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意能代表社会民意吗?

网络舆情不可能是社会舆情和民意的绝对客观完整的反映。

随着网络社会的兴起和网络舆论的繁荣,网民与公众日益同构,网络舆论与社会舆论也在趋同。要理解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的区别,当然需要认清网络运行的规律和网络语言表达的特点,但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探讨网络舆情表达与社会舆情实际情况之间的复杂关系。基于这一判断,网络舆情如何、在何种意义上不同于社会舆情和民意,在于网络舆情的主体特征和媒介特征,决定了网络舆情不可能是社会舆情和民意的绝对客观、完整的反映。

在众多不同意见中,“话题”、“公众”、“* * *共识”是诸多要素的交集:“话题”是讨论的对象,“公众”是讨论的主体,“* * *共识”的形成意味着一种观点从个人意见走向群体认同,标志着影响力等级的质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意是一定社会范围内大多数人的共识,它消除了个体意见的差异,反映了社会感知和集体意识。

舆论的形成一般有两个对立又互补的过程:一个是来自人们的自发性,一个是来自有目的的引导。当社会出现新的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基于自身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达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持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并相互传播影响,凝聚成令人信服的舆论。政治领导团体或权威人物,根据人们的意愿,提出一些主张或号召,引起广泛的舆论,也可以转化为舆论。这两种舆论的形成过程其实是相互转化的,或者说是先来自于民众,再通过权威传播给民众;或者通过权威的组织和动员,再传播给民众。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论领域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从意见表达倾向来看,目前中国互联网空间的舆论基本面不容乐观,健康互动难以与攻击性言论和粗制滥造的网络谣言抗衡,网民的愤怒情绪持续蔓延;网民在公共网络平台上社交表现的倾向性,个体融入网民群体后的非理性心态,网络平台特有的筛选机制导致的对某些观点的选择性放大,以及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冲突、言论不畅等引发的不满,都在借助相对自由的网络虚拟空间不断被压抑和释放。

从语言表达来看,简单化、娱乐化、低俗化、极端化的词语日益成为主流,缺乏深度思考,快速浏览的内容更容易吸引眼球。这种趋势不仅仅是由于网民整体受教育水平的下降,还与网络社会和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密切相关,也与当代青年对现实中严谨僵化的主流话语的逆向反叛有关。

网络舆情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接近真实舆情的方式和方法。

真实的社会民意是可以通过民意系统和民意渠道逐步反映和接近的。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时期,网络民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接近真实社会民意的方式和方法。

舆论客观存在吗?在唯物史观诞生之前,人们总是从上帝的意志、杰出人物的思想或者某种隐秘的原因,即从某种精神因素来解释历史事件,解释历史的发展。其结果要么是对人类历史的曲解,要么是对人类历史的完全漠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思想、概念和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地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换、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的想象、思维和精神交流,在这里仍然是人的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人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是现实的,是从事活动的。”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人的意识(舆论)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

除了客观现实,舆论还有自己的阶级特性,这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是一脉相承的。对于同一个社会现象,人们总是倾向于从自己的现实处境和实际利益出发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情况和立场不同的人,自然会形成不同的看法,所以不存在“舆论”。目前在中国,所谓的“民意”,无非是在回答各种社会问题时,对不同阶级、不同利益集团观点的抽象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意对民意的表达,只是一个无限逼近,永远达不到绝对符合的过程。

尽管网络舆情与传统社会舆情存在诸多差异,但二者的密切关系是不可否认的,这是由社会舆情的基本内涵决定的。舆论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人们感兴趣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社会公共机关的意见、愿望、态度、情感、期望、评价和想象的公开表达。“人民”是舆论的源头。然而,网络民意只是人们借助新的平台直接表达的社会意见,通常由网站或论坛管理者进行筛选和过滤。表达主体的一致性决定了网络舆情本质上仍然是社会舆情的一部分。它不是与社会舆论相对立的“另类舆论”,而是社会舆论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独特的筛选机制所造就的偏激和倾向性,并不能否认网络舆情本身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网络舆情是反映民意的有效窗口和平台。

网络舆情在更充分、更快捷地反映民意方面具有时代和技术优势;网络舆情内容和传播导向的特殊性和负面性,反映了当前社会转型期极其复杂的阶段性特征。网络问题归根结底是现实矛盾的客观产物。因此,网络舆情是相对充分、全面、快速反映社会舆情的有效窗口和平台。

首先,网络舆情凭借其庞大深厚的学科基础和高速便捷的传播方式,不断发展壮大,对社会现实的冲击和影响日益深远。

当前,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初步普及,社交网络等复杂应用方兴未艾,形成了多个舆论场互动、不同社会力量和利益群体主动介入和表达的网络舆论环境。在“全民麦克风”的信息时代,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相互交流的渠道,使人们的表达得到最大程度、最全面的呈现。相对于目前的诉求表达机制,网络舆论场的作用显得尤为珍贵。现实世界的不足为这一虚拟领域积累人气提供了客观条件,主体的丰富性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社会舆论。

其次,在网络空间中,一种意见、一种声音作为一种舆论,需要主客观因素的世代互动。

主观上来说,在实现表达的前提下,观点可以依靠其内容得到认可和传播。在内容上,逻辑缜密,表达全面,陈述客观,并不一定代表有传播优势。很多时候,大众化、娱乐化甚至低俗化、极端化的内容更“符合”当前网络舆论环境的传播规律。

客观地说,思想的传播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也就是说,演讲者的关注点要符合社会利益和公众兴奋点,其观点的提供要与受众的信息需求相匹配。因此,网络舆情的形成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结果,是特殊偶然性和历史必然性的统一。

在这样的生成机制中,网络舆论偏见的生成有着深刻的现实根源。无论是网络空间的扭曲表达,还是网络舆论的双刃剑属性,都是现实世界的折射和反映。网络世界的反制度意见倾向与现实社会制度的缺陷和历史发展阶段的局限性密切相关;网民表达中的低俗、偏激成分,与公民自身素质的缺失和现实层面的诉求表达渠道不畅密切相关。要消除网络舆论场中的过度偏见,需要从现实层面入手,解决利益层面和制度层面的问题,从公民教育的立场出发,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虽然网络空间的偏见问题更加突出,但网络舆论与社会舆论的互动关系仍需辩证看待。网络舆论中的偏颇成分,可能违背社会常识,或者不被大多数人认同,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没有客观的舆论基础,或者完全扭曲了社会舆论。舆论存在于意识层面,是一个抽象概括的概念。它需要一定的载体形式来直观的反映和体现,而舆论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因此,舆论是民意的来源和基础,民意是经过社会心理规律和信息传播规律过滤加工后的民意的选择性呈现;并且总是体现一定的历史特征、社会特征和阶级特征。

虽然网络舆情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舆情,但网络舆情来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得通过聚焦呈现的网络舆情必然是基于某种客观现实的。

研究网络舆情,不仅要把网络舆情看作是社会现状的一个符号,还要分析这个符号所反映的更深层次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现实。运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分析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的复杂关系,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舆情的客观真实反映。

来源参考:舆情监测的网络舆情和民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