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的秘密之地扎加纳,是一个迷人的混血儿。
迭部县扎嘎那甘南藏地。
有文章评论说,那是一个“被石门挡住的秘密之地”:去扎嘎那,需要经过三道石门,然后豁然开朗。一座座山峰直插云霄,村庙依山傍水,田林中房屋错落有致,很容易让人想起桃花源里描写的类似场景。
当我们背着沉重的装备,踩着泥泞,伴着风雪,终于看到了真实的扎嘎娜,对所有关于它的美好描述都产生了特别强烈的感同身受。
不愧是天堂般的秘密!都是因为网上和扎加纳有关的图片太平庸了,让我原本对风景不抱太大期望的心情一下子充满了惊喜。
既然是秘密领域,通常就无法接近,也鲜为人知。
书中说,桃花源里的人,原本是拼命躲避秦乱而不归,所以与外人隔绝。后人不知道有汉人,不管魏晋。相比之下,扎嘎纳的人类活动历史要悠久得多。甚至早在3000年前,这里就出现了畜牧文明的萌芽。华夏先民自给自足,在这片天赐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与外界接触甚少。
如今路网四通八达,天堑变通途。从兰州到扎嘎那只有八个小时的车程,曾经将扎嘎那与外界隔开的岩石都被一一穿透。参观这个被称为“石盒子”的隐藏的收藏家村庄已经不再困难。
但扎嘎纳景区仍然是一个相当冷门的旅游目的地,即使在11月黄金周期间,也不用担心游客。这是由于景区处于半开发状态。门票才10块钱,配套设施非常有限。如果游客想看更多的景点,他们必须深入山区或骑马,这是昂贵的。要么步行,路又堵又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行将就木。”三天跋涉60多公里,我们刚从山的另一边穿越过来,慵懒地坐在景区门口的场地上,安心地晒着太阳,恢复着几乎疲惫的元气。
(2)
对扎加纳了解的越深,越发现它的与众不同。
扎嘎纳所在的叠山,南邻岷山,东临秦岭。毗邻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不仅处于第一、二级地形台阶的分界线边缘,还与秦岭西延的残脉牵手,将西北与西南区分开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包容的习俗。
中国的美景多分布在三个地形台阶的分界线上,如昆仑山的可乐青峡谷、太行山的嵯峨岩地貌、大兴安岭的阿尔山原始森林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行走中国》特刊中,提出了“山脊线”的国家步道规划。根据这一理念列出的“脊线”七大徒步区中,岷山-大雪山-横断山赫然在列。80多年前,中央红军经过这里,“爬雪山过草地”,激战,再经甘肃南部到达陕北,创造了。
2017年,人民群众自发组织完成了横断天路全国步道勘测线,南起云南大理,北至甘肃合作,全长2230公里,像串珠一样串联起云南、四川、甘肃三省的许多著名徒步线路和景观,如玉龙雪山、虎跳峡、哈巴雪山、洛克线、贡嘎线、亚拉雪山等。扎嘎纳无疑是这条史诗般路线的壮丽的最后篇章。
按照大截面的地理概念,甘南高寒草原被视为大截面北方草原带的一部分,与川西北若尔盖湿地草原相邻,* * *同构成为横断山区相对平易近人的前堂。这里水生植物丰富,适合畜牧业。往南,逐渐过渡到一个峡谷,这里农业和畜牧业共同发展。山脉水文由北向南,多条古道纵横汇聚。一直是北方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交汇融合的十字路口。完整保存至今的“迭部扎嘎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中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完美印证了这一点。
因此,任何想深入感受横断山脉魅力的人都不应该错过扎嘎。
(3)
据领队燕子张戈介绍,尽管来之前做好了艰难的心理准备,但扎嘎的穿越难度还是大大超出了预期,这让我们意识到“重叠”这个词在叠山用得多么巧妙。
我走过了一段又一段旅程,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我们常常担心脚下泥泞松软的土地,欣赏山野意想不到的风景,讨论这条路线与洛克线的异同。我还在高山草甸上的一片绿色青稞地里停下来,向牧民问路,抱怨我们不靠谱的马夫和向导。
我们雇的马夫虽然是藏族,但他是个市侩,中间还以偷工减料的名义把我们引入歧途。感谢燕子张歌的轨迹,让我们意识到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进山了,在带着模糊的印象带领着我们。这简直太荒谬了。我们的身体状态每天都挣扎在崩溃的边缘,一点都不能犯错误。
徒步的起点是卓尼木尔镇的三角石直沟。路标实际上使用了中文、英文和藏文来表示地名。联想在路上遇到的施工车辆给人的感觉是当地政府试图挽救旅游经济。这里海拔接近3000米,周围山坡树木茂盛。沟里有两三间房子和田地,几头藏猪散落在草甸上,肥黑的,悠闲地觅食。一切都充满活力,宁静和谐。我们的闯入,就像扔进深潭的石头,除了隔着栅栏的收藏家和姑娘们的好奇,激起不了任何涟漪。
我们进山越久,天气就变得越阴沉。高山地区有自己的小气候,茂盛的植被保存了丰富的水汽,他们是精力充沛的暴徒。它们不要求太多的阳光,就迫不及待地告别泥土、溪流、绿荫、树林,升腾起来,堆积成一团团乌云,压在山顶上,伺机出击。在这样的山区走久了遇到降水是很正常的事件。最坏的情况是强风裹着暴雨,容易诱发失温,危及生命。
但当降水以小雪的形式到来时,却能给路人增添情趣和豪气。几乎每天,大山都不吝啬用这种方式激励我们。雪粒总是猝不及防,在夹克上沙沙作响,像是警惕的卫兵在反击入侵者,但却无法掩饰火力薄弱的尴尬,勉强发出一些声响,然后悄然退去。
或许是不甘心放弃,一直纠结于实力的降雪又回来了。这一次,它已经肆虐,笼罩在田野里。转眼之间,一切都白了头。自然就足以吓得我们收拾好休闲,认真整理好防护装备,赶紧走了。
最好的天气出现在越过“詹家叶”山口(3726米)后的第一天,这是我们攻占的第一个山口。隘口对面有一块砾石巨石,像是从草丛中长出来的,带着不羁的野性直刺苍穹。那时候,天蓝云淡,烈日炎炎,雪花飘落在草原上。我们并肩半躺在草地上,看着远处山与山的交汇,享受着难得的舒适,想着全程需要翻越的18关口,旅程才刚刚开始。
由于时间原因,标准的四天徒步路线被压缩为三天,平均一天至少20公里,累计攀爬千余米,对大家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好在全程基本都在草地上,牧民在转场时走过的路清晰可辨。虽然因为泥泞的裹脚而相当烦人,但比起布满碎石沟壑的路线,走起来更省心,而且沿途的景观丰富多变,也是远远超出预期的。
在甘南的线路上,融合了秦岭和川西的典型特征,高原山地和湿地、草原相伴,牧场和牧区相得益彰。我崇尚自然的本性。应该是技艺高超的调酒师,挑东西,南北方找材料,把中国各地不同风格的都收集起来,扔来扔去,最后勾兑成一瓶叫扎扎那的酒,把所有来参观的人都迷住了。
对于我们来说,因为经历了艰辛的追求,所以更加珍惜这位同事,也更加记得自己的所见所得。