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制作与养护300例》序

刘先银韩胜华

盆景是中国的特产,历史悠久。它源于中国的农耕文化,吸收了中国人文文化的营养,迎合了大众的审美趣味。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滋养下,不仅高雅,而且走进了百姓的庭院;能把书桌布置得赏心悦目,能把角落布置得赏心悦目。户外、街道、广场、公园都受到人们的喜爱,给人一种温馨优雅的心情。盆景的制作体现了人类追求自然和艺术的创作理念,独树一帜。盆景在唐代传入日本(日语称“盆栽”)。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它传播到欧洲。从此,中国盆景走向世界,享誉世界。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盆景制作与艺术、人文、科学密切相关,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产业。促进园林的建设和发展。在7000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陶片上雕刻的盆栽图案显示了人类盆栽的悠久历史。汉代未央宫有一个温室大厅,用来摆放盆栽。根据“三辅黄图”的说法,花木可以在冬季陈列在大厅里。20世纪50年代,河北王度出土了一座东汉晚期的壁画墓,方形的架子上摆放着带卷边的盆花。

文字记载显示,盆栽最早见于王羲之的《柬书》:“今植几盆千叶,便有花相继。”随着人们对盆栽审美要求的提高,唐代的盆栽也随之发展起来。1972年,陕西省甘岭县出土了唐代张淮王子李习安墓。在墓室过道的彩色壁画上,有一个头戴锄头的侍女,手里拿着一个椭圆形的盆景,盆景上有几座假山,还有两朵带枝叶的花。另一个是侍女,盘着高高的发髻,手里拿着一个莲花花瓣状的盘子,盘着一颗红果绿叶。李习安是唐高宗的次子,其墓建于神龙二年(706)之前。这些壁画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当时有山水盆景和植物盆景。当时皇宫里还种植盆栽水仙花。据《花间集·杂学园志》记载,唐玄宗曾将十二盆红涎仙赠给郭之妻,且“盆皆以宝玉七宝为器”。

宫外,唐代文人也开始玩盆景。冯至《笔记本珠》中描述王维养兰:“魏用黄磁铁蓄兰,用美石年繁。”。欣赏盆景在唐代成为文人雅士的一件喜事,李的好友命题诗《小曲曲五首》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情景。诗序曰:“杜云卿,前谢秀才,令小曲五首,多事择书,未治歌词;过了十天,我讲了八句话要做我的人生。“诗中有云,“蛇鳞蛇影,子孙缠绕,几粒洪雅米香。绿波浸叶满光,细束龙须铰刀剪。国图铺在主人的墙上,主人的堂前有许多庸俗的儒家。月明秋满泪,石笋云愿送书。“松散的茎干通过捆绑和铰孔而成形,像一群蛇。它的构思和布局与现代松树盆景如出一辙。“盆景”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苏轼《说事》说:“芭蕉初种,不长大,可作盆景。"

宋代时期,盆景不仅是名门望族、文人雅士的品味,也是民间流行的时尚。苏轼痴迷盆景。他曾经从山东蓬莱的丫蛋山拿了几百块大理石涡石来养菖蒲。“我带着这块石头回来,袖子里有东海。”他把一对岩石“放在盆地中央,太阳与山海相对。”黄庭坚擅长制作盆景,曾写诗赞美一幅名为《云溪石》的作品:“创作是妙画家,地势远。饺子鲶鱼三万顷,性雨十二峰。静静的坐着让人不做作,夏天闲着也很爽。山在落尽,树在夜深人静,我醉在江湖一叶。”

范成达、朱等。都是山水戏的专家。朱在一个山水盆景后面放了一个熏房,使轻烟袅袅,看起来像是江山万里中的一片薄雾,并吟诗称赞:“窗明几净,倒影迷人。”云气一进一出,湖心隐隐。”巧妙地表达了他关起门来的快乐心境。

在民间,每逢汴京七月七日,流行“用小木板培肥土壤,种粟秧,置小茅屋花木,田舍家无人,谓之谷板”。这个谷板是各种盆景,不同的是板代替了盆。《东京之梦》对此有详细的记述。吴的《梦里行》专门描写杭州风光:“钱塘门外,水桥东西有园,植奇松奇花,似飞禽走兽,龙凤起舞。他们天天在京师,好心人买来观赏。”“泥儿”是盆景的别称,《武林外传》中的“盆泥”和《云林石浦》中的“尼姆”也是盆景的别称。本文具体介绍了盆景集中生产的地点及其作为商品的市场。而且与唐代相比,盆景花木的扎法有所发展,形象也更加多样化。唐朝有五条松蛇。宋代选材不仅有松木,还有四季刺柏、奇花异草,造型也不仅限于蛇,而是各种飞禽走兽,龙凤起舞。

盆景制作理论在宋代开始形成,最早见于戈文的《师琐录》。书中讲了用石头附在植物上制作盆景的方法,如芭蕉盆景:“水芭蕉的种植方法:取一根大蕉根,切成两截,先用粪肥、硫磺、发酵土,一定要很细,但芭蕉切下的部分是向下的,上面盖着细土,这样便于在根上长出小芭蕉,芽长。详细介绍了获得香蕉矮化植株和根部附核的技巧。再比如菖蒲盆景:“菖蒲先种在巨石上,一次次在好石上移动,细而不粗。“另外,石榴盆景的制作也提到了。

到了元代,苏州的高僧大师已经是制作盆景的大师了。丁鹤年曾写过一首赞美他的诗:“树盆曲栏前,老禅清,若虫仿。吞海吞浪,势为碾石。就像一个朦胧的空间,日月分明在锅里。不要被别人的表情吓到。他们从未毫发无伤地站着。"这首诗的题目是"给平江的人们一些风景"。有些分景:小景之意,元人对盆景的别称。盆景和中国画密不可分。盆景制作者在向自然求美的同时,非常注重从艺术家的作品中汲取营养,画家也非常注重从盆景中选择题材。故宫内有南宋画家刘松年的《十八学士图》四轴,其中有两幅古松盆景,枝干如游龙,苍劲神奇。

盆景与绘画的紧密结合是在明代,当时盆景艺术十分丰富。当时人们把盆景叫做盆玩。屠龙写的《考后》,有一章专门讲盆景:“能摆几案,盆景更好。最优雅的人,如眼之松,可高如尺,可大如臂,有短簇针……使人忘了六月的暑热。比如福建中部的石梅,天生就有奇怪的特质。它从石本分支,露出它的根。它压垮了古拙,压制了国家...并突然唤醒罗父。与茭白一样,也产于福建中部,高五六寸,极端足,叶薄茎老,盆中插几杆,生出渭川之念。这三个朋友也是高质量的盆景。”松、竹、梅盆景一般和我们今天做的一样。只是人们不再需要使用天目松和石梅以及福建中部的黄竹。

《考试余波》还说:松者可“扎成斜曲,被郭熙之赤顶抓,被刘松年抑郁分层,被盛拖。”、郭、刘松年等。都是宋代的山水画家。他们的绘画风格奇特。如北宋郭在岩石上画“卷云”或“鬼脸”,画树枝垂如蟹爪,气势磅礴。南宋马援画岩石坚硬,画树干“薄如铁”。这就需要盆景的艺术造型从山水画中获得灵感。

屠龙还提出,花盆中的植物可以吸收灯烟等有害物质,几种情况下放置有助于滋润眼睛。第一次把盆玩和欣赏与身心健康结合起来。还有郜琏《尊生八记》卷七《高姿盆景论》,文震亨《编年史》卷二《壶戏》。文震恒认为几种情况下盆景是第一,其次是亭台楼阁,他认为应该反过来。在他看来,户外摆放的大型盆景更具审美自由。其实当时社会上比较流行“几案可摆”的中小型盆景。他还列举了一些可以用来做盆的植物:冬青、圆柏、杭州虎刺、野鹤、黄香轩、夹竹桃、怀菊花、水仙、美人蕉等。他主张:盆景“小的不要放在朱姬,大的不要放在官砖。不如弄个老石凳或者古石莲花当坐具。”

明代对树桩盆景的深入研究,强调景物的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痴如醉。明代的树桩盆景至今还保存着。扬州园林的一盆古柏,据说是明末扬州天宁寺的遗物,苏州万景山庄陈列的一盆名为《秦汉遗风》的刺柏盆景,据说有500年历史。

到了清代,盆景更受欢迎,所有园林都必备。康熙皇帝留下了一首诗“御盆景刘桦颂”,这表明他也是自己做的。诗中有云:“小树枝头一点红,六月混风开。绿叶中有珊瑚花,疑是七彩银金。”皇帝如此热衷,一定会把盆景艺术发扬光大。

康熙年间,出版了著名的造园著作《花镜》。在陈昊子写的这本书中,通过“栽盆、取景”论述了盆景的构图、选材、配置等知识。乾隆年间,苏州人沈复在《浮生六记》卷二中对盆景有许多独到的个人体会。嘉庆年间出版的《盆景偶录》也将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宗师、七贤、十八学士、四大飘逸花草。很明显,盆景是可以抒发情怀和志向的,更受汉族文人的青睐,所以才会慷慨地给盆栽那么多桂冠和称号。李富写《萧中山》吟咏盆景云:“红方瓷花带缕缕边。青松不过半尺,几株有救。?云根拿石头像拳头。泥地上,郭西山星罗棋布。靠近小箱子。剪苔散昏,护霜御寒。莲花管喷雨是飞泉。添香借玉炉烟。”可以窥见清代人对玩潘静的兴趣。

盆景经过长期的发展,到了清代普遍成熟定型。刘銮《五石》曰:“今人以树石盆玩,长辈弯而短之,大者削之,或皮寸而果实,或虫鱼近存之,一般称之为盆景。”可以说是制作盆景的总原则。时至今日,盆景艺术重新焕发光彩,风格各异,流派纷呈。

中国古代盆景与各地的气候、文化、资源相结合,形成了扬派、苏派、岭南、川派、海派五大流派。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相应的艺术与自然的和谐氛围。扬派是扬州、泰州一带的盆景风格,以层次分明、稳严著称;以苏州、常熟为代表的苏派,以老枯扁枝、细腻典雅著称;以广州、佛山为代表的岭南派,刚强、正气、飘逸、豪放。川派,即四川盆景,以传统技艺“制手”著称。海派就是海派,特点是活泼、流畅、新颖。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但它可以吸取许多家族的长处,成为一个整体。五大流派只选自己想要的,难免漏掉一个,所以后面会补充,比如加上徽派,称为盆景六大流派;如果加上广西、福建、浙江、北京,称为前十的学校。这些都表明中国的盆景艺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盆景是一门栽培和装饰的艺术,是一幅立体的画,是一首无声的诗。丽水农科院的同事们收获了瓯江的灵气,带来了浙南的美景,继承了祖国盆景艺术各流派的精髓。总结300个盆景制作案例,方便简单。任何对盆景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