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著名的间谍?
“李克农将军的特别探员。
建国后,毛泽东在接受外宾采访时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是* * *产党的特务。”1955国庆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称号时,他佩戴的是将军金衔。他是这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2位将军中唯一一位从未带过兵打仗的将军。1962,中情局得知李克农死亡的消息喜出望外,宣布休假三天。此举在中情局历史上没有先例。
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
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CC特务组织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名义扩张,招募电台新闻编辑。这个无线电管理局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任陈立夫的特务机关,由陈立夫的亲戚徐恩曾负责。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李克农进入了考场。观察李克农一段时间后,徐恩曾很高兴他找到了一个成员。不久,李克农被提拔为特务股股长。官虽不大,却是获取信息的最佳座位。周恩来早就想把这个最初由国民党建立的机构拿来为我们所用。
徐恩曾自豪地吹嘘说,他有三名军官:钱壮飞,一名亲密的机密秘书,负责长江新闻社和智敏新闻社,这是南京的间谍总部;上海无线电管理局首席间谍李克农;天津长城通讯社社长胡迪。但徐恩曾做梦也没想到,他的三个得力助手是* * *党的忠诚战士;他引以为傲的间谍网是由《* * *》的制作人党员建立的,为他出谋划策;送给陈立夫和蒋介石的绝密情报副本,同时摆在中共中央领导人面前。李克农、钱壮飞、胡棣奉周恩来之命,组织了一个专门小组,由李克农任组长,他单线联系中央“科特”情报部部长陈赓。
1931年,* *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别支部”领导人之一顾叛变,中央和在沪领导人危在旦夕。李克农第一时间向党中央报告了这一情况,使包括周恩来、陈赓在内的所有人员得以及时撤离。陈立夫感叹:“活捉周恩来只需五分钟!”陈立夫的慨叹是不正确的。五分钟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自从他任命徐恩曾建立CC秘密服务组织的第一秒钟就注定了这一天的结束。
带上蒋经国,后悔一辈子。
1936 12、周恩来对李克农说:“蒋经国将从苏联回来,你去上海迎接他。这件事和‘Xi’事件一样重要。“1937年3月中旬的一个晚上,一份秘密电报发给了李克农,蒋经国将于3月25日从海参崴回国。确切的日期很难说。李克农和潘汉年在码头上等了好几天,渴望相见。1937 4月19日黎明时分,蒋经国的客船终于到了,突然两艘快艇向河面上的客船飞来。蒋经国走出机舱,很快被蒋纬国的快艇接走。李克农诧异地站着。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寻找机会,继续完成这个历史使命。
不久,李克农通过曲折的关系与蒋经国取得了联系,使蒋经国在抗日战争中保持了积极的态度。解放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加快了反攻大陆的准备。7月1958、17日,国民党陆海空三军宣布进入“特别戒严”状态,形势急转直下...李克农争取蒋经国的努力再次受挫。李克农不禁叹了口气。
中苏情报合作留一手。
1949 12,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与史达林讨论情报合作。在中苏情报合作的那些年里,毛泽东要求李克农保守所有的苏联专家,甚至是最核心的机密。就像脱裤子,光着身子,让人看个够。苏联专家似乎对中国的情报工作非常关心,在中苏关系破裂前夕特别认真,记录也特别详细。李克农一看在眼里。他有一句关于“脱裤子”的通俗而精辟的话:你是赤裸的,你的身体是暴露的。只要不吐出来,就看不到,也不知道。
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情报专家以为满载而归。其实中国的情报工作也没怎么吃亏,李克农早就留了一手。
在幕后指挥板门店谈判
朝鲜战争时,美国人被迫在板门店坐下来谈判,但他们不愿意。假话真打。谈判从1951 7月10开始,历时两年。在考虑中国谈判小组的人选时,毛泽东首先想到了李克农。
谈判团队分为一、二、三线。李克农隐居二线,掌握全局,直接与毛泽东、周恩来和金日成互通消息。在交换战俘方面,美国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并采取拖延战术。这轮谈判从下午2点半开始,由美方主持。沉默,沉默,再次沉默...这是一场高度紧张的精神战争,是意志、毅力、耐力、克制的对抗。一线谈判代表柴离开会议向李克农请示时应该怎么做?李克农也在打坐。他在一张纸上写了三个字:坐下。纸条在中朝两国代表手中默默传递。沉默持续了132分钟。美国人再也坚持不住了,宣布休会。相对沉默的132分钟,大概创下了谈判史上最长沉默的纪录。
轮到中朝代表主持会谈了。朝鲜首席代表宣布会议开始。双方代表一落座,就立即宣布休会。只用了25秒。美国人不知所措。
拖延是一种谈判技巧,快速也是一种谈判技巧。李克农将这两种方法运用的炉火纯青。令美国人唏嘘不已,不能不深深敬畏李克农的勇气和机敏。
李克农(1899-1962),安徽巢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生产者党。1928年去上海,做党的书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上海市呼中区委宣传委员,中央苏区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局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主任,中央联络局局长。参加过长征。Xi事变期间,他担任中国赴Xi谈判代表团秘书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主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央长江局秘书长,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新闻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停执行部* *代表团秘书长、* *中央社会部部长、军委新闻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社会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生产者党第八届中央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