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历史

巴黎圣母院

看过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或者同名电影的人都知道巴黎圣母院这个名字。

它是早期哥特式建筑最伟大的杰作,不仅因雨果的小说而闻名,还因为它是巴黎最古老、最宏伟的教堂。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历时约150年,直到1320年才竣工。

19世纪,上面建了一个尖塔。

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

哥特,最初由哥特民族演变而来,指北方野蛮民族,含贬义。

但后来失去了褒贬,成为当时一种文化的名称。

哥特式建筑有什么特点?最重要的是挺拔二字,所以有人把这种建筑叫做挺拔。

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状像一个拉丁十字架。

十字架的顶端是一个祭坛,前面十字架的长翼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供许多信徒礼拜。

教堂顶部采用一排连续的尖拱,看起来单薄而空旷。

教堂的正面通常有一对钟楼。

哥特式教堂的造型空灵轻盈,符合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建筑美的规律,具有强烈的美感。

巴黎圣母院的平面是一个横向短翼的十字,东西长125m,南北宽47m。

东端是祭坛,后面是半圆形的外墙。

在西端是一对60米高的方形塔楼,它们构成了教堂的正面。

厚实的桥墩将立面垂直分成三段,每段都有一扇门,其中有被称为“最后审判”的主门,右边是“圣安娜”的门,左边是著名的“圣母院”。

进门后坐在大厅里的是抱着婴儿的圣母玛利亚,玉雕,慈祥端庄。

这种门一扇一扇的设置,一层一层的后退,形成了哥特式教堂的典型特征——尖拱券。

两个水平雕刻连接着三扇门。下层装饰是28尊法国国王的大型雕像。正门中间是一个直径10米的圆形玫瑰窗,精致华丽。

两边尖尖的券状洞穴,垂直的线条,小小的宣礼塔,都装饰着哥特式建筑的特点——高耸轻盈,庄严对称。

在陡峭的屋顶中间,一座高达106米的尖塔直插云霄,仿佛要和这座教堂一起把人送上天堂。

教堂正殿顶部有一口重达13吨的大钟。当它被敲响时,钟声很响,整个城市都能听到。

巴黎圣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丽、最和谐的。纵横比例接近黄金分割比例1: 0.618。立柱和装饰带将立面分割成九个小黄金比例矩形,非常和谐对称。

后世很多基督教会都模仿它。

在巴黎圣母院内部,有两根并排的长圆柱,高24米,直抵屋顶。

两柱之间的距离不到16米,而屋顶高35米,从而形成一个狭窄高耸的空间,给人一种接近天堂的错觉。

巴黎圣母院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划时代的标志。

在它之前,大部分教堂建筑都是厚重而庸俗的,沉重的拱顶,粗大的圆柱,厚重的墙壁,阴暗的空间,让人感觉压抑。

巴黎圣母院突破旧桎梏,创造了全新的轻量级骨架券。这种结构使得拱顶更轻,空间增大,光线充足。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

巴黎圣母院是巴黎著名的历史遗迹。雨果曾在他的小说中称赞它是一部由石头组成的巨大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