗知道了这个消息,传播速度达到了每天500里。好像唐朝最紧急的通信,也要日行五百里。

唐代一尺现在是0.303米,一里是454.2米。从现在来看,800里最快也要加急两天。

扩展数据:

八百里快递的起源

1.春秋时代对传播速度有了要求——快,于是《马传》应运而生。短途货物采用“单骑”配送,长途货物采用“接力”配送。

2.秦统一全国后,每隔十里就有一个亭子,交通线上的亭子也有通讯功能,称为“邮亭”。这时候快递就有了速度和速度的区别。

普通对象对发货日期没有严格要求;但一旦在物体上写了“立即飞”的字样,它一天必须行驶300英里,而如果写了“急”的字样,则要求更快,速度可以达到一天400英里,在当时可谓迅猛。

随着政府职能的完善,对输电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秦朝就明确提出了对传送者的招募要求,即“老弱不诚者,不得令之。”

3.汉代与魏晋南北朝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快递业进一步发展。这时,物品的运输又增加了一条新的规定:物品必须由骑马的信使运送。比如紧急公文要求骑马200阿利日,隋唐时期达到500阿利日。

4.隋唐时期

到了隋唐时期,快递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隋唐时期对行程的限制有明确的规定:艺鹭的快马一天走6里,即180里,然后要一天走300里,最快要求一天500里;步行人员每天行进50英里;逆水行舟,河四十里,河五十里,其他六十里;好的时候规定100到150英里。

5.唐朝特别是玄宗时期,全国约有163个驿站,其中水驿260个,陆驿1297个,水陆驿86个。

有学者估算过,盛唐时期从事邮运的工人有2万多人,其中邮差超过65438人+0.7万人。唐代诗人岑参写下了他亲眼所见的:“一帖后,帖骑如星河;平明发咸阳,黄昏及龙山头……”

6.宋元时期

宋代的鸡脚地是在布迪和马迪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宋真宗景德镇二年(公元1005)。急脚送不是人步送,也是马送,一天需要400里。元代的快递店更接近于今天的快递公司,投递的限额与宋代相同。

7.明清两代

在清朝,由于军事部门的建立,邮政传递的速度可以达到600甚至800阿利昼夜。尤其是咸丰、同治年间,一旦打了胜仗,立即以一天八百里的速度传递消息,这在当时就是“红旗打胜仗”。也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听到的“八百里冲”(清代1等于510米,八百里等于408公里)。

所以通过了解可以发现,古代快递主要服务于皇室和达官贵人。而且由于官方快递只投递政府和法院的对象,很少对民众开放。私人要送东西怎么办?于是民间出现了——镖局。

人民网-古代的“八百里快递”有多快?最快一天500英里。

百度百科-800里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