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的历史沿革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开始设置郡县,其后设置郡县、府、署,1950年撤销专署,历时1750年。最大的辖区是东汉建安十八年(213)的左凤仪,东起黄河,西至泾河,北至韩城、黄龙、宜君、旬邑,南至渭水。周边约1500华里,东西长约400华里。通州历史悠久,始建于西魏秦原三年(554)。因地处古国,故名通州。沿历朝建立,民国二年(1913)撤销,历时1400余年。
县、州、县行政建制的演变;
夏朝(约公元前21 ~ 16世纪)属永州西河后郭地(见竹书纪年)。
商朝(约16 ~ 11世纪)属于郭蕊。
西周时期(11世纪~ 771),东部属南瑞国(1929年赵都镇出土鼎)。西方属于同一个国家。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 476年)诸侯称霸,第戎入侵。东周初,大理戎族侵境,灭瑞,在旧朝邑城东建王城,称大理戎国,隶属晋国。秦穆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秦、金、汉源之战,导致秦俘获金军,金随后将河西八城(郑、武城、银津、芮、望城、北正、新城、少梁)献给秦,土地归秦。在二十年(公元前640年),梁和芮被摧毁。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李* * *(公元前4665438年+公元前0年)十六年,大理国荣被秦灭,取皇城,在晋国附近筑高堡,设临晋郡。魏文侯十六年(前430年),秦被伐,金城重建,土地归魏。魏武侯十二年(前385年),魏乘秦内乱之机,夺取河西之地。秦努力改革国家,多次攻打魏。最后,秦惠文八年(前330年),魏被连战击败,献地河西。临晋归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221)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南部设临晋郡,属文史(县)。
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楚湘执政时,土地属于塞尔维亚。二年(前205年),临晋、德县(曾为周波食邑)均属商河县。九年(前198)改土木史。建元六年(前135),武帝内史一分为二,改为左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又转给新成立的左凤仪。新莽时期(9 ~ 23),临晋改金坚,德改名德德,属列位大夫管辖的郡。
东汉建武二年(26),晋德合并,复置临晋郡,仍归左凤仪。建安五年(200),郡府由望城迁至今大理,左凤仪(郡)也由高陵迁至临晋,郡郡治同城。郡隶永州,辖5郡(详见郡县沿革表)。建安十八年(213),高陵左内史并入左凤仪(郡),仍辖临晋、李永州,辖12郡。
三国黄初元年(220),左凤仪改称凤仪郡,仍治临晋,隶永州,辖9郡,1卫。
西晋末年,临晋改为大荔县。东晋(318 ~ 415)前赵、后赵、先秦、后秦时期,仍称大理。秦末永和至夏长武时期(416 ~ 425),更名为临晋,划归凤仪郡。西晋至东晋的前赵后赵时期,凤仪郡划归永州,辖8郡,1卫。前秦(今李思)后秦至夏(351 ~ 425),辖6郡4卫。北魏四年(431),凤仪县辖三县。太和十一年(487),行政建制改为州、郡、县,化州迁至李润堡(今大理北,后秦驻防重镇),辖3郡,13县。它分为两个县,西部的华阴县和立山县,东部的南五泉县和黎城县。景明初,迁化州,治今大理城。并把华山县迁到这里,使州、县、县在一个城市。西魏六年(540),华山县(迁郑县)改名为武乡县。华阴县改名武乡县,划归武乡县。南无泉改为朝邑县,划归澄城县。秦原三年(554),废化州,设通州,辖武乡、澄城两县。北周位于同州,仅辖2郡4县。
隋开帝三年(503),实行州县制,取消武乡县,保留同州,直管9县。大业三年(607),通州改为凤仪县,新设李思刺史,辖8县。并改武乡为凤仪郡,连同朝仪郡,都归凤仪郡。
唐武德元年(618),废弃的凤仪郡在通州重新建立。武德三年(620),晁邑划归何斌郡。武德六年(623),跨两县设沙源监狱。武德九年(626年),冯异分封林州郡。当时四个县有1个监狱,都在同一个州。贞观元年(627年),河滨并入朝邑,林居并入丰邑。通州属于新建的关内路,辖7县,1监狱。贞观八年(634),韩城、太阳、河西(河阳以东)同属一州,辖9郡,1监。开元二十一年(733),通州划归新成立的京畿行省。天宝元年(742),通州改为凤仪县,甘源元年(758),改为通州。甘源三年(760),晁邑改名河西郡,迁燕坊,改李和中府。大历五年(770),复置朝邑郡,跨河东(永济)设河西郡。
五代时(907 ~ 960),沿边设通州,辖6郡,1监(潼关、白水、丰县属侯亮通州管辖,他属后唐,韩城、澄城、合阳属同州)。凤仪和朝仪是同一个州下辖的县。
北宋初,通州划归关西道。道观三年(977),改道、府(州、军)县制,同州调至京兆府,陕西道。熙宁五年(1072),调永兴军路京兆府,同州辖6县,1监(甘德三年,改为牧马监)。凤仪、朝仪、木马剑同属一州。
晋帝通二年(1142),通州划归京兆府道,辖6郡,1监。冯轶,超逸,木马剑还是那个状态。
元初实行省、道、府(州)、县体制。至元十六年(1279),京兆府路改为安西路,清光绪年间改为丰源路。通州曾经属于陕西杭中书省,京兆府路,安西路,丰原路。早在至元六年(1269),凤仪郡被废弃,土地直接归通州管辖,通州只辖五郡。
明洪武二年(1369),丰原路改为Xi安宅。九年(1376),政府设陕西成宣局,属同州,仍辖五县。
清康熙五年(1666),改为省、省、地(直隶州、厅)、县制,设立陕西省、尚同道。雍正三年(1725),通州升为直隶。雍正十三年(1735)升为同州府,在附件设置大荔县,隶属陕西省、通上道,辖二化(华阴、化州)、关关(潼关)、大理(大理)、水白(白水)、三城(韩城、澄城、白水)十市。
民国二年(1913),通州府撤销,大理、朝邑为陕西省关中道所辖县。民国十八年(1929),朝邑东滩设平民郡。民国二十二年(1933),废除关中道,陕西省直接负责大、朝、平。民国二十八年(1939),大理市设立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12县。达、朝、平八个地区属于所辖的县。
1949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大理地区行政督察署迁至大理,辖8县。达、朝、平属于大荔区。1950年5月,撤销平民郡,并入朝邑郡。并取消大理分区。9月,1956,渭南特区撤销后,省直管。1958 65438+2月,朝邑县撤销,并入大荔县。澄城县、司前、野山、魏庄公社和蒲城县永丰公社也被划为大荔县。1961年8月,归澄城、蒲城管辖,大理归渭南特区管辖(1969年改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